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江门华侨历史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
一、海内海外两江门
近代以来江门人大量走出国门,侨居世界各地,如今已达到376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表2-1),其中分布在美洲地区的约占70%,因此民间传称海内海外“两江门”。这些分布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在侨居国几经沧桑,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渠道,并把发达国家的近现代文明带回故乡,使得江门地区的文化特色十分明显和突出,文化底蕴也十分丰富,因此江门地区又有了“中国第一侨乡”“中国侨都”的美誉。
表2-1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国及地区分布情况
续表
江门人移居海外由来已久。最初规模较小,主要移居邻近的东南亚国家。受“土客械斗”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影响,许多江门人被迫结伴闯南洋。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打破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以后,广东向海外移民逐渐形成高潮,不仅移往东南亚各地,而且涌向世界各大洲。移民以青壮年男性劳动者为主,大部分是由亲友招引或自费出国的自由移民,部分是被拐骗出国的契约劳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世界性的华侨、华人再迁移。一部分原居于东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的广东籍华侨、华人迁移到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侨居地的限制和国内变革等原因,广东向外移民基本停止;70年代末以后,国家调整了对公民出入国境管理的政策,移民人数渐增。除持有上述理由移民外,还有通过涉外婚姻、自费留学等途径出国的。
明末清初,国内战乱频繁,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和清兵入关后的攻城掠邑,又使一批批广东人逃避海外。顺治十三年(1656),清政府为切断沿海居民同台湾郑氏抗清力量的联系,颁布《禁海令》。顺治十八年发布《迁界令》。康熙元年(1662),清廷勒令江门地区沿海的恩平、开平、新会、新宁(今日台山)等24州县民内迁50里。康熙三年(1664),又下令上述州县再内迁30里。前后两次迁界,造成大片地区田园荒芜,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在清廷实行迁界的21年(1661—1681)间,逃往海外的百姓人数众多。
雍正二年(1724)开始的中暹大米贸易,清廷为奖励暹罗米进口而实施的暹米免税、暹货部分减税的政策,以及雍正皇帝准许华侨在暹罗定居的措施,对促进中暹贸易的发展及更多中国人移居暹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红头船贸易”繁荣了商港。每年冬季,红头船从港口出发,把瓷器、刺绣、木雕、竹器等手工艺品和菜籽等农产品运销暹罗,又从暹罗运回大米、香料、药材、铅、锡等物产。18世纪中叶,清政府忙于向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用兵,东南沿海海防松弛,广东人(以潮汕地区和江门地区为主)偷渡出海移居外国者更多,他们陆续移居到越南、柬埔寨、暹罗、苏门答腊、爪哇等传统地区,并向东南亚其他地区及世界各国发展。西加里曼丹富藏黄金、钻石等矿产,但地广人稀,迟未开发。自18世纪中叶华侨大量迁入后,即开发为黄金产区。矿工主要来自广东,他们以合股形式组成大小采矿公司。《海录》记述:“闽、粤到此淘金沙、钻石及贸易、耕种者,常有数万人。”
1848年1月24日,在距离美国旧金山(San Francisco)不远的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一位名叫詹姆斯·马歇尔(James Marshall)的水车工匠在一座磨坊附近的水道里发现了裸露在外的金子。这一消息不胫而走,迅速让整个美国为之疯狂,士兵离开部队,仆人离开雇主,甚至连传教士都离开了布道所,纷纷奔赴西部矿区淘金。淘金者中也有来自中国的华工,他们主要来自广东省的台山、新会、开平和恩平。在这些华工之中,台山人占到了总数的约60%(图2-1)。
