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初游赤壁
王朝云年龄越发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若是一直在苏家,未免耽误了终身大事。王朝云对苏轼很是崇拜,而且苏轼也喜欢朝云的聪明伶俐。王闰之有意让苏轼纳朝云为妾。
一天,王闰之和王朝云说道:你跟着我们受苦了。朝云说道:我在杭州连个家都没有,到处流浪,幸亏是苏大人和夫人收留我,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虽然目前日子清贫些,但是我感觉很是幸福,何苦之有?
王夫人说道:你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女人好的时光就那么几年,不能耽误了你的青春,想给你找个人家,你看如何。
朝云说道:夫人,你是嫌我连累了你们吗?我知道现在家里面日子过的紧巴。若是嫌弃我,养活不起我,我就离开。若不是,我愿意一生伺候苏大人和夫人,和你们同甘共苦。
王闰之大概猜出了朝云的心思。王闰之改日征求苏轼意见:朝云到了谈婚论嫁年纪。我征求她意见,她不愿意离开我们。而且我一个人照顾家实在是有些辛苦,不知纳朝云为妾夫君愿意吗?
苏轼不语,朝云也不语,不语就是同意了。虽然条件很是简陋,苏轼和朝云仍然在七夕节这天办了简单的仪式。当天晚上,苏轼和朝云登上了临皋亭附近的朝天门城楼,看天上一弯新月,苏轼写下了《菩萨蛮·七夕》: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晓来疏雨零。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苏轼在词中感叹人间的日子度日如年,非常难过。还不如牛郎织女,虽然一年只能见一次,但是与天地一样不会老去。
一个月之后,苏轼的乳母病逝于临皋亭。临皋亭的条件毕竟是太艰苦了,酷暑闷热,加之水土不服,年过七十的老人怎么能够受得了?苏轼的乳母名叫任采莲,也是眉山人,追随苏轼的母亲程氏嫁到苏家,在苏家生活了足足三十五年。任氏看护过苏轼、苏辙和苏轼的姐姐苏八娘,后又看护苏轼的儿子苏迈、苏迨、苏过,苏轼在哪里做官,任氏就跟到哪里去,已经成为苏家的一员。苏轼对任氏有着深厚的感情,感叹道:虽然任氏不是我的亲生母亲,但是和亲生母亲一样。因为生养是和血缘没有关系的。苏轼在一封信中写道“但初到此,丧一老乳母,七十二矣,悼念久之,近亦不复置怀”。
苏轼将乳母葬在黄冈县的北边,万分悲痛之下,苏轼为乳母写下了墓志铭《乳母任氏墓志铭》,其中写道“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也。死有以葬之,不必其里也。我祭其从与享之,其魂气无不之也”。
苏轼一生一共写了七篇墓志铭,而且轻易不写墓志铭。能够为乳母写墓志铭,足见与乳母感情之深厚。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出,苏轼对待佣人的态度和感情。
此时的苏轼对于能否再次回到朝廷,还存有一丝希望。这从苏轼仍然把一家安顿在一个临时的住所,而没有去寻找其他固定居所可以感觉到。
住进临皋亭之后,有了家人的陪伴,白天望江水,晚上赏月亮,出门吹江风。这对于本质是诗人的苏轼来说,真是快意至极。虽然家人到来后,去江南不那么频繁,但是有时会想起其在江南的朋友,他给杜道源写信“京酒一壶送上,孟坚近晚,必更佳。轼上道源兄。十四日”。意思是这里有京城的特产酒一壶,送给你品尝下,我大侄子(杜孟坚)近来想必挺好吧?有时候写信邀请朋友来做客“道源无事,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有少事须至面白。孟坚必已好安也。轼上,恕草草”。
苏轼在吃喝交游用度上从来不算计钱财,之前薪水所剩不多,但是短期之内不需要为生活所担心。有住所,晚上能休息,无论是否是自己的,有吃的,无论有没有山珍海味,能填饱肚子就行,有家人在身边,苏轼已经很满足了。
苏轼现在有了充足的空闲时间。
他可以探索黄州的山水,沉淀自己,借着黄州山水,将自己在文学上的天赋发挥到极致,这是历史赋予苏轼的重大使命。苏轼丢去官职,失去了在仕途中发光发热的机会,这对于大宋官场来说是一件小事。因为官场中的公务,任何一个中了举的读书人都可以来处理。所以苏轼走了,对于大宋官场毫无影响,只是少了一位敢于替百姓正言的官员而已,这种官员,对于当时的宋朝朝廷,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这对于中国文化史和塑造引导读书人的精神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此时的苏轼和刚刚走入仕途的苏轼不一样了,与没经历过大灾大难的苏轼也不一样。苏轼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宦海沉浮,历经生死,再加上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惊人的文学天赋,历经磨砺仍然饱含的热情,注定是要用自己的笔墨照亮中国文化的天空的。
