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远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序 正道·笃诚·温情·质朴——郑振江诗作印象

岳令团

与郑振江老师相识于多年前。春暖花开的时节,一身戎装、气度不凡的他,宛如一棵劲松挺拔于风中,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和他都喜欢写诗,于是互加了微信,以便学习交流。

近年,我们在网络上有一些互动。郑老师经常把自己的新作发给我欣赏,我也把自己的诗文发给他雅正。其间,感知他才思俊逸,诗文极佳,为人低调谦和,这些都让我铭感于心。

从朋友那里,我也得知了一些郑老师诗歌创作的情况: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诗歌创作,抒发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挚爱之心,呼唤人们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写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叙事诗、抒情诗,在《诗刊》《解放军报》等诸多报刊发表作品,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荣誉,出版《岁月流淌的歌》等诗歌作品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的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无私无畏的品质,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近日郑老师告知我:他的第三部诗集《思与远方》准备付梓,想请我作序。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彼此认识多年,又是喜欢文学的同道中人,再加上对郑老师人品与文品的敬重,我只有不揣浅陋,冒昧命笔了。

郑老师给我发来了他的诗集《思与远方》的样稿。这部厚重的《思与远方》,是诗人激情的释放,也是心泉的流淌,生活的喜悦与闲适、悲怨与困惑尽显其间。生活中不仅可享受微风细雨的滋润,也会遭遇暴雨狂风的袭击,而诗人安静而祥和,睿智而仁爱。放下得失就是雅士,宠辱不惊才是高人。在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里,他这种创作状态才是最好的,才能写出精品力作来。

“思与远方”这个书名,很容易让人想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人在诗意中栖居,诗歌则是他在生活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富于精神内蕴的艺术表现。以“诗”写“思”,更让人眼睛为之一亮。英国诗人叶芝说,写诗是“身体在思想”,也就是说写诗要重视事物的形象问题,把头脑的思维与身体触觉结合起来,避免单一的头脑思维。作为诗人,视野一定要广泛,诗歌要有相当的思想性,作品要有情怀、有温度、有筋骨。

诗是一种心灵性、情感性很强的文学品种,家国情怀从来是评价中国诗歌的标准。优秀的诗必须拥抱时代、拥抱祖国。郑老师的这本诗集,红色抒情诗是最耀眼的篇章,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啊!军装》《九月的记忆》《红船启航》《回望来路》等作品,都以色彩斑斓的诗句,浓墨重彩地描绘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渲染出凝重壮观的气氛,读来使人荡气回肠,从而激发出对祖国无限的热爱之情。作为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英雄,作为为党的事业贡献出毕生心血的老党员,郑老师的红色诗篇有豪情壮志的发问,有侠肝义胆的气魄,有不畏前路艰险的乐观,有豪爽仗义的洒脱……他把这一切都融入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品读这些红色诗歌,在诗歌中重温党史、军史,将先辈的精神铭记于心,将未来的重担背负于肩,前路虽然还是雄关漫道,但共产党人无惧艰险。

铁凝同志说:“文学的最终目的,我想还是要带给世界一种体贴之情,或者是一种暖意。写温暖是不容易的,写温暖也需要你有犀利的眼光和大的悲悯,不是说让你放弃对现实的批判精神。”郑老师的诗充满了人性之爱和大美的人性之光。文学即是人学,他的诗歌充满了亮色与温暖,从而让你惊叹诗的魅力。“燕子低飞让你瞧她笔挺的礼服/喜鹊登枝让你分享春的喜悦”“月光银鳞 太阳金甲/万物升腾 情满仲夏/在雨水下落的那一刻/青春正拔节”(《香飘四季——军校校园写真》);“盘弓揽月,流光溢彩/若彩练在群山中起舞/清新的空气和丹桂的芬芳/沁人心脾/醉了我和同行的姑娘”(《多梦的山河——林州行手记》)。这些诗,无论是对大学校园四季的赞美,还是对林州山河形象的描绘,皆挥洒得淋漓尽致,从而让人身临其境,感到何其骄傲和自豪!幸福感、自豪感还来自郑老师的豁达和乐观:“遇事明事理/信仰加执着/做人须低调/得意莫嘚瑟”(《快乐节拍(一)》);“莫自悲,越山河/识大体,勿忘我/会当击水三千里/坐地遥看九天河!”(《快乐节拍(二)》)。郑老师是性情中人,豁达明朗,用感恩的心歌颂一切真善美:“历尽千帆/终会发现缺憾才是生活的底色/一个人的命运/依他过去和现在的行为决定/不抱怨 不退缩 不忘本/才能活得热气腾腾”(《人啊人!(三)》)这些诗句,看似诗人的心灵絮语,实则有人性的光,有灵魂的热,有智慧的风和生命的活力。纵然世界无数次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看淡世事沧桑变迁,内心永远安然无恙。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诗人为其披上了多姿多彩的霞衣。郑老师,一位戎马一生、铮铮铁骨的汉子,爱亦给予了他更多的灵感,在他的笔尖汩汩流淌,化成了温情、浪漫的旷世奇情。让我们随着郑老师的诗吟,进入他的《四季赋·春花》一诗中:“晴儿,那年春日/长发飘飘的你/去了武汉/于是有了《春天里》三部曲/多情的春天,成为了你//你那悄悄裹起的长发/满脸的压痕/明亮的眼睛”,伴随着这些诗句,一个叫“晴儿”的女子在我们眼前缤纷起来,她长发飘飘,明亮的眼睛,一如纷纷扬扬的音符随着阳光飞动。她去了武汉,悄悄裹起了长发,满脸压痕,那她肯定是医护人员了!带着疑问,让我们继续进入郑老师的《四季赋·夏种》:“晴儿,那年夏日/……/你在月光下轻歌曼舞/那长长的丝发飘飘洒洒/宛如用飘逸如水的柔情/写尽热烈浪漫的夏季”,哦,晴儿还能歌善舞,诗人的《春天里三部曲》《紫竹庄园的夏日》……都是因晴儿而成。晴儿的形象在我们眼前越来越灵动了,“那长长的丝发飘飘洒洒/宛如用飘逸如水的柔情”,试想这么美的姑娘,谁能不爱呢?接下来诗人又写了《四季赋·秋收》:“晴儿,那年秋日/……/你如诗的长发在镜泊湖畔踏歌起舞/荡去身心尘埃/阅尽人间秋色/丰收的甜蜜和幸福/荡漾在北大荒的秋季”,伴随着诗句,我们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北国的镜泊湖畔,长发如瀑的晴儿踏歌起舞,不,应该是伴随着诗人的歌声踏歌起舞……这种透底、韵味、明朗与轻灵的诗句,使诗歌更加真切入骨,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读下去。接下来的《四季赋·冬藏》里,诗人却在最后笔锋一转,这样写道:“晴儿,你是花开四季美的化身/你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牡丹仙子/你是我四季恋歌中写给远方的诗/……//晴儿,你早就花开在我心里/千年的伊洛神话、温润婉约的现代之声/你听到了吗”,哦,原来晴儿是美的化身,是牡丹仙子,是写给远方的诗。诗歌最后的独白和反问,独具一格,别具真诚、率直的淳朴美,使诗歌进入特定境界和高度,达到整体趋于完美。

