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现实
面对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解决方案,那么就不要浪费时间为其忧心忡忡了;如果一个问题有解决方案,那就更不用浪费时间担忧了。
话说,一位年轻的舰长首次指挥一艘巨大的军舰。一天晚上,大海波涛汹涌,军舰周围浓雾重重。舰长收到了一个发自舰桥的信号,说有一个奇怪的光源正以很高的速度径直接近军舰。舰长没有多做思考就下达了命令,发布一条消息:“继续你的航线将与我舰发生撞击,请马上向南调整航向20度。”很快舰长收到了一个针锋相对的回复:“请你马上向北修正航向20度。”这让他怒不可遏,双方之间来来回回又发送了几遍命令,每次舰长都要求对方改变航向,而每次对方也都针锋相对。最后,舰长情急之下发送信号称:“我最后一次警告你,这是一艘军舰,我们会将你击沉。”对方的回复速度也非常快:“我警告你,这是一座灯塔!”
在翻转思维中有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即有一些情况或者问题,是我们必须接受而无法改变的,本章就来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诸位可能发现本章在本书中的地位有些突兀,不过话又说回来,翻转思维不就是有关变化的吗?我们为什么要在我们无法对其产生影响的事物上花费时间?可惜在实践当中,我们往往针对一些无法改变的事物,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就好像堂吉诃德一样,我们经常试图让现实符合自己的愿望。只要我们一直试图做到这一点,只要我们一直把精力集中在试图改变不可改变的事情上,我们就会把本可以改变的事物搁置一边,从而丧失改变的机会。因此抵抗经常使得事情保持现状,而接受现实往往带来改变,这确实是一条悖论。用心理学家杰弗里·维因伯格(Jeffrey Wijnberg)的话说,就是“接受现实是做出改变的最高形式”。
那么我们就从头开始,先学会接受。说到无法改变的事情,首先映入你脑海的是什么?也许天气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雨的时候,我们毫无办法,无法阻止雨点落下;还有死亡——死亡是无可避免的,我们必须接受它。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最终都要死去,事情就是这么简单。那么我们的心情呢?我们能够改变心情吗?跟自己说快乐起来,然后就真的快乐了,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回答很显然可以是“能”,也可以是“不能”。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影响自己的情绪,但是无法彻底控制情绪。那么人际关系或者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呢?我们如何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哪些又是无法改变的?
如果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世界,也包括我们自己,就会发现,生命中有五件事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这一点最早是由心理治疗师大卫·里秋(David Richo)在他所写的《我们不能改变的五件事》(The Five Things We Cannot Change)中指出的。如果我们一直在试图改变现实中的这些东西,就是在浪费精力。这么做就好像一只小狗正冲着不断拍打过来的海浪上蹿下跳,大声地吼叫。
1.事物会发生改变,并且走向终结
要勇于迈入第一扇打开的门,这一点绝对没错。不论我们经历的是什么,这件事到了某个时间点就将不复存在。对我们来说,一切珍贵的东西,我们的人际关系、配偶和孩子、大家族中的所有人、工作、健康的身体……所有这一切都会发生改变,并最终消逝。这一事实实际上是让人很难接受的。令人悲观的一面是,即使我们试图做出反抗,也很可能是徒劳的。可尽管如此,我们仍不顾一切地想留住一些东西。紧紧抓住曾经拥有的东西,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我们有的时候必须放手,别无他法。用《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一书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的话来说就是:“过去什么都没有发生;事情只发生在现在。”
不得不说这样一个判断也适用于未来。埃克哈特·托利再次指出,没有任何事情是发生在未来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当下”。要想进行翻转思维,首先就要开始学会接受此地以及此刻不断发生变化的特性。如果我们相信自己可以阻止变化的发生,或者是阻止事物的逝去,那不过是建在流沙上的一种幻觉。
这是不是一个让人感到无望的结论?乍一看似乎是的。如果我们回头细看就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极为正向的判断。持续不断变化的此时此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永不枯竭的灵感之源。只有当我们放弃尝试控制一切的念头,才能解锁这样的灵感。接受生之有涯这一现实不会限制我们,反而会解放我们的思想。
