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变天了
天亮了。
太阳出来了,阳光把黑暗驱散了,为这长安城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力量。
“没有乱兵?”
一夜紧张的气氛,很多百姓忍不住,开始走出家门,但是长街上,并没有他们想象之中的乱兵纵横。
生逢乱世。
从雒阳到长安,很多人都害怕甚至有些熟悉了战乱。
昨夜兵马调度,动作这么多,他们是真害怕又打起来,其实谁掌大权,他们不是很在意,他们在意的是,会不会有人纵兵为贼。
西凉军名声不好,就是很多人会纵兵为贼,这也导致了很多百姓是害怕西凉军的。
“京兆尹告示出来了!”
“执金吾衙门的告示也出来了!”
“撤兵了!”
“城中所有兵马都撤出去了!”
“太好了!”
“长安城保住了!”
这一刻,百姓们是欢呼的,撤兵代表没有兵马战乱,只要没有乱兵,这城里面的日子,就能过下去,也不会担心夜里面不知道谁就闯进来,烧杀抢掠了。
……………………
长安城百姓欢呼的时候,未央宫的早朝也开始了。
文武百官从未央宫的宫门走进来的时候,还有些忐忑不安,仔细的打量镇守宫城的兵卒,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还是北军守宫城。
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但是触觉足够敏锐的,已经察觉到了,朝堂上,要变天了。
有些事情,没有变化,比出现变化,更加的说明问题。
长安的兵马四方调动,北军却偏偏不动,为什么不动,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换位思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只能说明,北军的兵权都已经被一些人拿下了。
王允,蔡邕,并肩走进了宫城。
“伯喈兄,具体到底什么情况啊?”王允心里面很紧张,但是表面上稳如泰山,看到蔡邕,还是问了一嘴。
“老夫也不知道啊!”
蔡邕苦笑:“昨天晚上,太师见了李君临之后,就封府了,不接见我们了,城外兵马调动连连,具体发生什么事情,老夫也摸不着脑袋啊!”
“难不成李君临连太师也反了?”王允低声的说道。
“不好说!”
蔡邕想了想:“西凉将,都是无法无天的,强者为尊,兵权为主,手握兵权,他反太师,我也不是很意外啊!”
“边牧之民,不识礼仪体统,一群匹夫,毫无道德可言!”王允冷笑:“早晚他们也会自相残杀的!”
他倒是盼着他们打起来。
可并没有打起来了。
他现在也有些忐忑,李桓遇刺的事情,如果深究下去,他也未必能脱得了关系,可惜,吕布不争气,要是能提前杀出去,还有一战之力啊。
如今,吕布失了兵权了,这长安局面,更加艰难了,甚至即使连陛下,都开始对他们这些保皇党的大臣有些不信任啊。
“慎言啊!”蔡邕摇摇头,看了一下四周,才轻声的说道:“宫中,亦非安全之地,若是让太师拿到把柄,恐怕事情难安了!”
“哼!”
王允冷哼。
上朝的钟声响起,文武大臣入大殿,对着大殿之上,屏风后面的少年,山呼万岁。
少年天子今日的心情很好,挥挥手,然后问:“太师何在?”
“禀报陛下,太师近些时日操劳国事而劳累,缠病榻上,难以起身,因此上奏,恳求告老还乡……”一个官吏走出来了,把一份奏本上奏。
但是他的话一出,满堂的文武百官都炸裂开了。
“太师告老还乡?”
“逗我的吧!”
“怎么可能?”
“太师何人也,权柄在手,天下我有,弑杀皇帝都敢做了,他会告老还乡吗?”
