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琐碎之中带亲切
周五下午带着无法言说的激动和按捺不住的兴奋心情,王伟峰和刘坤,还有顺路碰到的两个原初中的同学,大家一起坐在农用车车斗里,叽叽喳喳地一路聊天。
天还没有黑就到家了,王伟峰一下车就看到奶奶坐在四叔家门口,跑过去陪她聊了几句,从进村就开始一路和邻居们打着招呼回家。妈妈还是在忙忙碌碌地收拾家务,不过知道王伟峰要回来,早早地就做好了饭,甚至做的还是大米饭。
王伟峰心里清楚妈妈的朴素观念,疼爱自己的儿子,就怕自己在学校吃的不好、待的不惯。妈妈大概地问了问学校的情况,其实在现在这个阶段,妈妈对于学校的了解基本都是限于道听途说和她自己的主观臆测了。
王伟峰心里很明白母亲的想法,就选妈妈喜欢听的事说了说,以安慰妈妈,也许很多儿女的“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就是这样来的。
王伟峰明白如果告诉了家长自己的难处,家里人只能徒增烦恼,不是鞭长莫及就是束手无策,干脆都说好听的。这样快乐大家一起分享,痛苦一个人承担就好了。
“妈,我都大了,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在学校别省钱,自己该吃的吃,该花的花。”
“我知道的,学校伙食比咱们家的好的多。”
“学习上自己上心点,俺也不懂,你自己得努力。学习都是给自己学的。”
“放心吧,我知道的。”
周六一大早王伟峰还没起床呢,穆保国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他家。王伟峰妈妈自然见怪不怪了,他两人以前就经常在一起,包括相互串门写作业,有时候还在对方家里吃饭留宿。
“咋样?哥,县一中上学好不好?”
“还不是差不多,还没开始上课军训了一周。就是学校大点,学生来自县城和各乡镇。你呢?初三新课开始了吗?”
“开始了,感觉不是很难的。”
“别掉以轻心,你要打牢基础才能拿高分哈。”
王伟峰一直有点担心穆保国会不会沉下心来学习,目前来看他的状态应该还不错,就放下心来。
“你和李永霞还好吧?别放太多的精力在这上面,俩人一起努力争取明年都考上。”
“嗯,我知道的,哥,你放心我明年一定去找你的。”
其实这个时代在王伟峰他们这个地方物质条件算是比较艰苦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动力还不是很大,因为大家普遍还没有卷起来。农民朴素地认为学习成绩不好是天生的,反正大不了就出去打工呗,也不觉得会有多大的差距。
王伟峰一边和穆保国聊天,一边清理了一些书籍准备带到学校去看。下午两人还准备空了再去废品收购站找点书,王伟峰以前就喜欢屯书,自己前世工作后买房子还特意留了一间书房。现在有张叔这个便利条件在,更是不会浪费机会。
其实大部分人大多数时候读书都是一个样子的,像王伟峰以前经常是不加选择地读书,读完了大多数书籍是没有机会再重新读的,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也就慢慢忘记了,当然会有少数内容能沉淀记忆下来。
只有少数书籍,王伟峰自己感兴趣的会再次细读。现在王伟峰决定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现存的书籍,那些读了那些没读,那些还要重新读一下。王伟峰甚至打算有些书籍要做些摘抄或者批注,这是自己工作后形成的读书习惯。
两个好朋友一边闲聊,穆保国也找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读了起来,其实这本来就是他们以前在一起的状态。王伟峰觉得这是最舒服的朋友关系,没有什么过多的利益考虑,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想说话就说,不想开口就独自安好就好了。
周日中午早早地吃过午饭,刚过12点王伟峰和刘坤就从家里出发回学校了。这次上学去两个人一人一辆自行车,王伟峰自行车的后座上绑着一个纸箱子,里面有妈妈给带的煎饼,还有自己的衣服、书籍这些。
王伟峰的自行车是假期里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所以很多地方都损坏的厉害。这辆二八圈的金鹿牌自行车,全身除了铃铛不响到处都响,手刹也坏了,幸好这个车是可以用链条脚刹的,王伟峰平时基本不用手刹的。
两人一前一后,骑着自行车一路叮叮当当的往学校去。王伟峰和刘坤选的是一条路线相对近的小路,但是比较崎岖。先要跨过刘坤他们村边的小河,没有桥的那种,过河得把鞋子脱了提在手里推车过去。
小路的路边都是庄稼地,其实这路就是临近村庄的农民出门种地走出来的小道。这个季节还是夏天的尾巴,玉米、高粱、大豆都还在最后鼓着劲生长的时候。一路绿油油的,高高低低的庄稼,路边的野草野花布满山坡煞是好看。
两人一路沿着崎岖的小路走好远才能岔上大路,小路崎岖不说还有不少的大陡坡,这种陡坡就必须下来推车,不过翻过来必定是下坡,下坡的时候就可以省力了。
走上大路就好走些了,大路上小轿车基本没多少但是有不少拉货的大货车,这应该是县城连接其他县市的省道。
大路延伸的尽头是一座一两公里的滚水桥,滚水桥就是修在河底的桥,河里水大就会淹没,水位下降桥面就会露出的那种。滚水桥的两端都是高高的土坝,翻过桥就到县城了。听老人说,从王伟峰他们家到这里要20公里,他们骑车基本要走一个半小时。
两个人说说笑笑的就从县城的东边进了城,县一中在城的西边,他俩需要穿城而过。北方的县城道路还是很宽阔的,就是这个年代的房子普遍就是五六层吧,看起来不是很高大。
王伟峰一路到处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记忆,路边的暖气管道、冬青树丛还有那电线杆子都让他倍感亲切。
他们走的这条路是县城的纵向三条街的北街,路两侧建筑基本上算是新修的,路的最西边就是县城车站,车站前面继续向南再过一个路口向西一拐就到县一中了。
最是温暖家里人,琐碎之中带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