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江南地区的地理完整性

我认为明清经济史上的江南地区,应包括明清的苏、松、常、镇、应天(江宁)、杭、嘉、湖八府及由苏州府划出的太仓州。这一地区亦称长江三角洲或太湖流域,总面积大约4.3万平方公里,在地理、水文、自然生态以及经济联系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整体,从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区。

这八府一州东临大海,北濒长江,南面是杭州湾和钱塘江,西面则是皖浙山地的边缘。这个地域范围,与凌介禧所说的太湖水系范围完全一致:“其南以浙江[钱塘江]为界,北以扬子江为界,西南天目绵亘广宣诸山为界,东界大海。”注27江海山峦,构成了一条天然的界线,把这八府一州与其毗邻的江北(即苏北)、皖南、浙南、浙东各地分开,这条界线内外的自然生态条件有明显差异。其内土地平衍而多河湖;其外则非是,或仅具其一而两者不能得兼。当然,正如任何一种划分方法都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划分方法所确定的自然地理界线也不可能绝对精确。例如宁、镇二府(特别是江宁府)在地平多水方面比其东南苏、松等府略差,但是如果和其西邻的皖南诸府相比,差别就更大,显然还是更接近其东邻的常州等府。因此把宁、镇二府与东南诸府划为一区,应更为合理。又如杭、湖二府西部多山,自然条件大不同于东部平原,但鉴于这两府人口和经济重心都在东部,西部山区在各方面都只是东部平原的附庸,因此我们也仍旧将其西部山区连同东部平原一同作为一个地区。至于上述界线之外的一些地方,如江北的扬州府及通、泰二州,杭州湾以南的甬、绍二府,在自然条件方面与界线以内的松、太或杭、嘉不无相似之处,因此有的学者把它们同界线以内八府一州同划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这样划分是有道理的,但是一则因有山海相隔,扬、通、泰、甬、绍等州府与苏、松等八府一州并不构成一个地域整体(扬、通、泰在地理上属于两淮平原,而甬、绍属于浙东山地);二则在古代人们心目中,扬、通、泰、甬、绍也与苏、松等八府一州所形成的地区有别,未被视为这个地区的一个部分。因此我们认为还是把范围限定于八府一州较为合理。

这八府一州在地理上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即同属一个水系——太湖水系,因而在自然与经济方面,内部联系极为紧密。

太湖水系,古有三江五湖之称。实际上,严格地说,应当是一河二溪三江五湖。一河,即江南运河,北起镇江,南抵杭州,纵贯江南平原中心地域,是京杭大运河的南段。二溪,即太湖水系的上流和水源,在西北是荆溪,西南是苕溪。荆溪水系各支流基本上都在宁、镇二府,只有部分支流源头在苏皖交界处。这些支流汇成的干流分别在常州府宜兴县大浦港、百渎口附近各港渎汇入太湖,是太湖主要水源之一。苕溪水系各支流也有一部分源于皖浙交界处,但其流域基本上在湖、杭二府。这些支流所汇成的干流,在湖州府德清县流入太湖,成为太湖的另一水源。此外,荆溪有一部分水(约占总流量的10%)经江南运河而汇入长江,而苕溪约30%的水经黄浦江等河流直接入海。总而言之,荆溪、苕溪两水系,把太湖西部的宁、镇、常、湖、杭五府,与东部苏、松、嘉三府联系了起来。三江,自古说法不一。东晋庾阐说是松江、娄江与东江注28,后代顾夷、张守节、蔡沈、黄震、金履祥、吴荃、王廷瑚等也持此说注29。但韦昭认为是松江、钱塘江与浦阳江,周程声称是吴淞江(即松江)、娄江与钱塘江,钱泳断言是扬子江、吴淞江与钱塘江,而庄有恭则说是吴淞江(即松江)、娄江与黄浦江注30。总而言之,除韦昭等少数人外,一般都认为三江是介于长江与钱塘江之间、位于太湖东面的入海河流。这些河流情况变化很大,到明代中叶以后,只有黄浦江成为太湖东部的主要河流和太湖水出海的主干。当然,中小河流仍然很多,形成著名的江南平原水网,把太湖以东苏、松、嘉三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至于五湖,历来解释也不一致,但多数人认为是太湖及其附近的几个较小湖泊,而王士性和袁学澜干脆就说五湖是太湖的别称注31。太湖上纳二溪之水,下通三江出海,形成了太湖水系的中心。太湖水系的主要河流,都是东西流向。但江南运河则纵贯南北,将东流各河连贯起来,使得江南水网更为完备。另外,应天(江宁)府的大部分地区本不属太湖水系,但通过人工开挖的胥溪,亦与江南水网相接注32