“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谁都不会相信,太师董卓会在这时候,放下太师的权柄,选择告老还乡的,急流勇退,西凉人根本没有这个品质,更加没有这个选项。
说句不好听了,今天太师放下权柄,明日就有人造反了。
“呈上来!”少年天子幽幽的说道。
此时此刻,他心中也是震惊的,虽然李桓已经给他打过预防针了,但是他还是不敢相信,堂堂西凉扛把子,一代权臣,会在这时候放下权柄。
他甚至在考虑,李桓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让董卓给把权柄放下来了。
奏本入手,略微冰凉,打开了看了看,字很好,可签字落款非常丑,这是有人代笔,不奇怪,可签字肯定是董卓的字,也就是说,那不是旁人仿冒的,而是董卓亲自允的。
“太师劳苦功高,乃是朝廷栋梁,岂能告老还乡,弃朕于不顾,弃朝廷于不顾……”少年天子深呼吸一口气,然后沉声的说道:“来人,立刻让太医去太师府上,为太师看病,若不能治疗太师病痛,提头来见,太师乃是朕之尚父也,不管怎么样,朕绝不让太师离朕而去……”
众人看着天子这情真意切的样子,倒也没有说什么,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他们不在意,他们更加在意,董卓当真要急流勇退吗……
“陛下,臣代太师领陛下之恩,可太师脾肺有伤,年少征战,多年来,一直伤病缠身,如今都已经不利于行,实在是没办法为陛下效忠,又岂能在这个位置上,尸位素餐……”
说话的是太师府长史刘艾,他拱手说道:“太师也不愿意离陛下而去,然而,既已经病痛缠身,不能为陛下效命,不能为天下贡献绵薄之力,当不能在这朝廷的功劳本上躺着,所以太师自请眉县领地而休养,但陛下有召,必回,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准!”
少年天子用尽了力气,吐出了这么一个字。
曾经无数次,这种感觉都在梦里面呈现,可当一朝实现了,怎么感觉有些萧索,他知道,这么一个准字下去了,董卓就要离开朝堂了。
可他发现,董卓离开了,他好像也没有自由。
他的目光透过了屏风,看向了王允,蔡邕,马日僤等保皇忠臣,又看了看杨彪这些数朝老臣,朝堂好像还是那个朝堂,有董卓,没有董卓,自己都没有权利……
“太师为朝廷立下呵呵功劳,昔日为保朕之安全,更是迁都长安,劳苦功高,既然归养,当有赏赐,封太师为陇西侯……”
封列侯不是什么让大家值得惊呼的事情。
毕竟天子的权利都被瓜分的差不多了。
侯不侯的。
封赏不封赏,还真没有多少人在意。
但是天子提前准备的诏书,倒是让朝堂文武百官都眼前一亮。
他们看到了封赏的招数,顿时眼睛都直了。
“这是……”
“加了传国玉玺的封诏!”
“不是说传国玉玺已经丢了吗,昔日的圣旨,都没有传国玉玺,难道是假的?”
“是真的,封诏的传国玉玺印,绝对是真的,昔日我看过这么多先帝的圣旨,绝对没有错!”
这时候,大家在看屏风后面的少年天子的时候,顿时有些摸不透了,太师的突然退养,天子突然就有了传国玉玺,这朝堂风气,怎么突兀变化的这么快。
先帝只有少帝和当今天子两个儿子,他们就是正统,但是天子得位不正,是董卓扶持上位的,本来就不得天下人认可,再加上,少了传国玉玺的光环加持,更让他这个皇帝存在感非常薄弱,别说圣旨出了关中没有什么影响力,即使在关中,都有很多人不在意的。
可有了传国玉玺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对于那些读书来说,加盖传国玉玺的圣旨,如果当看不到,那真的就是蔑视天威了。
“陛下,执金吾李桓,奉朝廷命令,奔袭西凉,三日行数百里,更是一日三战,平定西凉之动乱,维护朝廷之安稳,如今已经班师回朝,请陛下赏赐!”
就在这时候,司隶校尉赵谦走出来了,拱手行礼,然后直接上奏,请功的奏本。
整个奏本很长。
但是通篇废话。
就一个主题,封侯拜相。
“当赏!”
少年天子没有给任何人反应的机会,直接开口说道:“李爱卿文武全才,为朝廷效命,如今又立下大功,朕,心慰,如今名将凋零,朝局艰难,当提拔大将,为朝廷征战,平定四方……所以当封为大将军,封富平侯……”
这年代封侯,很多时候都是以地方的名字来封的,李桓出身的北地李氏,北地李氏也是豪族,各县皆有族人,比如李傕出身泥阳,而李桓出身富平。
封富平侯,能光宗耀祖。
天子的话一出,朝臣都有些懵逼了,实在是看不懂今日朝廷上的变化,但是他们却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一种很强烈的东西。
变天了。
长安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