因为爱,诗人不眠,牵挂远方的她,不知不觉中把月亮写在文字里,把冰冷的冬天变成了花开芬芳的春天。诗人多情,首先因为其真正懂得感情,然后把这些珍贵的感情在诗歌中加以升华。因此就有了诗人的“不期而遇的美丽/相识在梅花盛开的冬季/窈窕的身影/沾满了我爱的诗句/从那时起/因梅相悦成就了爱情/你是我爱的唯一”(《冬望三部曲·吟梅》);“你想去游山/我好想牵着你的小手去远方/我是那山上的/一棵树/一片无名的花/哄你戴着花环”(《夏至三部曲·盛夏》)。这种对爱情的迷恋、坚贞,既充满了柔情蜜意,又诗情起伏,动人心弦。诗人以生命的热血谱写文字,以自身的爱情见证和对爱的投入渗透作品,读者目光所及,催人泪花……

郑老师追求内在的本质,追求意境、语境和音韵之美,读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语境是母语的黄金,意境是若即若离的美感,音韵是锦上添花的曼妙。诗歌讲究语言的个性,诗宜朴不宜巧。巧,乃大朴之巧。“爱画的尽情画/爱唱的放声吼/爱玩的尽兴玩/爱跳的使劲扭/夕阳路上抖精神/天天快乐向前走/把酒言欢红霞飞”(《过年好·乐年》);又如:“山很高/道写在天下/一端牵着太阳/一端系着月亮/弯弯绕绕/四通八达”(《远方的丹霞·那山》),这些诗都是意境、语境和音韵的完美结合。思想性和艺术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美韵支撑,诗也将会失去色彩。这也许和郑老师的音乐天赋有关,他的歌声具有专业水平,一位伴着歌韵而笑度晨昏的人,其诗自然也伴着动听的音符,吟之足以使人在清韵连绵、抑扬顿挫中陶醉。

“读他的诗,你看不出他的刻意雕琢,却能感受到他挟带着生活给他的冲动,让诗句如奔腾之水一泻千里。”(周大新语)是啊!郑老师的这些诗,叙事和抒情交融,意象丰满,粗犷而不失柔婉,自然流畅而又豪放大气,于情景交融之间营造出雅致的氛围,千回百转如山涧清泉,绕过万水千山不息奔流赴海,余味隽永。这些诗,正是对诗歌艺术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思想认知升华,是诗人灵魂的歌唱,品之如丝丝细雨、涓涓溪流滋润心田,让人顿时心旷神怡,生活中的一切烦恼随之烟消云散。这些诗,写出了对生活的种种感悟,从中可以感悟生活的一切、一切的生活,折射出诗人对自我、世界以及两者关系的理解,让人读后获得深思与启迪。

郑老师的诗题材广泛,涉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许多上乘之作;郑老师的诗在写作手法不拘一格,雅俗共赏,紧随时代,有很强的可读性;郑老师在诗的意境创造上追求出新,不少作品读后令人为之一振……这些都是功夫。这种功夫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长期的内外兼修,实属不易。

巴金在给曹禺的信中说:“我记得屠格涅夫患病垂危,在病榻上写信给托尔斯泰,求他不要丢开文学创作,希望他继续写小说……多给后人留一点东西,把你心灵中的宝贝全交出来……”我想说:郑老师,您继续努力地写下去吧,凭着您对诗歌的执着与迷恋,以及您的天资与勤奋,您一定能把更多优美的、高境界的诗歌奉献出来……

(岳令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