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远部选穴
远部选穴是指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部位选穴,《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远道刺”。它是依据腧穴的远治作用而制定的选穴方法。远道选穴紧密结合经络的循行,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在”的治疗规律。如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善于治疗头面、五官、躯干、内脏病证。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针灸聚英·肘后歌》云:“头面之疾寻至阴,腿脚之疾风府寻,心胸有疾少府泻,脐腹有疾曲泉针。”及“四总穴歌”等均属此类。
在临床具体应用时,又分本经选穴、表里经选穴、同名经选穴等。
1.本经选穴
本经选穴是指在病变所在的经脉上选取穴位。本法既适用于肢体病,又适用于内脏病。如头痛:诸阳经脉虽然均循行到头,但在头部的具体分布却不同,临床要根据疼痛的部位,确定属于何经病变,然后再选取穴位。手阳明经筋,足阳明经脉均至额颅,故前头痛为“阳明头痛”,本经选穴可取合谷、解溪;少阳经脉布于头之两侧,故偏头痛为“少阳头痛”,本经选穴可取中渚、侠溪;太阳经脉布于头枕部,故后头痛为“太阳头痛”,本经选穴可取后溪、申脉;足厥阴经脉与督脉会于颠,故头顶痛为“厥阴头痛”,本经选穴可取太冲;肾主骨生髓,通于脑,故脑内痛为“少阴头痛”,本经选穴可取涌泉、太溪。又如腰腿痛:足三阳经均分布于下肢,临床可根据经络的分布和病变的部位选取穴位。足太阳经分布于腰部和下肢的后面,若症见腰骶部、腘、腨、足外踝后疼痛者,属足太阳经经气不调,治取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飞扬、昆仑等穴;若症见腰背痛连及髋部,沿股外侧、小腿外侧、外踝部疼痛者,属太阳少阳经气不调,治取大肠俞、委中、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丘墟等穴。若腰痛连及腹股沟、大腿前外侧、胫骨前缘、足背疼痛者,为太阳阳明经气不调,治取大肠俞、委中、气冲、伏兔、足三里、解溪等穴。肺病选太渊、鱼际;脾病选取太白、三阴交;胃病选取足三里穴,则源于治疗内脏病的范例。
2.表里经选穴
表里经选穴是指某经或其所属的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选取与其相表里的经脉上的腧穴进行治疗。它是根据表里经相通的规律而制定的选穴方法。表里经取穴,在《内经》中即有相关记载,如《灵枢·厥病》:“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表里经在临床应用时,一般多采用本经和表里经配合应用。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他如鼻病选少商、合谷;胃病选足三里、公孙;腹胀选公孙、太白、足三里、上巨虚等。
3.同名经选穴
同名经选穴是指某经或其所属的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选取与其经络名称相同经脉上的经穴进行治疗。它的根据是相同名称的经络相通。手足名称相同的阳经在头部相接;手足名称相同的阴经在胸部相接。如条口治疗肩痛。同名经选穴与本经选穴经常结合应用,这个方法在《内经》中,即有明确的记载。《灵枢·热病》:“热病而汗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太白、大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止之。”《灵枢·厥病》:“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此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如头项痛、背痛取昆仑、申脉、足通谷,又可选后溪;胃脘痛取足三里,又可选取合谷;胁痛选阳陵泉,又可选支沟;咳嗽、喘甚者选太渊,又可取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