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翻到能透光的那一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后来,我大抵是已然忘了怎么折帆船了

第六节

后来,我大抵是已然忘了怎么折帆船了

(一)

小时候的我可厉害了,只要给我一张纸,我可以把它“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水果,也可以是船只。

我也不知自己是怎么学会的,好像在记忆里也并没有说是特别的去学它,似乎跟着小伙伴们一起折个一两次就会了。然后再一口气折出许多,接着就用一条细细的毛线把它们串起来。

那时的美术课,老师会给我们发五颜六色的卡纸,但那时的我偏偏就对折纸提不起一丝兴趣,所以卡纸到我手里一般都是被画上了各式各样的图案。然后,我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我们班上交最“特别”作业的学生。好在那时的老师崇尚“开放式”教育,并没有怎么批评我,而是说,我画可以,但得交两份作业。

后来,上了六年级,绘画课和音乐课就渐渐从课表上消隐了,说是升学任务重,也是,谁让升学考试都不考这两样呢。再后来,时光匆匆,一晃几年过去了,一只脚已经迈入了“社会大学”的大门,后脚跟也依依不舍的从大学校园走出后,一切,都没有按照自己预想的发展,也是在那一刻切身体会到了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骨感。再再后来,理想还在那里,生活也依然在“自顾自”的前行着,只是,现在学会了慢慢来,相信了只要自己一直在路上,就不怕没有到不了顶点的那一天。至少这个信念,现在还在。

我总是在找不到方向时,就很容易去回忆起曾经在校园里的时光,或许那时,不会想到自己的现在是如此的举步维艰吧。好像从学校毕业之后,就突然有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毫无掩饰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好像也还没学会怎样与它交流时,就已经被推到了它的面前。

待自己回过神,桌上已经摆满了用卡纸折好的五颜六色的帆船,只是这次少了那张“东南西北”。

不知是压在哪个桌角下面,还是哪摞书里,但肯定的是,一时半会应该是找不出了。

(二)

记得上次回学校的时候,还是上次。

这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废话文学”,而是真真切切的记不起回去的准确时间了。好像毕业之后,这个曾经给予我们最初始力量的摇篮就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我们在那里度过的时光,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渐渐都变成了回忆。

好像工作久了,就越想回到曾经那段现在想来无忧无虑的时光。那时担心的只是明天的抽背,后天的测验,或是下周的家长会。可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也可以算得上是“天大”的事情。

自知时间是一往无前的,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些回忆和经历才显得弥足珍贵。不管是背不出古文的“窘迫”,还是偶尔测验的一次小进步。我们的青春,一直都是这样夹杂着失落与喜悦,一直这样懵懵懂懂的,跌跌撞撞的向前走着。

那时的害怕,或许是对前路的未知,现在的害怕,依旧是对未来的担忧。正是因为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一切都是那么值得期待,也值得我们为之努力,为之去搏一把。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你是最勇敢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藏着惊喜的盲盒,一直都是这么令人着迷和痴迷。特别是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结果时,这个难道还不够吸引力吗?

回到学校,感觉一切都没有变,微风还是那么的温柔,树叶还是那么的茂盛,蝉鸣还是那么的悦耳,宣誓声也还是那么的掷地有声。这里的一切,似乎真的还是跟从前一样,就像我们一直都在这里一般。只是实验室门前的两棵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只是,现在的自己,感觉微风比那时还要再温柔一些,树叶茂盛的感觉快要从树干里溢出来一般。

再接下去,就连突然响起的上课铃声都变得悦耳起来。我想,我准是“疯”了。

(三)

一场暴雨,打破了这场寂静的考试。

外面急促的雨声伴随着教室里急速的笔声,似乎还有些应景。

还有半个小时交卷,而我才开始写作文的开头,是的,我还不慌不忙写了个草稿。还有二十分的时候,我才慢慢悠悠的往试卷上誊抄。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前面字迹工整,后面“潦草不堪”。这并不是什么新型的形式主义,而是我把时间多看了半个小时而造成的后果。我的作文,也自然成了结束的“戛然而止”的“升华”体。就是前戏还未铺垫完成,最精彩的部分就已经暴露了百分之八九十了,也就是说前面是“土路”,后面是“柏油路”。在办公室给老师解释了半个小时,终于相信了我不是“文学裁缝”。而这样的解决方式是我重新写一篇,计时半小时。为什么有这个特权,因为我是语文课代表。

这一连串的叙述下来,好像这件事是昨天才发生的,细节记录的如此清晰。其实不然,这是我初中时候的事情。而此刻的我,已经大学毕业工作快四年了。那为什么突然写这么一段,其实这一段就像我那时的生活,每一天都“莫名其妙”,每一段都“毫无关联”。但就是这样串起了那段无可复制的时光。

我现在自然是忘记了怎么折帆船了,但千纸鹤的折法还能想起一二,那这是谦虚的说,其实我完全会,除了千纸鹤,我现在还会折星星。

我想,帆船的折法,今晚一定能想起来。可以先找一张纸试着折一折,说不定,折两下就想起来了。先不说了,我得去找卡纸了,这一节,要不就先这样“结束”吧,虽然读下来感觉有些“奇奇怪怪”。

或许,这就是当时自己对时光的一种理解吧——既有些“杂乱无章”,但始终有一点莫名的情绪在里面。

(四)

并不是很宽敞的桌案上,边缘上放置着一个并不是很大的玻璃罐,里面装了不到三分之一的纸折的星星。

桌案下面几个纸袋子里还余下了很多待变成星星的卡纸,已经很久没有开封了。但,我还能看见里面在闪着微弱的光亮,尽管是真的很微弱,很微弱,但那也是几十张星星纸汇聚在一起才会有的光亮。

我并不是很清楚,装满这个并不是很大的玻璃罐,还需要折多少个星星,还需要多少个夜晚。但我想,装满它的那一天,窗外的天气一定会很好。是的,天气一定会很好。因为这是它旁边的那只小帆船悄悄告诉我的。

在我突然想起折法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