苏轼自觉地、无意识地开始了他的探索。这种探索从最初的寻常巷陌、自然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深入到了历史古迹——最起码苏轼把此当作古迹。
公元一零八零年的八月,苏轼搬入临皋亭两个月。两个月期间,经常会到一处悬崖峭壁前,这块峭壁距离临皋亭百步,与别处颜色不同,红色的如同火烧一般,在别人看来在寻常不过,却引起了苏轼的好奇。
苏轼知道三国的中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那段历史。苏轼并不确定,此赤壁是不是彼赤壁。但是愿意发挥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这块赤壁和那块赤壁联系起来。
为了核实这块赤壁的真实身份,苏轼不厌其烦地问江边的渔翁,过往的老人,土著的居民。令苏轼惊喜的是,有的人说道:这里就是周瑜击败曹操的地方,这就是当年的赤壁,这红红的颜色就是火烧之后的痕迹。有了这个线索就好了,哪怕只有一个人说也足以。更加点燃了苏轼探索赤壁的热情。
风平浪静的时候,苏轼便独自乘坐小船来赤壁探索:“遇风浪静,辄乘小舟至其下,舍舟登岸,入徐公洞”。弃舟登岸,见到一处洞,苏轼走进去,才发现,这并非洞穴,只是两处山交界处,显得比较深邃而已。岸边有很多温润晶莹、纹理细腻可爱的石头。经过一段时间的游玩,苏轼饶有兴趣的写下了第一篇有关于赤壁的文章《赤壁记》。
转眼又到了中秋节,苏轼亲自下厨烹饪,利用极其有限的条件,精心准备了一桌中秋家宴,家贫没有酒,徐太守和朱太守送来了官酒。酒后苏轼步行出临皋亭,在回廊中漫步。
苏轼想到了去年的中秋节,当时还在御史台大狱中关押,每天面对着审讯凌辱,弟弟在外为自己奔走呼号,家人在京城日日盼望着自己能平安出狱,自己在监狱中不得天日。苏轼又想起在徐州的中秋节。那是公元一零七七年的中秋节,那时候难得与弟弟苏辙在彭城云龙山下共同赏月过中秋。苏轼不禁吟咏当时所写的诗词:
幕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此诗歌一语成谶,仿佛已经预测到今天将流落在黄州。
苏轼感觉到人生在世,实在是如同大江大河上的一叶扁舟,不知道要被江河漂流到什么地方,往事如梦幻一般。苏轼站在回廊中,秋夜慢慢变深,秋风吹着秋叶,发出萧瑟的声响。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就如同,酒卖的便宜了,还怕来沽酒的客人少,明月当空,往往被云所遮挡。中秋之夜,被贬谪黄州,我这孤独的心情谁能够理解呢?
众人只看到了我江边散步、赏花、聊天,但是谁能够看到我内心的彷徨和落寞?那是属于读书人的落寞,如果沉沦于黄州,那么我平生所学又有什么用呢?我来此已经将近一年,从冬到春、从春到夏、从夏又到秋,在这蹉跎的季节更迭中,朝廷也会把我忘记了吧?我的北归还有希望吗?苏轼写道: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中秋一过,展眼之间,快到重阳佳节。一天,苏轼正在临皋亭中教苏过、苏迨练习书法。有差人来送上一份请柬,苏轼打开,原来是黄州新任太守徐君猷发来的邀请函,新任太守徐君猷摆宴涵辉楼,邀请苏轼参加。
重阳节当天,风清气朗。
苏轼登上涵辉楼。安国寺继连和尚、太守徐君猷已经在楼中。楼中门窗大开,中放三个茶几,每个茶几上摆放一壶酒,两盘果品,两盘菜品。太守和继连见苏轼来了,起身迎接,互相告坐,开始饮酒。
酒中话语不涉及朝政,只是聊一些黄州风土人情、山川古迹。酒后苏轼登高远眺,夏日里的滔滔江水已经退去,但是水留下的痕迹还在。碧水在微风下波光粼粼,水中露出一两处沙洲。本来是登高抒怀,苏轼却在诗词中尽显人生如梦的心态。酒后苏轼填了一阕《南乡子》: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此时的苏轼,躯体虽然在黄州田园。精神却仍在田园和朝堂中徘徊。朝堂将他放弃在黄州,苏轼还不愿意放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