2.事物并非总是按计划发展的
下面再说一件也许大家都碰到过的恼人的事。你也许曾经租过度假屋,结果发现这个房子被重复出租给别家了,要不然就是你选的房间窗外是个院子而不是大海……
对于我们的生活,我们往往自以为能够完全掌控它。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幻觉经常是由某些事实所支撑的。按动某个开关,灯就会亮。你在线订购一样东西,快递也会被按时送到。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以这种近乎神奇的方式运行的,也就是说按部就班地进行的。我从小就有这样的印象。我的父亲是一个市场交易员,每天他都会在一个咖啡店买杯咖啡,但是有一天他收到的账单异乎寻常地贵。除了咖啡,账单上还有六杯柠檬汁的钱。他没有喝柠檬汁,但是我喜欢喝柠檬汁。那一天我正好跟他在一起。那么在没有跟他打招呼的情况下,我是如何点了六杯柠檬汁的?我早就注意到我父亲在点咖啡的时候总是举起手,挥动一下手指,就好像在写字板上签名一样。同时说出他的姓氏,冈斯特。进了咖啡店,我走到另外一张桌子旁坐下,而我的父亲则正全神贯注地读他的报纸,我就有样学样,像他那样冲服务员喊柠檬汁,然后报出我的姓冈斯特,之后,服务员连续六次给我端来了柠檬汁。我的世界完全是按部就班地运行的,当然也只有那一次是这样的。
我们结婚做出神圣的承诺,然后可能离婚,离婚一事恐怕不在计划之中。我们生下孩子,希望好好地抚育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后来也会跟孩子发生争吵,并且有可能变得疏远。这也并非计划之中的事情。我们创业,但有可能破产。生活中有不计其数的事没有按计划展开,面对这些事情,放手是最为关键的。大家要放弃这样一种想法,认为所有的事情都会按计划进行,或是认为我们的生活总能自行好转。有人说:你需要做的,只是强烈地渴望获得什么,或者说你必须打起精神,坚持不懈。我们经常用这样的方式互相打气,而且有时候这些建议也确实管用。但也有很多时候这么说不管用。有时候最好的策略并非坚持到底,而是该放手时就放手。
尤其在涉及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往往坚持这样的观念,即对方应当如何,而且我们总是试图改变我们的另一半。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John Gottman)是专门研究两性关系的专家,他发现有高达69%的两性关系冲突都是因某些无法改变的事情而产生的。他写道,要想获得成功的婚姻,一个关键点就是婚姻双方都必须认识到,自己的配偶在一些方面是永远无法做出改变的。在一段成功的婚姻中,男女双方都会全盘接受对方,包括对方的毛病。
3.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
没错,这一点很难让人接受。没有什么事情是公平的。为什么被辞退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同事呢?为什么你觉得自己既不迷人也不聪明,而你的妹妹却非常聪明、非常有魅力,而且还有着快乐的人格?为什么有的人作息不规律,却能长命百岁,而他的邻居一直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周去三次健身房,饮食以蔬菜为主,却在36岁那年外出度假时感染了未知病毒去世了?很难说生活是公平的。然而,若想跟生活中的不公平进行斗争,我们总是会失败。
追求公平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这本身没有什么错。前提是,这么做总是有可能产生某种影响。而这一点恰恰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无法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施加某种影响,那么对公平世界的执念很快就会变成某种阻碍。事实上,所谓的公平世界假说是一种非常具有阻碍性的信念。社会心理学家梅尔文·勒纳(Melvin Lerner)认为这是我们所犯的最突出的归因错误之一。我们倾向于相信,而且多多少少是有意识地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鉴于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相信自己是理性的、文明的、有能力的,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大可能遇上厄运。认为我们不管怎么样都有可能遭遇厄运这种想法会让我们心神不宁。我们更愿意相信一种幻觉,即“我命由我不由天”。
很多的童话故事也在宣扬这一点:好人总会获胜,正义将得到伸张,如小红帽战胜了大灰狼,白雪公主在被王子亲吻后终于醒了过来(至少在迪士尼的版本中是这样的),汉赛尔(Hansel)和格莱特(Gretel)逃脱了巫婆的魔爪[1]。
但是命运却往往会突然地、残忍地、邪恶地,而且是出乎意料地折磨我们。就像荷兰作家哈里·穆里施(Harry Mulisch)所想象的一群蚊子那样,他用这个意象来反映生活的随机性。人类就像一大群聚集在一起、正在空中飞行的蚊子,与世无争。可是突然间一只鸟飞过,随机地叼走了我们中的几只——这有何公平可言?
