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诊断学基础
第一章 诊断学概论
诊断是指通过对就医者的病情了解及各种检查手段的结果分析,对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及功能改变所做出的判断。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各专业的基础学科。
诊断疾病是一个复杂的医疗过程,其最终目的为明确疾病的部位与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诊断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病史采集 即问诊,是通过与就医者或病史知情者交谈,以获取病史资料的诊断方法。获取病史资料的可靠程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进一步的临床诊治工作十分重要。
2.症状诊断 症状指疾病作用于机体,导致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恶心、胸闷、心悸等。症状是通过问诊获取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3.检体诊断 检查者应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检查工具,对被检查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基本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操作具有很强的技艺性。通过体格检查来了解被检查者的身体状态,获取诊断依据的诊断方法,称为检体诊断,是临床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体格检查的异常发现称为体征(sign),指疾病致体表、内在结构发生异常,通过体格检查获取的客观存在的异常表现,如黄疸、肝大、脾大、心脏杂音等。体征较症状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4.实验诊断 是指通过生物学、化学、免疫学、血液学、细胞学、病理学等实验室方法,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组织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取病原体、病理变化及脏器功能状态等资料的诊断方法。
5.器械检查 借助于一定的医疗仪器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如心电图、肺功能、内镜检查等。
6.影像学诊断 应用成像技术诊断疾病的方法,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
7.病历书写与诊断方法 病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医疗资料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档案。病历书写是对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诊断的四个重要步骤:①调查研究、搜集资料。②分析判断、整理资料。③推理判断、提出诊断。④反复验证、确定诊断。诊断内容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疾病的分型与分期及并发症诊断、伴发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