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面塑”又称“花馍”“面花”或“面人”,是一种以面粉为原料,集造型、信仰、民俗等多种文化特质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它既是老百姓舌尖上的艺术,又是饮食文化的艺术体现,承载了悠远深厚的民俗内涵,蕴含着民众浪漫诗意的生活美学。
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延伸,面塑具有深远的历史脉络。它产生于我国古代岁时节日仪式,与面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古代饮食文明以“五谷”①为主要物质基础,其中小麦是外来作物,在中国有 5000 年以上的种植历史。先秦时期,人们通常以粒食为主,直接将麦子蒸煮成麦饭,但麦饭粗粝,口感不如粟类作物,饮食方式难以广泛传播。战国时期,石磨的发明为小麦加工创造了条件,小麦磨成面粉后开始被烹调成各式面食,被人们所接受。
作为一种越冬耐储藏作物,小麦可以和粟等粮食作物轮作,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因而得到西汉政府的重视和推广。从西汉开始,用麦子制作的各种面食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的主食之一。《释名》曰:“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①汉代面食已经发展出较为丰富的品类,烧饼、汤饼、蒸饼等面食制作花样繁复。随着汉代节日民俗的定型,面塑开始出现在民间祭祀活动中,据《事物纪原·酒醴饮食部》记载,诸葛亮“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象人头以祠,神亦飨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②汉代迎神赛会上的傩舞也以面团塑成鬼怪的头部形象,这应是我国古代面塑艺术的早期形态。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面食种类开始丰富起来,《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面食的具体制作方法,称作“饼法”,有数十种之多。当时人们对制作面食所用的材料、配制和方法已有专门的研究,这为面塑艺术的初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及至隋唐,小麦逐渐取代了粟在粮食作物中的首席地位,成为北方人主食的核心。这是华夏人民主食结构的一大变化,小麦在人们饮食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北方食麦,南方食稻”的饮食结构由此形成。与此同时,面塑也逐渐流行,造型艺术呈现多样化与审美化的特点,普遍用于祭祀祈福、节日庆贺。《封氏闻见记·道祭》云:“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帷幙,有假花、假果、粉人、面兽之属。”①由此足见,此时的面塑已逐渐取代木俑、陶俑,成为传统殉葬仪式中的祭祀品。除了史料记录外,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还出土了唐永徽四年(653)的墓葬品,其中有一组制作面塑的女俑像、男俑上半身像和多个保存较为完好的面塑随葬品,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古老的面塑实物资料。
宋代是面食发展的成熟时期,面食既为主食,亦当点心。宋代面食花样繁多,有面条、馄饨、馒头、包子、饤饼、酥、糕、饺子等等。南宋初年,北民大批南迁,将麦作文化带至南方,进一步推动了面食在江南地域的流行。与此同时,宋代面塑制作技艺已逐渐成熟。《东京梦华录》记有“都人重九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更相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籽、栗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①可见,面塑不仅是可食用的糕点,更是人们相互馈赠的礼物和节俗用品。《梦粱录》中也表现了面塑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以及结婚、寿诞等喜庆日子中的民俗意义,如重阳节,人们“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②面塑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延绵传承,发展至今。
明清两代是面食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清面点讲究味、形精美,制作相对繁复,形色更加赏心悦目,全国各地流派风味也基本形成,如北京的豌豆黄、驴打滚、萨其玛等面食点心,山西的刀削面、揪片等面食,山东的煎饼、油旋也颇为流行;此外,南方则以扬州的小笼包子、广州的糕点为主要代表。具有深厚民俗内涵的面塑艺术也于明清时期流行开来。清咸丰三年(1853),山东曹州(现属菏泽)一带出现了“江米人”,即职业面塑手工艺人。他们走上街头进行面塑手工艺品的制作,并逐渐影响了北京等地面塑艺术的发展。
如今,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出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习俗。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造就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面塑工艺。北方面塑古朴生动、厚重大方,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和山东等地区;南方面塑则细腻精巧、秀丽典雅,集中于江苏、浙江等地。
丁家沟元代壁画墓壁画(局部)
岚县面塑造型丰富多彩,活态传承良好,堪称我国北方面塑活态文化遗产的县域样本,面塑几乎融入当地所有的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俗活动中。1998年5月,岚县敦厚乡丁家沟村西侧一公里外发现几座金元时期的砖室墓,墓室东南壁画中有一幅庖厨图,上面显示三名头扎包髻幞头的男子正在案板上制作炊饼,其中一人揉面,一人做饼,一人烙制,各有分工,可见早至金元时期面食已是当地的主要饮食方式。①2005年,山西省文物局在岚县东河元代古墓中发现古墓东墙绘有仕女手托面塑的壁画,这也是目前发现有关岚县面塑最早的考古资料。此外,在当地方志中也有“岚县冬长,人喜蒸花”的记载,可见岚县面塑文化历史悠久。为什么不是产麦区的岚县,却能够发展出令人惊叹的面塑艺术呢?这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背后承载了哪些文化发展的密码?这对于我们探寻历史、梳理民俗艺术发展的脉络,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岚县面塑广泛植根于民众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中,诸如春节的“枣山”供品、正月二十日的“面灯灯”、二月十九日的“岚城面供会”、七月十五的“爬孩儿”“罗汉汉”以及婚丧嫁娶中造型逼真、活灵活现的面羊、面猪、面虎等等。这些生活中的面塑艺术鲜明地体现了岁时礼仪中馈赠、祭祀、喜庆等文化特点,同时也承载了岚县民众独特而丰富的历史记忆。面塑虽扎根于烟火气十足的百姓生活,却因灵动的艺术之美得以升华,摇曳多姿,质朴存真。小小面花蕴含着百姓生活的万千滋味,面塑中的礼与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融合,让黄土高原勤劳耕耘的百姓,在祈福纳祥的审美想象中感受生命的韵律。
21世纪以来,随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深入,岚县面塑也以新的艺术形式融入民众当下的生活。2005年,岚县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政府全面支持面塑产业发展,岚县面塑这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民间艺术之花终于大放异彩。2009年,岚县面塑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些年,在“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岚县面塑的造型艺术、传承谱系、制作技艺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在政府、传承人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推动下,岚县面塑通过手工作坊与乡村扶贫产业相结合,发展出集研发、推广、销售为一体的“面塑产业”。民俗艺术继承传统,融入现代生活,再次绽放迷人光彩。
卫才华
2022年12月
① “五谷”有多种不同说法:一种指稻、黍(我国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其籽实煮熟后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稷(起源于我国北方,《说文解字》曰:“稷,齐也,五谷之长”)、麦、菽(豆类的总称),另一种指麻(麻子,一种形似芝麻的农作物)、黍、稷、麦、豆。
①刘熙:《释名》,中华书局,1985,第62页。
②高承:《事物纪原》卷9,明弘治十八年魏氏仁宝堂重刻正统本,第202页。
①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2页。
①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1982,第216页。
②吴自牧:《梦粱录》,大象出版社,2009,第240页。
①商彤流等:《山西岚县丁家沟元代壁画墓(M1)发掘简报》,载于《文物》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