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人,与自我,与时代,抗争又和解的心路历程。
非常碎,但它很真。
一个普通人精神内核的建立与稳定,不是来自心肠变硬,是心肠变软。
自序
当大时代来临,先稳住自己
疫情三年,我写了七十几万字。
怎么形容这七十几万字呢?那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被时代和个体的情绪,鞭打到蒙了,不能自已了,没办法了。曹雪芹说自己写《红楼梦》,不过是“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所谓试遣愚衷,就是“我陷在那个情绪里,拿自己没办法了,我得给自己找个出口”。这世上,但凡想表达些什么,记录些什么,创造些什么,背后的动机,都是人拿自己没办法了。
而我也是,拿自己没办法了。大大小小、起起落落的情绪,自己的,时代的,突然之间铺陈而来。情绪困境之下,自我的挣扎、抗争、突围、和解,我拿起笔,记录了下来——很笨拙,但赤诚。
作为一个受过传统新闻训练的前媒体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瞧不上自己这些碎碎念的记录,觉得太女性化,太情绪,太私人。它们不应该,也不能拿出来公开发表。它们本应该是朋友、爱人之间私底下的交流。它们更接近自己写给自己,或者自己写给爱人的悄悄话。
这三年,改变了我的这个想法。我突然意识到,再笨拙的个体,她的真诚记录都是有意义,且有价值的。历史是什么呢?记录又是什么呢?如果历史是一条河,那么再小的个体都是一朵水花,每一朵水花的记录,就是这条河的一部分。
甚至,碎碎念在我眼里,也可爱起来了。当一个时代的公共表达被折叠,当太多人习惯于宏观的叙述,女性化也好,情绪化也罢,反而都成了一种可贵的特质,一种笨拙、粗粝但真诚的特质。赤诚的记录、描摹,笨拙的探求、靠近,那一点点真,或许就是书写最初的意义吧。
时代变了。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信息的质地。个体的记录和看见,情绪的升腾和跌落,情感上的自救与和解,它的价值,又进一步被放大了,也更被社会接纳了。
而我也接纳了自己的这种表达。
三年,七十几万字,其实以时评为主。但出的这第一本,共七万多字,和时评没关系。全是一个中年人,与自我,与时代,抗争又和解的心路历程。非常碎,但它很真。如果用一句话,去概括这个心路历程,那就是:我如何一步步挣扎着,建了个还算稳定的精神内核。用这个内核,去镇住外界的动荡和不安,去接纳生活的不确定性。在感受力与理性分析之间,在个人命运与时代情绪之间,找到一种中年人的超脱和平衡感。
书名用了《新女性的50个基本》,但其实这50个基本,不分男女,是我们这一代人,都需要去刻意练习的东西。只是我的笔触很女性,视角很女性,它更能触动女性引起共鸣。为方便出版,加了这个前缀。
这本书里,记录的都是生活琐事,以及琐事之下一个女人的感知。有我活到这个岁数对人世的理解,对生活的倾心。看完这些,我希望我的读者,能在我的生命体验里,明白一个道理,一个普通人精神内核的建立与稳定,不是来自心肠变硬,是心肠变软。是看见绿茫茫的山、山里湿衣的雨、雨中蹒跚的人、人手里淌着水珠的栀子花,都不免心下一软。
翻山越岭的勇气,来自爱。
时隔三年,回看这七万多字的碎碎念,仿佛在看另一个人的心路历程。
还是很感慨的。最感慨的还是,原来我那么温柔,那么细腻地跋涉过生活,也跋涉过心河;原来,我是这样推着自己成长,与自己握手言和的。
亲爱的自己,要记录啊。那是对抗时间和肉身消逝,最好的武器。
想抱抱那几年的自己。告诉她,谢谢你。
2023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