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燕国夫人
十五年前,梁度还不在信都,对当年的不甚了解,知道的也是人云亦云的道听途说。
但他却知道,信都有一人或许清楚内情,当年的县令,就是其人之侄,且道人就住在她府中,她也是信都唯一的勋贵-燕国夫人。
燕国夫人?
没听过!魏国夫人,韩国夫人,他们倒是知道。
梁度淡淡一笑,拱手回话:“二位不晓得也正常,毕竟时过境迁了。”
“说燕国夫人,二位听着陌生,但平高句丽、破百济、败吐蕃的燕国公-李谨行,总该是知道的吧!”
李谨行,靺鞨贵族,蓍国公突地稽之子。武德二年,尚在襁褓的李谨行,随父与部族一同归唐。贞观初,太宗赐氏李,突地稽镇守营州,李谨行与部族徙部居昌平。
燕国夫人的父亲,是突地稽的副将,二人同年,自小在一起长大,因出生于蕃将之家,自幼便受靺鞨尚武风气的熏染,因此深谙习军旅之事。
唐制:规定“凡三卫皆限年二十一以上。李谨行凭制,借以门荫入仕,由其“解褐”,即充任右武卫翊卫校尉时,刘夫人都跟在身旁。
有贤内助的辅佐,李谨行的仕途也是比较坦荡的,仅四十三岁,便从低阶武将跻身从三品大将之列。出色的军事能力、雄厚的家资,加之贤内助,使其成为稳定东北边疆的重要人物。
不管是在营州戍边,还是禁军为将,亦或者将兵出征,刘氏都不曾离开其左右。
咸亨元年,高丽民反唐统治,李谨行又以右领军大将军任燕山道行军总管,与高侃等率兵讨之,转战四年,得胜而归。
刘夫人亦从征高丽,守伐奴城,击退来兵,以功封燕国夫人。信都城东有一处庄园,乃是先帝赐给燕国夫妇疗养之所,瘟疫爆发时,夫妇正在此疗养。
李谨行和夫人,不仅慷慨解囊,捐钱捐粮,还热情的接待了听雨道人。瘟疫结束后没多久,李谨行病逝,自此刘夫人便一直住在信都。
武德年归唐?就算是孩子,现在也得有七八十岁了吧!
梁度答的很快:“今年七十九,再有一月便是八十整寿,乃我朝硕果仅存的巾帼英雄。”
呵呵,房顺摇头苦笑:“你倒是伶俐,记得很清楚啊!”
不伶俐还真不行,刘夫人有两个儿子,长子李思敬是营州副都督,次子李秀官至云麾将军,都是北疆大吏。他们这些地方官府,要是不能面面俱到,这碗饭怕是不好端了。
况且,燕国公府财大气粗,家童至数千,以财自雄,老夫人乐善好施,赶上天灾人祸,从来都是率先垂范,信都官府多有仰仗,必须得敬着点,想着点。
“梁县丞,你替本将送张拜帖去府,本将要拜访一下燕国夫人。”
梁度是说者无心,可房顺却是听者有意。燕国公府是何等的门第,那什么听雨道人能混到国公府去,又岂是寻常本事。
更巧的是,在那几个月后,李谨行便死了,他是怎么死,是因为这怪病没治好,还什么其他原因。
就算李谨行的死没有蹊跷,那燕国夫人既然与听雨道人相识,总能给他们提供一些线索吧!
......
燕国公府别苑-演武场
拿着信都县衙送来的拜帖,刘夫人显得有些错愕,自从老国公过世后,多久没人来拜访她了,估计很多人都以为她死了吧!
要么没人上门,要么就来大个的,千骑将军,皇家卫帅的领袖,这个房顺很了得啊!
收了弓箭,回过身来的擦汗的李偃一脸的疑惑:“祖母,禁卫统帅不是北门长上么?”
虽然还没有入仕,但燕国公府世代簪缨,三代人都在禁军为将,对禁军的编制,李偃自然是一清二楚,耳熟能详。
千骑将军,不过是曾经的百骑司统领,即便升格为千骑后,将军是正四品上,也扯不到禁卫统帅身上啊!
啪!刘氏用拜帖宠溺的敲了敲孙儿的头:“你祖母还没糊涂呢!禁军统帅还能分不清吗?”
按照官职来算,禁卫军的统帅,是大将兼任玄武门长上,奉敕统率驻守北门的飞骑军。
有唐以来,常何、翟长孙、张士贵、薛仁贵,都担任过这个职位,统帅禁军,戍卫宫禁,这也是人们普遍认知的禁军统帅。
但不管是禁军大将的品秩如何,哪怕是公爵,正三品大将军,也只有统兵权,调兵权则在皇帝亲掌。
李偃摊了摊手:“这不很正常吗?南衙归宰相调度,北衙禁军由皇帝直属,自贞观以来,一直都是如此。”
是!李偃说的没错!但百骑,现在应该叫千骑不一样。人数不多,但权限极大,不仅监管军法,掌管典狱,主将更集统兵、调兵权于一身,并有节制禁军之权。
再列举一下这支部队的主将,李偃就明白了。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玄甲军,玄甲的统帅不用多说,自然是太宗皇帝。
贞观中,设立百骑,主将为左骁卫大将军-淮阳王李道明。贞观十四年,李道明坐漏弘化公主非帝女,夺王褫官,主将更迭为越王李贞。
贞观十七年,李承乾废,李贞身为百骑主将,未能防患于未然,外放相州刺史。由此至贞观二十三年,百骑主将空缺,以副将代处事务。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驾崩,程知节奉敕统率飞骑军护卫高宗回朝继位,得拥立之功,赏受玄武门长上,并在左延明门外连续宿卫三个月。
同时,为防国丧,生出肘腋之变,高宗重设百骑主将,晋赵王李福为上柱国,加右卫大将军衔,领百骑司,值宿御前。
永徽中,李福卸任百骑主将,转授梁州都督,至此百骑主将又一次空缺,直至咸亨年,扩建为千骑,凉州大都督、雍州牧、右卫大将军,雍王-李贤,校领千骑事。
上元二年,李贤继立为皇太子,此后至今,千骑一直都没有主将到任。也是因为这个,很多人都像李偃一样,认为北门长上才是禁卫统帅的原因。
“皇族是很讲究传统、家法的,从历任的主将人选就能看出来,非宗室子弟不可轻授。”
“这个房顺,不姓李,不姓武,偏偏做了千骑将军,你觉得这个人简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