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藏经》选读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相传为名医华佗所作,邓处中曾为该书作序,言此书系从华氏寝室遗藏中获得,然语多怪诞,颇不足信,且《隋书》及新旧《唐书》均未著录,疑为六朝人所作,特假托华佗之名而已,其成书年代尚无定论。
《中藏经》秉承《黄帝内经》《难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思想精髓,以阴阳为总纲,发展了阴阳学说,倡导重阳论。《中藏经》开篇即提到“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体现了华佗“天人合一”、尊重人性的价值观。这种以文化的形式存在的生命,在《中藏经》中体现在对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等内容的高度关注。全书前半部属基础理论范畴,后半部为临床证治内容(以内科杂病为主)。医论部分共49篇,联系脏腑生成和病理以分析证候和脉象,并论各个脏腑的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临床部分则介绍各科治疗方药及主治病证。此书有多种刊本,现存最早的为明《医统正脉》本,另有明清多种刊本及日刻本、现代排印本等。
一、论阴阳
【原文】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是以天地有四时五行,寒暄动静。其变也,喜为雨,怒为风,结为霜,张为虹,此天地之常也。人有四肢五脏,呼吸寤寐,精气流散,行为荣张,为气发为声,此人之常也。阳施于形,阴慎于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则蒸而热发,否而寒生,结作瘿瘤,陷作痈疽,盛而为喘,减而为枯,彰于面部,见于形体,天地通塞,一如此矣!故五纬盈亏,星辰差忒,日月交蚀,彗孛飞走,乃天地之灾怪也。寒暄不时,则天地之蒸否也;土起石立,则天地之痈疽也;暴风疾雨,则天地之喘乏也;江河竭耗,则天地之枯焦也。
【按语】本段论及人与天地相参之理,阴阳辅佐,人之危厄死生禀于天地、人之动止本乎天地,故人必须顺应大自然的变化。
二、论寒热
【原文】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
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发热于下,则阴中之阳邪也;发热于上,则阳中之阳邪也。寒起于上,则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则阴中之阴邪也。寒而颊赤多言者,阳中之阴邪也;热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阳邪也。寒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阴邪也;若不言者,不可治也。阴中之阴中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中者,九生一死。阴病难治,阳病易医。诊其脉候,数在上,则阳中之阳也;数在下,则阴中之阳也。迟在上,则阳中之阴也;迟在下,则阴中之阴也。数在中,则中热;迟在中,则中寒。寒用热取,热以寒攻,逆顺之法,从乎天地,本乎阴阳也。天地者,人之父母也;阴阳者,人之根本也。未有不从天地阴阳者也。从者生,逆者死;寒之又寒、热之又热者生。《金匮大要论》云:夜发寒者从,夜发热者逆;昼发热者从,昼发寒者逆。从逆之兆,亦在乎审明。
【按语】本段统论寒热病证辨治之总则,首论寒热病证之所由,乃阴阳相胜;次论寒热病证之辨治;末论寒热病证顺逆之兆。
三、论虚实
【原文】病有脏虚脏实,腑虚腑实,上虚上实,下虚下实,状各不同,宜深消息。
肠鸣气走,足冷手寒,食不入胃,吐逆无时,皮毛憔悴,肌肉皱皴,耳目昏塞,语声破散,行步喘促,精神不收,此五脏之虚也。诊其脉,举指而活,按之而微,看在何部,以断其脏也。
又,按之沉小弱微,短涩软濡,俱为脏虚也。虚则补益,治之常情耳。
饮食过多,大小便难,胸膈满闷,肢节疼痛,身体沉重,头目昏眩,唇舌肿胀,咽喉闭塞,肠中气急,皮肉不仁,暴生喘乏,偶作寒热,疮疽并起,悲喜时来,或自痿弱,或自高强,气不舒畅,血不流通,此脏之实也。诊其脉,举按俱盛者,实也。
又,长浮数疾,洪紧弦大,俱曰实也,看在何经,而断其脏也。
【按语】本段论及病之虚实特点与虚证、实证之临床表现及脉象特点。
四、论劳伤
【原文】劳者,劳于神气也;伤者,伤于形容也。饥饱无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
又,风寒暑湿则伤于外,饥饱劳役则败于内;昼感之则病荣,夜感之则病卫。荣卫经行,内外交运,而各从其昼夜也。
劳于一,一起为二,二传于三,三通于四,四干于五,五复犯一。一至于五,邪乃深藏,真气自失,使人肌肉消,神气弱,饮食减,行步艰难,及其如此,虽司命亦不能生也。
故调神气论曰:调神气,慎酒色,节起居,省思虑,薄滋味者,长生之大端也。
诊其脉,甚数、甚急、甚细、甚弱、甚微、甚涩、甚滑、甚短、甚长、甚浮、甚沉、甚紧、甚弦、甚洪、甚实、皆生于劳伤。
【按语】本段论及五脏劳伤的病因,五脏中某一脏出现劳伤虚损后可波及至另一脏,一传二,二传三,直至五脏均出现虚损,进而提出养生之要点,最后指出劳伤的脉象特点。
五、论传尸
【原文】传尸者,非一门相染而成也。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羸,中于鬼气,因感其邪,遂成其疾也。其候或咳嗽不已,或胸膈烦闷,或肢体疼痛,或肌肤消瘦,或饮食不入,或吐利不定,或吐脓血,或嗜水浆,或好歌咏,或爱悲愁,或癫风(一作狂)发歇,或便溺艰难。或因酒食而遇,或因风雨而来,或问病吊丧而得,或朝走暮游而逢,或因气聚,或因血行,或露卧于田野,或偶会于园林,钟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故曰传尸也。治疗之方,备于篇末。
【按语】本段论及传尸病的内因为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衰,而后易感受外邪,遂乃成疾。其外因,可因酒食不节、中于风雨,或于野外感染,或于吊丧而得,内因乃为正气亏虚。
六、论水肿
【原文】人中百病难疗者,莫过于水也。水者,肾之制也。肾者,人之本也。肾气壮则水还于海,肾气虚则水散于皮。
又,三焦壅塞,荣卫闭格,血气不从,虚实交变,水随气流,故为水病。有肿于头目者,有肿于腰脚者,有肿于四肢者,有肿于双目者,有因嗽而发者,有因劳而生者,有因凝滞而起者,有因虚乏而成者,有因五脏而出者,有因六腑而来者,类目多种,而状各不同。所以难治者,由此百状,人难晓达,纵晓其端,则又苦人以娇恣,不循理法,触冒禁忌,弗能备矣!故人中水疾死者多矣。
【按语】本段论及水肿病的病因及病机,指出水肿病最为难疗,其关系密切之脏腑在于肾与三焦,须肾气强盛与三焦通畅,水肿方易消散,水肿病后期多出现虚实夹杂之证,患者往往不听医嘱,娇恣任性,故其病难治。
七、论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逆顺
【原文】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于形证,脉气若非诊察,无由识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其于脉证,具如篇末。
【按语】本段论及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逆顺之总纲,强调诊脉的重要性,“脉气若非诊察,无由识也”;治疗大法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法可谓传承于《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