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范增论势
魏无忌下令道:“赶快请那位先生进来。”
只见一位身着土色布衣,虽身穿白身之衣但其神色似如高人,让人感觉此人胸中有万千韬略。
范增走入大殿,恭敬的施礼道:“在下范增,拜见大王。”
“不知先生前来是有何事教寡人?”
范增环顾四周,笑着说道:“不知大王是想恢复惠王之霸业?还是恢复文侯之霸业?”
“两者有何区别吗?还请先生教寡人。”魏无忌诚恳的说道。
范增笑着回应道:“惠王霸业在于强兵之势压天下,文侯霸业在于和晋压天下,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一者是强调自身实力的强大,一者是用盟友之利来化解自身的危险,惠王霸业属于快刀快食,容易被食物哽咽,一旦被食物哽咽就很难再回力,文侯霸业属于缓慢蚕食,虽慢,但如同温水煮青蛙,天下归魏只是时间问题,不知大王希望用哪个霸业?”
魏无忌思索一下后说道:“文侯霸业!”
范增看了看周围,笑着说道:“既然大王希望的是文侯霸业,在下有三策可供定夺。”
“第一策,联合三晋攻伐四方,以秦为先,夺河东故地、三川之地,魏霸天下指日可待;第二策联楚赵伐齐,与楚分鲁,据锦绣山河之利称霸天下,第三策联楚灭韩,与赵伐秦,以韩国故地,但是要将河东予赵,这样才能减轻赵国对魏国的敌意,因为灭韩会伤害,三晋的友谊,但是能够增加与楚国的友谊,此三策不知大王想用哪一策?”
魏无忌仅仅只是思索了一下,笑着回应道:“第一策最佳,秦乃各国共敌,伐秦强国乃是上上之策,赵与秦乃死敌,楚与秦有世仇,韩与秦有夺地之恨,燕虽与秦没有太多瓜葛,但燕王素知唇亡齿寒的关系,必定会出兵伐秦,以五国之兵抗秦明显胜率会大许多。”
魏无忌高兴的走下王座,拉住范增的手笑着说道:“寡人观先生有王佐之才,寡人希望先生能到我魏国,寡人愿将司马一职予先生,希望先生能够答应。”
范增下拜道:“臣感激大王的知遇之恩,臣愿效犬马之劳。”
魏无忌示意一旁的寺人,寺人心领神会高声道:“退朝!”
…………
书房内
魏无忌恭敬的请范增坐在首席,魏无忌与之对坐,如同学生求问老师一样,恭敬地端坐一旁。
其左侧是庞煖、芒卯两人,其右侧是侯赢、唐雎、荀子三人。
魏无忌询问道:“范增先生,请您能够详细的为寡人分析一下这天下的形势吗?”
范增笑着说道:“现如今这天下中最强大的国家乃是秦国,第二则是楚国,第三则是赵国,这第四就是魏国和齐国,韩、燕最末,秦国之强在于耕战,楚国之强在于土豪广阔,赵之强在于兵将,魏之强在于占据中原沃土,齐之强在于鱼盐之利,韩、燕不足为惧。但是秦国、楚国、赵国、魏国和齐国都各有缺点,秦国缺的是吞并天下之势,赵国缺的是粮草,楚国缺的是国君之权,魏国缺的是将才,齐国缺的是雄心。”
范增继续说道:“魏国要想重新回到文侯霸业就必须要补缺将才这个空缺,因此臣认为应该广纳天下贤才,臣得知燕人有一将才,名乐间,此人乃是乐毅之才,虽才不如乐毅,但也是燕之良将,臣得知乐间在燕不得重用,大王可用珍宝予乐间,乐间必到魏国!”
