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江门历史人文发展与中医药文化
江门地区中医药是在江门独特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江门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文化与生活,与人们的起居饮食,包括医疗保健密切融合,成为千百年来江门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部分。同时,江门的中医药文化又与江门独特的南迁文化、海丝文化、华侨文化背景不可分割。
除了原住民之外,江门地区的人口变化主要来自中原居民的南迁和客家人的内迁,还有就是战乱和灾荒引发的人口流动。从南朝时期的冯业南渡到南宋时期的罗贵南迁,再到崖山海战,至清朝的迁界禁海、太平天国、“土客械斗”等,都对江门的人口结构、生活习俗、文化养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这些,又都无一不在人们的医疗保健养生方面造成影响。如今在新会古井、崖门一带还保留着不少随南宋行朝一路漂流传承下来的民间饮食、养生习俗。传说现在名传天下的“古井烧鹅”就是南宋宫廷御厨所传下来的手艺,现在流行用荔枝木、陈皮来烧制,使之兼具药膳之妙,显然是后人的不断提升。而在鹤山的鹤城镇、桃源镇,台山的赤溪镇,也因为客家人的迁入而带来了不少独特的中医药文化。譬如鹤城镇的客家人在冬至时会以各种中药材和客家黄酒制作羊肉,还会在冬至日酿制黄酒,这些都是随着人口迁移而形成的地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变化。
华侨文化是江门近代以来最重要的文化领域之一。作为全国著名侨乡,广大江门籍侨胞在外弘扬中医药,归乡发展中医药,把近现代文明带回故乡,使得江门地区的文化特色十分明显和突出。工农渔者善辨阴阳,武家之人精于五行;凉茶祛湿防病治病,香品精致禅意静心。即使在瘟疫横行之时,中医药也担起除病济世的重任。
华侨远渡重洋时,中医药伴随着侨胞的思念一并带离侨乡。蔡李佛、咏春拳等武术的发展历程深深烙上了中医药的印记。在名医方面,涌现了近代岭南伤寒派医家中声望最著者、近代广东四大名医之一陈伯坛,继承与创新中医理论学说的首届国医大师、江门籍名医邓铁涛,著有《四圣心源提要》《哮喘经验谈》的卢朋著,以及在广东中医药界独树一帜的中医流派。在名药方面,新会陈皮被誉为“广东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之首,历经900多年沉淀,香溢四海,成为道地南药的标志性品种之一;王老吉、甘和茶等名优中药产品享誉四海,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至今仍广受追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药与江门地区饮食、住行、工农、民俗等融会贯通,彼此之间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江门中医药文化体系。
江门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积淀的广袤海域,其优越的海洋条件、丰厚的海洋资源、巨大的海洋产业潜力、明显的华侨优势,充分而又深刻地体现了其海洋文化的久远变迁与辉煌历史;孕育了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文化、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文化、中西合璧的海洋建筑文化、精美独特的海洋盐业文化、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文化,以及富含特色的渔业文化……其文化因子更可追溯至新会崖门古战场、古炮台文化,可溯至“海上丝绸之路”,甚至新石器时代的远古海洋文化遗存。
江门台山海岸曲折,江河之出海口岛礁广布,形成长年自东往西的广东沿岸流。地质地貌构造的演变和形成,使广阔的海域形成一湖(银洲湖)、二岛群(上川岛及周围岛礁和下川岛及周围岛礁)、三海湾(黄茅海、广海湾、镇海湾)、四海区(东、西、南、北海区)的格局。这一天然的格局,使江门海域拥有丰富的天然渔业资源。为追寻鱼群踪迹以得到更多渔获,渔民一出海便要在海上漂浮多天乃至数月,其饮食和居住均在船上。海上的潮湿环境,加之风雨,渔民在海上缺少新鲜蔬菜和水果,久而久之湿气便缠绕于身,造成身困疲乏,出海渔民在船上容易得肠胃炎、外伤、吃海鲜上火等疾病。得益于江门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经验的渔民出海时一般会常备普济丸、保济丸、腹可安、红胆汁等中成药,并携带广东凉茶和五花茶等中药材在船上煲。晕船的渔民也会随身携带新会陈皮,在晕浪时含服一小片。久而久之,渔民便形成了携带中药及丸剂出海的习惯。
江门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逐渐衍生出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江门地区古为百越之地,聚居着古越族人,民风淳朴。在中国人口的几次大迁徙浪潮中,江门成为中原汉族人口南迁的落脚地,发源于黄河的华夏文化也随之传入。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与健康有关的民俗和中医药文化都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片沃土,对人的生命、死亡、疾病具有特别的解读。自中华民族形成以来,人们便会结合岁时节日,集中时间进行一些广泛性、群众性医疗卫生活动,这些民俗虽表现形式不同,但都与提升人们身体素质相关,包含了众多中医药因素。近代,江门人大量移民国外,随后又把外来文化带回家乡。江门的岁时风俗便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有些地方仍保留着古老的风俗和独特的习惯,自成一脉,但其所内涵的中医药防病养生文化一直保留至今。
在江门武术传承的过程中,一代代武术家积累并运用防病治病经验,并将防治经验逐步体系化。武术习练时转圈走弧、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其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易学思想也深刻反映了中医哲学智慧,两者的交融日益加快,“武医兼修”也被武术流派所提倡。在此基础上,武术与中医药的关系日趋密切,随之造就了许多二者兼备的人才,也因此成为江门中医药文化的突出特色之一。
明代著名的江门籍理学大家陈白沙先生,对于中医养生的提倡也有着一番贡献。陈白沙(1428—1500),明代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其为“白沙先生”(图1-4)。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陈白沙主张静坐。在儒家静坐史上,他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一道分水岭。一方面,他视静坐为体道不二法门,把静坐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对儒家静坐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他在“坐法”“观法”方面所做的一系列规定,开启了儒家静坐规范化、仪式化的进程,对后世影响深远。从现代中医学角度看,作为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静坐可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中医气功疗法采用的一种方式。
中医学是一门主张天、地、人合一的中华传统学科,因此,它是天地精气和人类思想共同培育的中华瑰宝。人类的社会活动离不开中医,也造就了中医。江门丰富而多元、平俗而璀璨的文化,成为江门中医药发展生生不息的土壤。
图1-4 陈白沙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