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带徒”的另一层含义
“张良拜师”之所以成为千古佳话,是因为张良对老师的那种虔诚和求学的态度。为黄石老人捡鞋、穿鞋、捡鞋、穿鞋,本是如此简单的动作,但大多数人却不愿为之,这就是张良的可贵之处。中医的“师带徒”过程,也是老师对徒弟品德考察的过程。
中医学对学医者素质的要求很高,品德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否则就会“泄露天机”,这是古人对“学德”要求的一种体现。“立业先立德”对于一个学医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倘若我们把学德修养转化为一种行为习惯,机会就在自己手中。用现代人讲的一句话就是,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张良拜师”之所以成为千古佳话,绝不是因为张良的天资聪明,而是因为张良对老师的那种虔诚和求知的态度。如果说张良的成功是因为路过邳邑遇到黄石老人,并授得《太公兵法》的话,那么他的这次巧遇便是他日后成功的基础。但是,如果仔细想一想,便不难发现:为黄石老人捡鞋、穿鞋、捡鞋、穿鞋,如此简单的动作,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能做到,但大多数人却不愿为之,这就是张良的可贵之处。历代这样的例子很多,“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拜师求教的故事,也是继“张良拜师”之后体现“学德”的一段佳话。
在中医院校创办之前,学中医主要是采取“师带徒”的模式,拜师学艺,一开始必须从学徒做起,先是扫地、打水,到药材的加工炮制,站柜台,然后才能跟师临证。俗话说“路遥知马力”,这个过程一方面是锻炼基本功,另一方面则是师父对徒弟品德的考察。这一点与学武者有相似之处,古时候学武也往往是从身体素质、基本功锻炼开始,如挑水、劈柴、扎马步、站桩等,达到一定程度后,师父才开始传授武功。这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学德”特有的考核方式。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介绍了扁鹊和淳于意学医的故事。扁鹊是上古时期的名医,传说他年轻时当旅馆主管时,遇见住客长桑君,扁鹊觉得他很不平凡,所以一直很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人,有心把绝技传授给他,于是出入旅馆考察了十余年,最终才把秘方传给他。淳于意是汉代名医,首创“诊籍”,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病历的人,他年轻时就喜欢医术,但所学的方药临床应用多不灵验,后来他求教于公乘阳庆。公乘阳庆认为他过去所学的不正确,让他完全抛开,才“悉以禁方予之”,淳于意听从他的话而后成为名医。从《史记》这段记载来看,拜师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除了像扁鹊那样真诚地尊师重道外,有时还要像淳于意一样虚怀若谷,勇敢地否定自己,才是求学的正确心态。虽然这些只是传说,但中医学对“学德”考察的做法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这一点现代人不一定能理解。不说每天先到一步替老师打水、扫地,就是上课、上班迟到也是面无愧色,所以,就现代教育模式下的中医人才培养,要做到量德施教、因材施教是很困难的,难怪有些老师感叹自己满腹经纶竟然后继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