太湖水系的完整性,使得这八府一州在水利方面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翁澍描绘太湖地区地势说:“江宁、镇江、杭州、湖州,绕吴之南、西、北,为高壤;嘉兴、常州以次渐卑;至姑苏,太湖为至极。”注33也就是说,这些府在地理上都以太湖为中心。凌介禧在谈到太湖水系时说:“太湖实潴其中。浙[江]、扬[子江]之水倍高于内河,而西南及西北一带山水非太湖无由倾泄,则太湖之总汇分注,固七郡一大关键。假苏、松无杭、湖之来源,流恐立涸;杭、湖无苏、松之去委,水必横流。”注34顾炎武说得更为具体:“太湖……带苏、湖、常三府之境,东南之水皆归焉。其最大有二:一自宁国、建康等处以入溧阳,迤逦至长塘湖,并润州、金坛、延陵、丹阳诸水,会于宜兴以入;一自宣歙、天目诸山,下杭之临安、余杭,湖之安吉、武康、长兴以入,而皆由吴淞江之流入海。……北有百渎,纳建康、常、润数郡之水;南有渚溇,纳宣歙、临安、苕霅诸水;其东则入于三江。”注35姚舆则说:“太湖跨江浙三州十余县,为众水蓄泄之所。苏、松、太无杭、湖之来源则水易涸,常、嘉、湖无苏、松之去委则水四溢。此东南数郡所以共盈歉者也。”注36

因为这种紧密联系,所以一旦上游来水太多,或下游宣泄不畅,即要造成大范围的水灾。早在南朝初年,刘浚就说三吴一带,“地沃民阜,一岁称稔,则穰被京城;时或水潦,则数郡为灾”注37。关于其原因,当时的吴兴百姓姚峤已说得很明白,是因为“二吴、晋陵、义兴四郡〔大体上相当于明清苏、松、嘉、湖四府〕,同注太湖,而松江沪渎壅噎不利,故处处涌溢,浸渍成灾”。要根治之,不仅须疏通入海河道,更应以上游着手,“从武康苎溪开漕谷湖,直出海口一百余里,穿渠浛,必无阂滞。……四郡同患,非独吴兴,若此浛获通,列邦蒙益”注38。以后,明人顾士琏亦指出,“娄〔江〕之通塞,东南六郡之大利大害也”注39;清人王同祖则说:“三江〔指吴淞、黄浦、娄江〕通,则太湖诸水不为害,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皆安。”注40因此在明代,主要泄水干道吴淞江,成了“七郡之关键”注41。到了清代,慕天颜也说:“自三江湮塞,震泽泛滥,以田为壑,而苏、松、常诸州县及浙西三郡[杭、嘉、湖]受患日深。”注42但是,不仅下游水道壅塞,而且上游水利不修,太湖水系的大部分地区都要受患。唐末台蒙在荆溪上游的胥溪(在明代应天府高淳县境内)筑堰,“以节宣歙、金陵、九阳江之水,直趋太平州、芜湖”,使之不入荆溪,减轻太湖下游的洪水压力注43。北宋时堰废,“宣、歙、池、九阳之水不入芜湖,反东注震泽;下又有吴江岸之阻,而震泽之水,积而不泄”注44,又致下游经常水涝。明初因“水没吴中田禾”,再行筑坝,引水由太平、芜湖入长江注45。嗣后不断增修。道光二十九年坝决,苏、松、常、镇、嘉、湖诸府,立成巨浸,酿出百年来未有的大洪灾。注46一坝兴废,对八府一州中大部分地方竟然有如此巨大影响,说明这八府一州确实是一个由太湖水系紧密联系着的整体。

由于这种紧密的联系,凌介禧把太湖水系的杭、嘉、湖、苏、松、常、镇比作一个人身上的各个器官,而水流则“犹一身血脉贯通”,因此治水时须有整体观念,综合治之,否则“一有不治,则两省数郡均受其害”注47。张瀚也总结说:“谈水利于东南者,以太湖为最,即《禹贡》所称震泽,乃东南一巨浸。五堰居上游,三江在下游。昔五堰筑则上流有所止,三江导则下流有所归。其在于今则深有可虑者。经界久湮,堤防无备,当事者不以时蓄泄,是以霖雨连绵,则弥漫千里,吴越之间往往汇为巨壑矣。议者谓宜寻五堰旧基,更筑堤溧阳,则杀宣、歙、九阳之水以节其入;按三江故道,开百渎、宜兴至陡门、江阴,则通吴淞之水以宣其出。庶几水得所归,禾稼不致淹没矣。”注48后来的人也指出:治理江南水患,必须全盘统筹,上下游并举,方可奏效。例如曹胤儒说:“太湖上流,金坛、广德、乌程、归安、临安、余杭之间,并有坝堰,当以百计,各志可稽。盖使诸山之水潴而后泄。其潴也,可以救彼地之旱;其泄也,可以救彼地之潦。且视苏、松水势之大小而启闭之,计无便于此者。今俱废,其利害可睹矣。”注49刘汝璆则说:“浙西三郡水源,来自天目,余杭为上流,嘉、湖为咽喉,东至苏、松为尾闾。今余杭坝已修筑,是上流略治,而去路不驶。……湖州七十二溇港,皆委输于苏境,将欲筹浚下流,自必合江苏而并举。”注50由此可见,太湖水系所包含的各地,彼此联系非常紧密,确实形成了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性的地域,基本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八府一州。因此我们把这八府一州划为一个地区,确实符合上面提出的第一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