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功学术传承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王序

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具有科学与人文有机融合、互补互动的学科特点,其学术发展与基业常青,得益于始终坚持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坚持在临床实践中丰富完善与发展中医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守正传承进而包容创新。

既往中医传承重视对一方一药一病等的经验继承,这只是传承工作的第一步,由临床经验上升到系统理论并升华的传承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医学是理论医学而非单纯的经验积累,理论医学的特点就在于能把临床实践中得到的正面成功的经验与反面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提炼,逐渐上升为知识与证据,令后学知所趋避。因之可知中医传承始于经验,继之于理论的提炼升华,最终形成具有普适性规律价值的知识证据,这应该是学术传承的目标与归宿。

中医药学蕴藏着丰富的哲学、史学、逻辑、心理等学科的本底并体现在理法方药中,而思想观念与思维方法的传承是跬步千里,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发轫。传承仁心是灵魂,仁术是根本;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的核心思想;弘扬“继往圣,开来学,利众生”“大医精诚”的价值标准;崇尚“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治学方法,以彰显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真谛,堪称中医学术发展的“不二法门”。

中医治学与人才培养当遵循“心悟者上达之机,言传者下学之要”之古训,传承必须重视言传身教的行为示范与心灵心智的启迪养成,此乃登堂入室的阶梯。如此方能使学问与技术得以升华,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中医的知识体系方趋完备;如此方能使临床个体诊疗经验上升为完整的学术体系,进而具备完整的理论框架结构、普适的实用价值和永续的发展动力。而“心悟”是臻此境界的有效路径之一,且古往今来,概莫能外。金元大家刘河间自述“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倡导“六气皆从火化”,阐发火热病症脉治,创立脏腑六气病机、玄府气液理论,是深谙经典、勤于临证、发皇古义、心悟新知、传承创新的典范,值得我们景仰与膜拜。

理论传承譬如“传灯”,有“薪尽而火传”之意,所谓“为令法不灭,当教化弟子,弟子展转教,如灯燃余灯”。由是观之,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就是往圣先贤传给我们的“薪”与“灯”,循此路径方可登堂入室。我多年来一直倡导“读经典,做临床,参名师,悟妙道”的治学原则意蕴诸此。

守正传承是保持中医药学术长盛不衰的关键。高尚的思想与道德情操的养成,圆融的智慧与精湛技艺的培育,均需要传承以开启留存。小至一门技术、一个学科,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忘记历史,忽视守正,轻慢传承,前景堪忧。王运所言“见传灯之欲灭,感大宅之先坏”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盛世危言”!中医学人当有危机意识,传承与发展并重,崇尚国故,追思前贤,立德修身,精进技艺,慎思明辨,融汇新知,凝练理论内涵,提高临床疗效,成为新一代明医再图创新。

“道门深远,传承不易。”对于具有独特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知识体系的中医药学,做好其传承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还需吾侪同人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以筚路蓝缕之力,期投石问路之功,方能探微索赜,触类旁通,精勤修学,证法实性,求真创新,悟道导航。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作为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机构,名家众多,领衔基础理论研究。诸位名家不惟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具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和识证组方遣药的心法秘诀,更具甘为人梯之德、淡定清雅之性、精进沉潜之功,志笃岐黄,熟谙经典,堪为师表,在中医理论体系和防病治病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此从理论传承角度加以整理,庶几为后学可资借鉴。

所长金生博士从事中医科研、教学、临床、管理工作30余年,敏思善行,潜心于道,学验俱丰,在中医药诸多领域多所建树而颇多成就。作为首批全国中医药著名专家的传承博士后,对中医理论和名家学术传承多所感悟,深感传承特别是理论传承之于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性,奈何理论内涵博大精深,业内人士尚有“戛戛乎其难哉”之叹!因念“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医守正传承创新发展同样应该遵循此规律。遂发编纂之心,奋捭摩之志,沉潜良久,构思经年。他就任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伊始,遂组织所内外青年学人,对建所以来的学术成果进行整理,编写了《中医理论传承丛书》,这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余观本丛书,编者系统梳理了陆广莘、孟庆云、周超凡、沈绍功、阎孝诚、李维贤、孔令诩七位专家的学术思想,并对每位专家自身学术历程及其学术思想传承脉络加以阐发,概述其代表性科研学术成果,整理其临床实践经验,宣传其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气脉神韵跃然纸上。本丛书通过展现七位名家的学术思想,进而揭示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普适价值与发展规律,体现的是继承,传承的是学术,突出的是创新。该丛书既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回顾性,又兼顾学术发展的前瞻性;既是对该所既往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回顾,也对未来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是以实际行动对守正传承创新的践行。

学术研究要保持学术的独立性与纯洁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这既是我一贯的主张,也是我工作的指导原则。世界开新逢进化,贤师受道喜传薪。中医药学欣逢良好的发展机遇,以科学求中医之真,以人文弘中医之善,以艺术彰中医之美,促进科学、人文、艺术的和合共进。亦希望以此项工作为契机,弘医道,造福祉,利众生,将国学、国医、国药发扬光大,彰显薪火相传之效力,为新时代培养出更多的中医药名家。

总之,《中医理论传承丛书》是一套较为深刻、系统、全面回顾与展望中医理论传承的学术著作,其中凝聚着所长金生主编及其团队成员的心血。这是志同道合之士同心协力办大事的典范,也是“为自己工作,为他人着想,为社会作贡献”精神的体现,在主张个性张扬的今天,这精神仍然是值得提倡发扬的。

在本丛书即将杀青付梓之际,金生所长邀余作序。体编者之仁心,念传承之迫切;愿中医同人澄怀以观道,积学以储宝,在中医学领域大展宏图。欣喜之余,聊志数语,乐观厥成,爰为之序。

中央文史馆馆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

2022年7月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