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维新志士的维新蓝图
概述: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时期的陕西
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丧权辱国《马关条约》的签订,割台湾、赔巨款的耻辱,震撼了中国朝野各种政治势力,中华民族危机强烈地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诚如梁启超所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蔡锷有同样的看法:“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
中华民族各种社会群体中首先觉醒的是知识分子群体。1895年4月,在京师参加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名聚集一起,冒着触犯法律的生命危险,公车上书,反对屈辱的《马关条约》,要求废约、拒和、迁都、再战,实施变法。上书虽然没有交到光绪皇帝之手,却通过人们相互传抄印刷,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公车上书”,开创了近代知识分子以群体力量参与政治活动的先河,也成为维新运动兴起的标志。
民族觉醒中形成的维新派,在全国各地展开各种活动,先后创立了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保浙会、保滇会、保川会等社会团体,联络人才;创办《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湘报》等报刊,刊发文章,鼓吹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机,振聋发聩;康有为等维新派还持续不断地上书光绪皇帝,陈述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和维新变法的紧迫性,求得光绪皇帝支持。最终,不甘做亡国之君的光绪皇帝、不满意现状的帝党与维新派结合起来,从而促发了戊戌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的核心地区在京津,在东南各省和两湖地区,地处西部的陕西虽然不在核心地区,然而维新变法运动的冲击波不仅仅波及该区域,而且还涌现出维新思想大师级的人物——与康有为并称的“南康北刘”的刘古愚。刘古愚的维新思想根基于关学的经世致用而别有特色,不仅仅影响了陕西一代知识分子,而且还与康有为维新派遥相呼应,相互激荡,促进戊戌维新运动的蓬勃发展。此外陕西籍的维新干将宋伯鲁、李岳瑞,不仅活跃于维新变法运动的全过程,“上奏定国是,废八股,劾奸党,言诸新政最多”,为变法的进行做出特别的贡献,还在北京组织发起“关西学会”,联络陕西、山西维新志士,为维新运动造势。正因为他们在维新运动中积极主动,表现突出,所以也成了顽固派的眼中钉。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时,不仅将其罢免,“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而且还被缉拿,被迫流亡海外。由此可见,维新运动时期的陕西,是涌现维新思想大家、维新运动健将的省份。陕西社会的新思想、新趋势、新变化,就是从戊戌维新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