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研究、诠释《金匮要略》的方剂,首先涉及将中药的汉代剂量单位转变为现代剂量单位的问题,这就牵涉到汉代度量衡和现代度量衡的换算。根据大量考证、研究结果,本书采用汉代一两等于现代15.625g的换算标准,在方剂中一两(15.625g)取整数15g。其他相应的度量衡单位换算关系如下。
一石=四钧=29760g
一钧=三十斤=7440g
一斤=16两=248g=液体250mL
一两=24铢=15.625g
一圭=0.5g
一撮=2g
一方寸匙=金石类2.74g=药末约2g=草木类药末约1g
半方寸匙=一刀圭=一钱匙=1.5g
一钱匙=1.5~1.8g
一铢=0.65g
一铢=100颗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g
一斛=10斗=20000mL
一斗=10升=2000mL
一两=4分=15.625g
一分=6铢
一升=10合=200mL
一尺=23厘米,1寸=2.3厘米
对于方剂中少数的以液体体积单位称量的固体药物,在转换成现代度量衡单位时,液体体积单位按照上述换算标准转换,同时提供根据该药物体积剂量称取的当下该药物的实物称重的克数(见下文)。因为不同固体药物的密度不同,相同体积单位的不同固体药物的质量也就不同,所以称量固体药物的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不能有统一换算标准。下面罗列本书中常见的以体积单位量取药物的质量单位换算。
桃仁1升=100g
杏仁1升=100g
虻虫1升=50g
水蛭1枚=2g
蛴螬1升=50g
蟅虫1升=50g
胶饴1升=250g
芒硝三合=38g
杏仁10个=4g
百合1升=45g
苦参1升=63g
赤小豆1升=150g
酸枣仁1升=80g
法半夏半升=100g
五味子半升=80g
小麦1升=100g
麦门冬1升=100g
皂荚1枚=6.5g
苇茎1升=28g
薏苡仁1升=125g
粳米半升=100g
甘草拇指大1枚=4g
鳖甲手指大1片=6g
与现在通用教材上的剂量相比,本书选取的度量衡标准换算出的药物剂量偏大,给人一种不敢用的感觉。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六个角度理解和应用:①研究以客观真实为依据,不将感觉作为根本依据,本书药物剂量换算来源于客观研究。②《金匮要略》是治疗杂病的专著,这些杂病也是外感病失治的进一步结果,医圣的治疗还是延续《伤寒论》中病即止的治疗思维,所以单方的药物剂量看似偏大,但最终服下的可能是一剂或三剂,也可能是半剂,最终服药总量并不大。③书中煎法和服用方法很精细,可以减缓药物的偏性、毒性,譬如麻黄用的是三两(45g),但是要先煎、去上沫,这就减去了使用麻黄的燥烈之性,减少可能的副作用发生;有的单味药物用量比较大,却用蜜制成丸剂,最终服用有限的几个丸剂,极大减少了不适反应的发生。④做医生、使用方剂是一个渐进的成长过程,首先使用自己可以驾驭的药物剂量,随着辨证论治、组方配伍能力的提升,也许会自然认识、认可本书的药物剂量使用。⑤临床上,同一个病可以开一天的处方或一周的处方,剂量当然不一样,临床上要学会变通药物的剂量。⑥想使用原方,但又没有使用原剂量的信心,可以按同一比例减少方剂中药物的剂量,也就是参考教科书的剂量。
编 者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