第91章 舍路走水
逃难的人大多是狼狈的,很难有人做到闲庭信步从容不迫。
赵孝骞一行人也是如此。
从瑶华宫出发,直奔宣化门,一路上仍旧是走走停停。
此时的汴京城更乱了,全城的人无论权贵还是平民,都疯了似的朝各个城门涌去。
城内大街小巷拥堵不堪,陈守抡着鞭子使劲抽都无济于事,当他咬着牙打算下马拔刀恐吓逃难的人群时,被赵孝骞拦住了。
人在求生的时刻是不会有尊卑阶级观念的,逼急了人家,弄不好群起而攻之被反杀,那就冤了。
赵孝骞坐在马车上,心中很焦急。
想象中的洪水是一发入魂,轰的一下突然涌入,然后瞬间将全城淹得只剩屋顶。
现在赵孝骞知道,那不叫洪水,那叫海啸,八嘎们表示对此很有发言权。
实际上的洪水还是温和了许多,洪水涌入城内,水位是缓缓上涨的。
刚才进瑶华宫时,水位淹到脚脖子,接了母亲和狄莹的姑母出来,水位已然没到膝盖了。
城中许多仍在逃命的百姓,事实上是在泅水而渡,一步一步艰难地在水中行走。
而赵孝骞一行人的马车,眼看快不能乘坐了,顶多再过半个时辰,洪水即将淹到人的胸膛部位,那时只能寻找地势高的地方,被动地等待营救了。
“陈守,咱们距离宣化门还有多远?”赵孝骞问道。
陈守想了想,神情凝重地道:“全城到处拥堵,按现在的情势,走到宣化门至少要半个时辰。”
赵孝骞额头青筋暴跳,他在思考,在选择。
要不要赌这半个时辰?
如果半个时辰内能出城,洪水大约只淹到胸膛部位,大家不会淹死,出了城后,逃生的机会便大了许多。
但是如果半个时辰到不了宣化门,大家全困死在城内,找个高一点的屋顶待着,等待渺茫的被营救的机会。
从概率上来说,此时人人只顾自己,基本不可能有人腾出时间精力来救他们。
赵孝骞不喜欢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来决定,更何况,此时他不止一个人,他的母亲,狄莹的姑母,还有陈守等一众禁军兄弟,大家的命运都紧紧绑在一起。
赵孝骞的选择,关系到身边人的生死,其中包括他的母亲。
陈守等禁军将士都默默地注视着他,等待赵孝骞做决定。
这一行人里,赵孝骞是无可争议的首领,多日的相处,陈守等人也相信赵孝骞的能力,相信他能带大家走出绝境。
马车的车帘掀开,露出冯氏那张温柔恬静的脸庞。
“骞儿,大家都在等你拿主意,你要担起这个责任,结局是好是坏,为娘相信没人会怪你。”
姑母也温和地笑道:“是的,最坏不过一死而已,我等修道之人,早已不将生死放在心上。”
陈守骑在马上凛然抱拳:“末将与弟兄们愿随世子,生死不论!”
其余的禁军将士也纷纷抱拳附和。
赵孝骞苦笑,压力真特么大!
大家越这么说,他越觉得肩上的责任沉重,若真把大家带上了绝路,下辈子都没脸投人胎,怕遇到熟人……
宣化门,半个时辰的路程,似乎已遥不可及,赵孝骞赌不起。
“陈守,以前汴京城里可有船只?”赵孝骞突然问道。
陈守想了想,道:“汴京四水贯都,城内河流皆有船只通行。”
赵孝骞咬了咬牙,道:“咱们不去宣化门了,现在唯一的任务是……找船!”
汴京城内有著名的四条河流,分别是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条河流横穿汴京城内,即所谓的“四水贯都”。
既然有河,河里自然有鱼,既然有鱼,河上自然有渔船,这是简单的逻辑推理。
前些日狄莹拉着他满城乱逛的时候,赵孝骞也曾留意过,汴京城内的河上确实有船只,而且不少。
眼下的危急情势,寻找船只比去宣化门的逃生几率更高,人只要上了船,至少淹不死,然后再想办法脱困。
“此地离汴河最近,原地掉头,去汴河边!”赵孝骞对车夫下令。
看着已淹到半个车轮的洪水,赵孝骞心中愈发焦急。
水位不断上涨,再过一会儿,马车便不能用了,只能下车步行,而船只却不一定能找到,那时才是真正的绝境。
一行人很快来到汴河边。
此时的汴河其实已不叫河了,河流的水位已然高出了岸边,淹没了岸边的道路和建筑。
赵孝骞放眼望去,表情顿时有些复杂。
好消息是,河面上真有几艘小渔船在飘曳。
坏消息是,船上有人。
更坏的消息是,就算赵孝骞道德沦丧下令夺船,那几艘船飘在河面上,陈守等人却毫无办法,连靠近都做不到。
众人神情皆失望,赵孝骞简直绝望了。
咬了咬牙,赵孝骞道:“还有最后一个办法……在城中大户人家院墙内找竹林,砍竹扎筏子,咱们先保证浮上来,不沉下去!”
这是下下之策,因为过程太费时间了,而此刻最重要的是时间。
众人正要行动,赵孝骞不甘的眼神却投向汴河中央的几艘渔船。
然后赵孝骞咦了一声,眯眼指着河面一艘渔船道:“那人有点眼熟……”
陈守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辨认片刻,道:“算是熟人,世子可还记得醉花阴外的张小乙?”
马车的车帘猛地掀开,冯氏的脸庞又露了出来,神色有些严厉。
“骞儿,你去醉花阴作甚?”
赵孝骞额头顿时冒汗:“娘,此时讨论这个问题……不合适吧!”
车帘又恨恨放下,冯氏的声音从马车内传出来:“下次再与你算账,小小年纪不学好!”
赵孝骞幽幽地望向陈守。
老老实实去打野不好吗,非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坑队友?
陈守已知失言,神色讪然地扭过头去。
赵孝骞看着河面一艘渔船上站定的人,辨认半晌后,确定果然是张小乙。
奇怪的是,一个跑腿兼干中介的闲汉,怎么会在一艘船上?
不管什么原因,至少赵孝骞一行人找到了生路。
这种危急关头,如何让一艘船心甘情愿地靠拢过来,并将众人接上船。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超凡的智慧。
不谦虚的说,这样的智慧,赵孝骞恰好拥有。
“来,各位费费嗓子,朝渔船上喊几声。”赵孝骞下令道。
汴河中央的渔船上,张小乙正撑着竹竿,动作生涩地驾驭这艘渔船。
渔船的船舱里还有一位老妇人,正是他眼瞎的老母亲。
张小乙的目的很明确,他要驾驭渔船从汴河一路往东,从东城通津门出城。
前路渺茫,幸好亲人尚在,母子俩咬咬牙,终究能躲过这一劫。
正在思考自己带的干粮够母子俩吃多久时,河面北岸却传来一阵缥缈且诡异的喊声。
“张小乙,张小乙……你缺钱吗?缺钱吗?缺钱吗?”
张小乙后背一凉,仿佛遇到了河里的水鬼讨债,惊恐的眼神四下环视。
紧接着,北岸又传来新的内容。
“赏银千两要不要?赏银千两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