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中成药辨证论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十、口味异常

口味异常是指患者自觉口中味道异常,比如口酸、口苦、口咸等,这往往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一种外在表现。若脏腑发生病变,在出现全身症状的同时,也往往会出现口中味道异常。因此,患者口味异常可作为中医诊治疾病的依据之一,并可由此进行各种检查,排除相关疾病。当然,在诊治口味异常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进行辨证,如此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中成药对口味异常有一定疗效,可辨证选用中成药进行治疗。

【中成药内治法】

(一)口臭

口臭是指口中出气有臭味,自觉或为他人所闻。临床辨证治疗口臭一般分为以下三型。

1.胃热上蒸型:主要表现为口臭,口渴饮冷,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赤烂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当以清胃泄热为治,可选用黄连上清胶囊,或三黄片,或牛黄清胃丸,或左金丸,或加味左金丸等,口服。

2.痰热壅肺型:主要表现为口气腥臭,胸痛胸闷,咳嗽,痰黄黏稠,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当以清热宣肺为治,可选用羚羊清肺丸,或清气化痰丸,或复方鱼腥草片,或牛黄蛇胆川贝液,或鲜竹沥,或七味沙参汤散,或沙参止咳汤散等,口服。

3.肠胃食积型:主要表现为口中酸臭,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溏薄或泻下不爽,小便短少,舌淡苔厚浊腻,脉滑。当以消食化积导滞为治,可选用保和丸(片、冲剂、口服液),或大山楂丸,或木香槟榔丸,或复方鸡内金片,或山楂麦曲颗粒,或山楂化滞丸等,口服。小儿可选用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或小儿消食咀嚼片,或健胃消食口服液,或山楂内金口服液等,口服。

(二)口苦

口苦是指患者口苦如吮饮黄连水或胆汁,心烦易怒,头晕头痛,目赤胁痛,小便黄短,大便偏干,舌边尖红。当以疏肝清热为治,可选用万应胶囊,或清热丸,或龙胆泻肝丸,或丹栀逍遥丸,或夏枯草口服液,或茵栀黄口服液,或熊胆丸,或金钱草颗粒等,口服。

(三)口酸

口酸是指口中自觉有酸味,甚者他人闻之有酸气。临床辨证治疗口酸一般分为以下二型。

1.肝胃不和型:主要表现为口中发酸,嘈杂吞酸,食少纳呆,嗳气,胁肋胀痛,舌淡苔薄,脉弦。当以疏肝和胃为治,可选用调胃舒肝丸,或沉香化气丸,或十香定痛丸,或逍遥丸,或柴胡舒肝丸,或宽胸舒气化滞丸等,口服。

2.宿食停滞型:主要表现为口中发酸,或嗳气酸腐,纳呆恶食,脘腹胀满,舌淡苔厚浊腻,脉滑。当以消食化积导滞为治,可选用枳实导滞丸,或加味保和丸(片、冲剂、口服液),或香砂养胃丸,或曲麦枳术丸,或消食化痰丸,或麦芽片等,口服。

(四)口咸

口咸是指口中自觉有咸味,有时有咸味痰涎排出,咽干口燥,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夜寐不安,多梦盗汗,小便短赤,舌红苔少脉细数。当以养阴益肾为治,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等,口服。

(五)口淡

口淡是指口中味觉减退,患者自觉口内发淡而无法尝出食物滋味,伴不欲饮食,神形疲惫,短气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当以健脾益气、芳香和胃为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或人参健脾丸,或香砂六君子丸,口服。

(六)口腻

口腻是指口舌黏腻,滞涩不爽。临床辨证治疗口腻一般分为以下二型。

1.寒湿困脾型:主要表现为口中黏腻,口淡不渴,不思饮食,胃脘满闷,肢困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当以健脾利湿为治,可选用平胃片(丸),或理中丸,或良附丸,或小建中合剂(颗粒、胶囊、片)等,口服。

2.湿热中阻型:主要表现为口中黏腻滞涩,口气秽浊,食不知味,口干不欲饮,脘腹胀满,胃纳减少,舌红,苔黄腻,脉滑。当以清热利湿为治,可选用甘露消毒丸,或六合定中丸,或藿香清胃片,或清胃黄连丸,或黄连清胃丸等,口服。

【中成药外治法】

1.黄连胶囊:取黄连胶囊2粒,去掉胶囊衣,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换,连用3~5日。适用于胃热口臭、口苦。

2.黄芩片:取黄芩片3粒,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换,连用3~5日。适用于胃热口臭、口苦。

3.金匮肾气丸:取本品1丸,研细,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分成两份,置于伤湿止痛膏上,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换,连用3~5日。可温肾益气。适用于口咸、口淡。

4.伤湿止痛膏:每日洗浴后,取伤湿止痛膏2张,敷贴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换。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敷贴可引热下行,滋养肾水。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匀,外敷肚脐或双足心涌泉穴,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日。可上病下取,引热下行。各型均可选用。

5.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喷于口腔、鼻腔,每天3~4次,每次喷5下,3天为一疗程,儿童酌减。适用于胃热口臭、口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