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性思维:穿越不确定性的7个情境思维锦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阻碍关键性思维的思维定式

本末倒置

曾经有许多企业在聘用经理人时,特别关注候选人是否拥有MBA学历。我们接触的许多企业每年大部分的培训预算都分配给那些高管或后备高管去读商学院的MBA课程。同样,职场人士会把读MBA当作晋升或谋取高职位的必备敲门砖。于是乎,那些兜售MBA课程的商学院打出诸如“某某商学院MBA——管理者的摇篮”的广告语,让不少人默认“MBA=管理者”。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写了一本《管理者而非MBA》,深刻且尖锐地论述了MBA和管理者这两者根本不应该画等号。甚至对于一些人来说,读MBA反而有弊无利。

读MBA可能会增加职场砝码,但并不代表一定能提高管理水平。经理人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并不是必须靠读MBA。这两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更不能画等号。

不理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反而把现象作为原因,这种本末倒置的思维定式阻碍了关键性思维。

另一种本末倒置的表现是热衷于过程,而忘却了初衷。比如有些人非常善于收集和整理信息,但会不知不觉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当成目的,而忘了为什么这么做。为了收集信息而收集信息,想法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样只能使思考停留在事物表面。还有些人过度热衷于分析,陷入为分析而分析的误区,忘了是为了支持什么而分析,于是有时会得出大量前后矛盾的分析资料。这种情况在新手咨询师中屡见不鲜。这类人充其量是“信息的搬运工”,而不是真正的思考者。

这种注重过程、忘掉初衷的思维定式,也是本末倒置的体现,往往会阻碍我们发挥关键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