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中医学的“病机”是疾病变化发展的机制,相当于西医学的“病理”。不同的病证各有其不同的病机变化,但在具体的病机变化中,又存在邪正斗争、阴阳失调和升降失常等共性病机。这些共同的病机即是疾病的基本病机,掌握共性的病机有助于认识疾病的本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正如王冰所说“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
内分泌代谢病主要以肝、脾、肾病变为主,涉及心肺、胃肠、膀胱、胞宫、三焦等。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有温煦气化的作用,肾火蒸化肾水以滋养五脏之阴,使阴平阳秘。若禀赋不足,肾虚则不能蒸津化气,上润肺胃,则肺胃燥热,出现消渴症状;若肾气衰惫,不能温化水液,则出现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症状。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即包括消化道外分泌及部分内分泌功能,脾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其升清功能相当于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各种消化酶是实现其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脾运化水谷精微营养周身,胰岛素是其物质基础之一。若脾气虚弱或脾阳不足,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化生之源因而不足;或脾运化水液功能失常,水液不能布散而停滞体内,可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而肝主疏泄,主升发,调节一身之气,如《金匮要略心典·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云:“夫厥阴风木之气,能生阳火而烁阴津,津虚火实,脏燥无液,求救于水,则为消渴。”说明消渴发病与肝密切相关。而在消渴、瘿病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肝郁是始动因素,而后致肝郁化火、肝郁脾虚、气伤津亏、痰浊瘀血内生等。而肝、脾、肾三脏之间,可因病机的不同转化,互相为病,如脾胃虚弱、中阳不足是各种虚证发病的关键因素;肝气不舒、木郁土壅、情志不遂、禀赋不足、外邪侵袭等,最终都会影响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会累及其他脏腑,五脏六腑无不依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之濡养,如李东垣所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之。”而脾胃又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因此补脾是关键。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故气足则有养,脾为生气之源,脾胃虚弱,气化乏源,不能充养一身脏腑、经络、皮肤,故肢倦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气虚则卫外不固,不能“温分肉,肥腠理”,故见畏寒、皮肤发凉、脱屑;脾主清阳,脾气宜升,若脾气不足,升阳乏力,精微不输,清窍失养,脑窍不通,可见嗜睡、健忘;脾又主运化水液,若运化失职,水液停滞于内,则体重增加、颜面浮肿;气为先导,虚则推动无力,腑气不通,传导之官失司,则有便秘。故从临床症状来看,脾气虚贯穿疾病始终。补脾即是治本,探本求源,直中病所。
五脏的病机变化主要决定于它们各自所主的气、血、津、液、精等的生化关系,气血津液是人体的物质基础,只有气血津液充足,相互转化协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保证机体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气血衰少及其运行障碍,是气血病证的基本病机变化。气血与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互相影响,气血由脏腑化生输布,脏腑又赖气血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病变不能离开脏腑而孤立存在,气血病变是脏腑病变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内分泌代谢病的基本病机主要有阴虚阳亢、阳虚寒凝、脾虚湿盛、脾肾两虚、肝郁气滞、痰浊中阻、阳虚水泛、瘀血阻滞、毒损络脉等。在各种基本病机的基础上,又能衍生出不同的病理产物,如水饮、痰浊、瘀血、积聚、癥瘕等,这些病理产物又能反过来影响病机的演变。
1.阴虚阳亢
素体阴虚,阴液阴精不足,阳气偏亢,或嗜食肥甘,燥热内生,或肝郁化火,灼伤肾阴,均可造成阴亏津少,产生一派虚阳亢进之象,具体可表现为急躁易怒、消食易饥、多饮多尿、汗多心烦等,这些症状是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的常见表现。
2.阳虚寒凝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均可造成肾阳、脾阳、心阳亏虚,阳气虚衰,鼓动无力,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自汗、生长迟滞等表现,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疾病的常见症状。
3.脾虚湿盛
饮食不节、寒温失宜、思虑伤脾,均会造成脾气不足、脾失健运,脾属土制水,脾虚则水液运化无力,水液不循常道,水湿积聚,阻碍胸膈则胸闷胀满,停于胃肠则腹泻腹胀,泛溢肌肤则水肿,内分泌代谢病中各种水液、电解质代谢紊乱多可从脾论治。
4.脾肾两虚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久病失治,均可造成脾肾两虚,肾主水,脾制水,二者均表现为水津代谢方面异常,轻则水湿内蕴,胸腹痞满,重则水溢肌肤,造成水肿。此外,脾肾阳虚,关门不固,也可造成小便失禁等排尿异常的现象;脾肾两虚,水谷精微生化无源,筋弱骨痿,可造成肢体疲乏无力等。
5.肝郁气滞
肝主疏泄,调节人体气、血、水的代谢,为内分泌代谢病重要的病机之一,长期情志抑郁,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滞胸中则胸膈痞满,气滞胁肋则两胁胀痛,肝郁乘脾则腹胀腹痛。临床上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溢乳、闭经等多种疾病。
6.痰浊中阻
脾虚、肝郁、肾虚均可导致痰浊内生,阻于中焦,中焦气机不利,上下不通,可导致多种病理改变。如痰浊上蒙清窍则头晕头痛,阻于胸膈则长期咳吐痰涎、脘闷不舒,阻于脾肾则尿浊癃闭。此外,痰浊分有形和无形,无形之痰随气而走,无处不到,变证丛生,临床上多种杂证或兼证均可从痰论治。
7.瘀血阻滞
气滞、气虚、寒凝、痰阻、外伤等均可导致瘀血内生,瘀血阻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甚则癥瘕内生。瘀血阻滞脑窍,可头晕刺痛;阻滞心脉,可见胸痹心痛;阻滞胃络,胃络失和,则胃脘疼痛;阻滞四肢,则四肢疼痛。血瘀作为内分泌代谢病的重要病机,往往贯穿某些疾病的整个病程,尤其在久病或慢性病的辨证诊疗时应着重注意,临证时应适当加用活血化瘀之品。
8.毒损络脉
久病入络,痰浊、瘀血日久,则蕴生毒邪,而毒邪又可阻滞经络,加重气滞、痰阻、血瘀,形成恶性循环,迁延日久,可造成恶候坏病。毒邪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病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故临证时应注意解毒散邪之品的应用。
9.阴阳两虚
病程日久、失治误治等原因均可造成阴损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出现津液阴精不足的阴虚表现和温煦无力的阳虚表现。临证时应注意准确辨证,防止疾病向阴阳两虚的终末阶段发展。
综上所述,内分泌代谢病的病因病机相对于其他疾病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临证时应整体辨证,审因论治,分证治之,注意病因病机之间的侧重与转化,执简驭繁,才能遣方用药得当,获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