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蕲春,地处鄂东,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中医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是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孕育出鸿篇巨制《本草纲目》。“蕲春”之“蕲”,早在公元前770年已有载,至今有近三千年的历史。“蕲”,其义为草,乃香草之属,且含祈求、安定之意;“春”,四季之始,乃万物生长之时,显生机盎然、充满活力之象。“蕲春”之名在东周时期即与药物之名连在一起,寓“药草繁茂”之意。“蕲春”因药而得名,这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仅此一地。
蕲春四宝,闻名遐迩。“蕲艾、蕲蛇、蕲龟、蕲竹”均为中医药之道地、珍贵药材,其中尤以“蕲艾”药用最广、影响最大。500多年前,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把原本遍地皆是、无人问津的一株小草命名为“蕲艾”,并专门为之立著——《蕲艾传》。在《蕲艾传》中,李言闻首谈蕲艾之功为“治病灸疾”,其效为“功非小补”。此后,“蕲艾”被当地百姓视为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之神物;“蕲艾灸”也逐渐在蕲春民间成为一种妇孺皆知的简便快捷、实用价廉、安全有效的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之良法。李时珍受承家传,“读书不治经生业,独好医书”,潜心医药研究,终生以医为业,“穷搜博采,删繁补阙,历时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本草纲目》一书”。《本草纲目》载:“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经络,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李时珍对艾的药用作用做了精辟的概括,对其养生保健和临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灸发源于我国,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学科。《黄帝内经》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是针灸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灸法具有独到的防治疾病的作用。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艾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认为“以蕲州产者为佳”。当今整个医学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逐步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以病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从以治疗为主向以预防为主转变,从以单纯依赖科技进步向科技与人文融合转变。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倡“上工治未病”,明确告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是中医学的最高境界,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并顺应世界医学发展的潮流,必将深刻影响世界医学发展的方向。治未病任重道远,蕲艾灸大有可为。
《蕲艾灸》一书的主编王曦、田群、张慧杰,深谙蕲艾,事业有成。业医二十五载的蕲春人王曦先生在其从医生涯中,深深地被“蕲艾灸”治“百病”和“蕲艾灸”治“未病”的神奇功效所吸引;田群和张慧杰两位先生更是率先涉足蕲艾产业,现均已成为蕲艾产业界的领军人物。他们在抓好蕲艾产业的同时,倾心组织力量收集了大量的“蕲艾灸”民间应用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蕲艾灸”治病防病的灸疗方法并积极应用于临床,着实难能可贵。值得一提的是,王曦先生首次提出“蕲艾灸”不仅仅是单一的“蕲艾温灸”,还有“蕲艾汤灸”(蕲艾内汤灸、蕲艾外汤灸)和“蕲艾香灸”三种疗法,极大地拓宽了“蕲艾灸”的使用范围和应用空间,充分展现了李时珍故乡的传统艾灸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为难得的是,主编还会同其他专家一起将佚失500多年的《蕲艾传》从《本草纲目》中辑录并整理出来,为今之学者研究李时珍父子两代医家应用蕲艾学术思想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蕲艾灸》一书的出版,不仅将为中医针灸工作者提供一部颇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参考书,而且也将为普通百姓提供一种普及蕲艾知识、利于养生强身的方法,还将为蕲艾的深入研究和多方位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蕲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厘清脉络。在蕲春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喜人态势中,相信“蕲艾灸”一定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蕲春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李时珍成长在蕲春,成才在蕲春,成功在蕲春。博大精深的《本草纲目》在这里酝酿编撰问世,李时珍和他的父亲李言闻在这里留下了很多惠泽人类、福荫今世的诸如“蕲艾灸”这种独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宝贵的中医药遗产,值得更多的像王曦、田群、张慧杰先生一样的蕲春籍、湖北籍乃至全国的专家学者去奋力挖掘和科学整理。
2022年9月
(注:王华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