“嗯,先生说的没错,魏国确实很缺将才,但是乐间一人,我魏国恐怕不够用啊。”
“大王,臣再举荐一人,此人名杨端和,与臣有几面之交,此人现在正在秦国担任校尉一职,有抱负,但目前在秦国没有人赏识他,大王可以用高官厚禄使人来魏,此人功利心厚,肯定愿意到我魏国来的。”
“好!先生能够仔细说一说,我魏国该如何称霸天下吗?”魏无忌再次问道。
范增答道:“魏国现在有河南、河内、大宋、方与四郡,地方圆不过千里,虽灭卫伐齐得地不过五百里,与秦、楚、赵三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臣认为魏国要想强大应该先吞并鲁国,再吞陶郡!先占据中原再图河东故地。”
“臣有四步可使魏称霸天下,第一步,联楚分鲁,夺陶郡,以占据中原;第二步,合纵楚、韩、赵、燕,以五国之力伐秦,大王可以承诺将上党之地予韩,太原之地予赵,鄢郢之地予楚,并答应助燕国伐齐,以齐地使燕听从,我魏国则只需占据河东、三川即可;第三步,伐秦过后,为保我魏国后方安全,可以联楚、赵、燕分齐,这样我魏国后方无忧矣!第四步,联韩制楚,楚强则必北上中原,因此大王灭齐后就立刻联合韩国伐楚!四步过后,魏必独霸天下!”
“先生说得有道理,但楚、赵、秦三国谋臣也不少,秦人善诡诈,楚人虽性情善但也不是易于之辈,赵人其国君有雄心,恐怕不会太容易成功。”魏无忌担心道。
范增笑道:“此策核心在于三晋,只要赵、韩两国与我国保持联合状态,至于楚、齐、燕三国,不过是我魏国利用的工具罢了。大王,魏国首要的敌人是秦国,其次为齐,再次为楚,因此大王只需把握住赵、韩两国,并与楚联姻,齐国现在推行的国策是孤立政策,既不得罪秦国,也不得罪其他国家,因此齐国只是我魏国未来的一块肥肉罢了,楚王恨秦,所以现在的天下大势就是御秦!”
“好!听先生之言寡人甚是欣慰,现在魏国已经进行了改革,三晋也重新回归一心,现在就按照先生的第一步,联楚分鲁,进攻陶邑是吗?”
“正是,臣愿意亲自前往祖国与楚国商量共同分鲁之意!”
“好!那就拜托先生了。”
“大王,臣以为现在应该派遣一位能说会道之人前往秦国劝说杨端和到我魏国来,这样我魏国就没必要害怕秦国的兵锋了!”
“好!寡人同意了!”
…………
杨府
杨端和正读着《六韬》,一旁的儿子杨熊则蹲在一旁摆弄着手上的木棍,看了一会,心略伤感,为秦征战已有数年,结果直到现在还没有被国君赏识,想着自己祖先之前的丰功伟绩,又想着自己现在还处于底层状态,心中不免的有丝丝的忧伤。
杨端和也懒得再看书了,起身叹息,为何王龁那个家伙一出道就被白起所赏识,为什么他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校尉!
“主人,外面有个客商找您,他说有封故友的信要给您。”
“请他进来吧。”
杨端和侧卧在榻上,一位身穿锦绣绸缎的商人模样笑嘻嘻的走了进来,恭敬的拱手道:“在下白莒,见过校尉。这是范增先生叫我给您的信。”
是他!杨端和一手接过,打开看了一遍,瞬间手不自觉的颤抖起来,竹简也掉在了地上。
白莒继续笑着说道:“杨校尉,这是范增先生的意思,特意献给校尉的礼物,还请校尉能够收下,我家主人说非常仰慕校尉才华,希望校尉能够到我魏国。”
杨端和心中已经是万马奔腾,将军一职!将军一职!这是要砍多少个人头才能得到的啊!现在这个机会要不要把握?可是我是秦国人?但是国君不仁……
白莒看杨端和心中已有波澜,笑道:“校尉可知张仪、范雎乎?”
“知道!”
“张仪、范雎乃魏人,因国君不仁而逃入秦国而封侯拜相,现在秦国上下无一人赏识校尉,现如今封侯拜相已经到了眼前,为何校尉不抓住此次机会呢?”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如寇仇。现如今秦王杀白起弃范雎,已经属于不仁不义之人,为何校尉还要待在秦国呢?”白莒继续劝道。
杨端和低头不语,白莒看出杨端和的心思了,笑着劝道:“校尉,人活着不就是想着名留青史封侯拜相吗?难道校尉还想着一直碌碌无为,泯然众人矣?”
“不想!我想封侯拜相!”
“我去!”
…………
“丞相大人,大王请您人宫议事。”
“我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