图2-1 华工在美国旧金山淘金
1842年8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此后西方的劳工贩子以对外开放贸易为由蜂拥而至。他们把贩运劳工的船只停放长洲,然后勾结地痞流氓,用诱拐、绑架等手段,把年富力强的市民和农民劫持上船,强迫签订卖身契约,贩卖出口。1860年10月,英法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条约中“许华人出洋承工”的条款,使这种贩卖华工的“卖猪仔”行为合法化。直到清末,江门地区拐卖“猪仔”的活动也未停止。被拐卖的人口不计其数。在出国途中,他们被关押在污秽而拥挤不堪的舱底,食物、淡水稀少而秽恶,疾病丛生,死亡频仍,尤以远途贩运至北美洲、拉丁美洲的死亡率最高,常达30%~50%。运抵各国口岸后,他们被买主驱赶至农场或矿山从事艰苦劳动,或在赤地千里的热带荒原上垦植甘蔗、烟草、胡椒、咖啡等经济作物,或在低洼秽浊的矿坑中采掘金、锡、铜矿,或开山辟野建筑铁路、桥梁,甚至被押运到盛产鸟粪的荒岛,在毒气弥漫的环境中采掘鸟粪。契约华工的工作日长达10~14小时,多在监工的皮鞭、棍棒下强制劳动,几乎没有任何劳动保护和医疗设备,生活中缺衣短食,贫困不堪。许多广东契约华工被残酷地折磨至死,因工伤事故死亡伤残者,因不适应环境、气候染病身亡者,为毒蛇猛兽伤害者,比比皆是。华工的契约期限一般为3年,在拉丁美洲的却长达5~8年,华工在契约期间死亡率通常为20%~30%,在盛行奴隶制的拉丁美洲却高达50%~70%,在古巴的华工死亡率竟达到75%,劳动寿命平均只有5年。1861年被押往秘鲁钦察岛采掘鸟粪的4000名华工竟全部惨死,无一生还。野蛮的迫害激起华工不断起来抗争。据不完全统计,1850~1872年间,苦力船上爆发华工暴动事件38起,其中有10起是用放火烧船与来镇压的刽子手同归于尽的方式进行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契约华工制度开始进入衰退时期。古巴、秘鲁等国已废除契约奴隶制,停止使用契约华工。更多华工在经受艰苦的磨难后存活下来,摆脱了契约的束缚,成为定居当地的自由劳工,使东南亚各国的华侨人数进一步扩大了。非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仍输入和使用契约华工,但人数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俄等协约国国家,在欧洲战场上使用过30万名契约华工从事后勤工作,战后即遣送返国。只有少数人留在欧洲谋生。契约华工制到20世纪30年代才最后废止。
19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太平洋铁路,线长990英里。华工在霍恩角施工,那里悬崖陡峭,离悬崖下的亚美利加河谷高达2000英尺,铁路在高出谷底1400英尺的崖壁间修筑,工作艰巨而又危险。在内华达山脉西坡,花岗岩坚硬无比,3000名华工(其中绝大多数为江门籍华工)冒着华氏120度高温在10天内才开出一英里路面,后来在山顶开一竖井,打通隧道,24小时轮班操作,用了两年多才跨越塞拉岭百里长的通道。内华达高山区冬季时节朔风凛冽,地冻三尺,大雪封山。1866年,连续5个月风雪不断,白人畏缩拒不工作,华工仍早出晚归(图2-2)。工程师柯蒂斯曾盛赞华工是世界上最好的筑路工人。克罗克法官在萨克拉门托集会上讲话说:“大家应该知道,修建这么长的铁路能够早日完成,应该归功于华工,归功于他们表现的忠诚和勤奋精神。”1964年内华达州纪念建州百年大会上,宣布10月24日为“向华人先驱致敬日”,并树立永久性纪念碑。碑上刻有中英文碑文:“华人先驱,功彰绩伟,开矿筑路,青史留名。”加拿大政府为了纪念17000多名铁路华工作出的贡献,在多伦多市天虹体育馆旁建起一座高约12米、宽10米的铁路华工纪念像。值得一提的是,据回忆资料记载,尽管水土不服,气候条件恶劣,当时在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劳工中,只有中国人没有得肠胃病。他们不随意酗酒,勤喝热水,洗热水澡,由此可见传统中医保健理念已深入人心。
图2-2 华工在美国修建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