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写历史剧本,你还原历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历史残页

“历史残页?竟然发掘出了历史残页,还一次性4页?发财了呀!”

“如果是这场战斗相关,那可是补充了先秦历史空白,这研究价值可不小!”

“看易教授的意思应该就是跟李时推理的这段大战有关,

李时的推论竟然是真的,秦赵之间真在这长平附近展开了一场大战?”

“那李时这推理能力可以,凭一些蛛丝马迹就能推导出秦赵大战地点,推演后面的战争过程也未必不行。”

易天教授的历史残页消息引起了观众们的惊呼。

历史残页又叫历史残片,并不只是书页一样的东西,

而是泛指带有文字性的历史记录,可以是书页,也可以是竹简,龟壳或者器鼎等其他东西,

这种史料极为稀少,在历史断档的情况下尤为珍贵,

现在一次性出土了4片!

易教授显然也知道这发现意味着什么,得意的推了推眼镜,报完信息故意没发话,昂头等待众人反应,

众人果然也如他期待的一样,纷纷催促易教授,让他现场展示,看里面到底记载了什么,

除了主评委席另外两人之外,坐在主舞台后面的20人评委团中一些历史专家和考古学者,也纷纷转头,期待的看向易教授这里。

易天得意一笑,跟导播低声私语了一会,随后说道:“目前一共发现四张残页,

已经破译出来的大部分信息,我们可以一张一张来看。”

为方便观众观看和理解,

导播把原文字和破译后的信息放在一起对比,

然后展示到主舞台屏幕上,内容一目了然。

“这第1张残页,是一片残缺竹简,应该来自于当时韩国的某个普通百姓。

从文字内容看,是一份遗书。

右边是破译后的内容,大家可以对比观看。”

内容放大,观众和评委们都看到了详细信息。

左边是竹简刻录着象形类文字,看不懂,不过右边破译完毕后的内容很清楚。

“母亲,我在上党这里。

秦军要攻过来了,我可能回不去了,

你在家还好吗,要吃好穿好,

儿子不能报答你老人家啦。

我在门口大树下面藏了一个罐子,里面有一些布钱,你挖出来用,

我的妻子梨姜,你做主让她改嫁了吧。

儿子异。”

竹简上的字刻的歪歪扭扭,上面还有诸多刮损,可见经历了许多岁月的波折,

不过其中的文字却让人感叹。

“这应该是上党之战发生前,在上党的某个韩国普通百姓留下来的遗书。”

“这份遗书没有送出去吧,易老师说发掘地点在长平附近,岂不是说是这个异从上党向长平撤退的时候,发生了意外?”

“这么惨吗?这就是战争吧,对帝王将相来说可能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但普通人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原本观众看李时的推理和分析,对这段历史还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感情起伏,

此时结合这段文字,一种扑面而来的悲凉感席卷而来。

现场的评委们也从发现历史残页的喜悦中暂时沉寂。

第1张残页看完后,易教授拿出第2张。

第2张也是一枚竹简,不过文字跟第一张略有不同。

“这是赵国文字,记录了一个军事命令,

上面的刻线代表了军队编号,其他符号,应该是告知部队如何行军,如何联络,

这些符号不好破破译,大概明白意思就好。”

“哦?战国那时候就这么牛了吗,能用符号来进行军队调度?”

“小看古人了吧,古代大规模兵团作战比比皆是,期间海量的调度指挥,如果没有正确方法,指挥官早累死了,古人的智慧你想象不到!”

“这份价值也很高啊,对研究古代行军作战很有参考价值!”

第3份,依旧是竹简,但文字再次不一样。

“这是秦国的文字,记载了秦国发布的一些军令,从破译内容来看,秦国法律严苛,果然名不虚传!”

破译后的内容清晰可见,上面写了秦军作战命令,其中几条尤为引人注目,

“令陈伯小队,于13日上午,前往南垒处集结。失期,斩!

令役夫成季队,挖沟渠4条,于16日入夜前完成,失期,斩!

令先锋平叔,于15日夜进攻韩西侧堡垒,不下,斩!

。。。”

“这是秦国的法令吗?

部队集结,挖壕沟,攻陷堡垒,完不成就要直接处斩?”

“怪不得流传下来的史料说秦严刑峻法,这不能出一点错呀,不然直接斩了!”

“秦国够狠,不过想想战国那种把人头挂在腰上的乱世,不这么狠的话也不可能站到最后,完成统一!”

“最后一张历史残页,这张可能跟前几个竹简不一样,”易教授示意导播切换画面,

“这张残页,是真的残页,它是一张纸,货真价实的有文字记录的纸!”

“啊?先秦时代的纸张?不对,先秦有纸吗?”

“不是先秦的,应该是其他朝代的人遗留在那里的,以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三国时期的诸葛武侯墓遗址,发现了晋朝的《三国志》残篇,

这纸张也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我听说史学界有一个传说,

有些古人为了传承,遍览遗迹,把一些后世史料记录存放在遗迹附近,

这样后人发掘此地的时候,或许可以根据这些记录,让当时的历史重见天日,

难道传说是真的?”

观众们纷纷猜测,评委团的一些历史学家也想到了这种情况。

主舞台画面缓缓浮现,果然如易教授所说,确实是纸张,

这纸明显跟现代材料区别很大,

有3厘米左右的厚度,遍布褶皱,表面泛黄,一看就不是现代工艺。

“初步估算,纸张年代应该在汉朝中后期,跟刚刚那几张竹简年代差距在2,3百年,应该就是后人保存的遗迹史料!

它记录内容跟目前发现的遗迹完全吻合,

也和史学界关于秦赵战争的推论相似,

大家请看内容。”

众人看着这厚重纸片上的文字,都瞪大了眼睛。

纸上文字跟现代文字已经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一部分很模糊,但有一段却极为清晰,这段被转换为现代文字后,展示出来,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