4.逃不开的痛苦
大家恐怕已经看出来了,我们必须接受的五件事的严肃性是递增的。谈及痛苦,我们对它进行翻转思维尤其困难。为什么?因为根据定义,痛苦会让我们感觉到它就是个问题,而不是机遇。
我们总是竭尽全力避免痛苦,如果这么做不奏效,我们就会想办法尽快消除它。这个过程经常涉及心理上的否定。你的一段感情结束了,不要纠缠,不要总是想着这件事。继续往前走;如你感觉工作太累,掏空了你的精神和体力,便相信你可以克服它,咬紧牙关,勇敢面对;如果你正为某个家庭成员的去世而哀伤,不妨坚强起来,不要让这件事打垮了你。
但是痛苦也是一种警告,比如一个孩子不小心碰到了热炉子被烫,他感觉到了疼痛,这种痛感会保护他。痛苦有时能够帮你躲过危险。比如在健身房锻炼的时候,身体的疼痛会迫使你听从它的警告,让你不要锻炼过度。试图抑制、忽视疼痛,不仅是无意义的,而且可能适得其反。疼痛是生命固有的一部分,我们不要尝试否认它的存在,也不要过度反抗它。如果我们能够仔细考虑一下,是否能够好好地利用它,也许会带来更好的结果。翻转思维能够在这方面帮到大家。
疼痛可以给我们带来某种洞察力,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并且能引领我们实现个人心态的转换。心理学家吉斯·詹森(Gijs Jansen)经研究发现,曾经经历过很多痛苦磨难的那些人,比起那些所经历的苦难少一些的人,往往会说他们的生活更幸福。对此,詹森的解释如下。
通过仔细调查,我们发现经历过很多磨难的人往往更善于好好地活下去。那些没有经历过太多磨难的人,往往更快地认输。那些经历过失败的人,往往能够更快地重燃希望,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具有一种习得的乐观精神。那些善于处理逆境的人,毫无疑问在过去就成功地做到过这一点。
当然了,有的时候某些痛苦似乎也没有什么高尚的目的。像是失去伴侣或者是自己的孩子,这些事恐怕是此类痛苦中最让人难过的例子。在这类事件中怎么可能会有什么有益的、有用的或者是令人产生积极改变的因素?这类事情往往让人崩溃。但即使对于这些事情,接受现实也还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帮助的。
5.人并不总是充满爱并且保持忠诚的
这可能是五个现实里面最难让人接受的一个。这种危险总是存在的,即别人并不总是对我们忠诚。他们可能嘴上说一套,实际上做的是另一套。这种事情发生在某些人身上,我们倒也不奇怪,但是万一这种事发生在跟你最亲近、你最心爱的人身上呢?比如说在你丈夫的葬礼上,有一个陌生女人出现了,她躲在树后,手里拿着个手帕抽抽搭搭地,然后悄悄走开。这种故事听上去太像编造的,但是这种事情在生活中的确会发生。如果这种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办?面对这五个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往往付出大量的精力尝试改变。
“我老公打鼾。”
好吧,你就用耳塞,或者是到另一个房间睡觉,或者是你也打。要为此感到高兴,而不是愤怒。因为只要他还在打鼾,他就还在呼吸。
“我的父亲从来不表扬我。”
好吧,这种事很糟糕,而且让人心里不舒服。这一辈子都过来了,你不挺好的吗?现在你可是个大男孩了。
“我的雇员都不怎么尊敬我。”
你还有雇员呢,他们对你还有态度,这简直太棒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周围的人拿手机打电话,都在大声嚷嚷,太吵了。”
至少你不用非得听电话那一边的谈话。
“我年纪越来越大了。”
我们不都是吗!
面对无法改变的事情心生抱怨,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老是这样,就会让人觉着你总是哼哼唧唧的。接受现实,则会让你的心灵收获安宁。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而且人们对这一点存在很大的误解,那就是接受现实并不等于“躺平”。接受现实有的时候会引发某种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你试图达到的。设想一下,你的配偶时常酗酒,你已经使用了所有的手段想让他戒酒。最终你意识到你必须接受这一现实:他喜欢喝两杯,他可能会永远这么喝下去。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跟他在一起,接受他爱饮酒所带来的痛苦;另一个就是收拾你的东西,离开他。[2]
这里比较矛盾的一个现象是:你越是想改变,就越会阻碍改变的发生;而接受不可改变的现实往往能引发改变。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形,我都希望哪一枚硬币会掉落下来。本书想告诉大家的一个洞见就是,有时是因为我们太想改变,希望能够解决问题,才导致问题持续存在的,有时这样会使得问题变得更加糟糕(大家往后读就会发现这一点)。如果我们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问题反而消失了。所以说接受现实就是实现翻转思维的基础。
这里面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学会区分哪些事情我们能对其施加影响,哪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雷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需要一种平静的力量,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我需要一种勇气,去改变我能够改变的事情;我需要智慧,去分辨这两种事情。”这是一种全新的洞见吗?并非如此。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只不过没有那么富于诗意。他是这么说的:人的幸福感和自由始于明确地认识到一个原则——有一些事情是在我们掌控之内的,有一些事情则超出我们的掌控。只有你能正视这一基本的原则,学会识别哪些是你能掌控的,哪些是你无法掌控的,你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同时做成某些事。我们必须放弃那种事情“应当如何”的执念,然后仔细观察事实的现状如何。只有如此,才能认识到未来它能有何变化。这一过程可以总结为从问题到现实,从现实到机遇,或者是从“是的,但是”变为“是的”,然后再从“是的”变为“是的,而且”。
畅销书作家拜伦·凯蒂(Byron Katie)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她在不断地抗拒现实,并且发现这消耗了她大量的精力,也让她变得非常不快乐。产生了这一见解之后,她动笔写了一系列超级畅销书,讨论自我发现。这些书对很多人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她是这样总结抗拒现实这一问题的:
“人们在提到我的时候经常说,我是那种跟风都能交朋友的女人。美国的巴斯托是沙漠中的一座城市,那里常年刮着大风,人人都不喜欢它。很多人就是因为无法忍受大风而搬离了这座城市。我之所以跟风——也就是跟现实交了朋友,是因为我发现我别无选择。我意识到要想抵抗风简直是疯了。在跟现实过不去时,我总是会输,而且百分之百地输。我怎么知道为什么会刮风呢?反正风就是在刮!”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惊喜。
你无法改变现实,你所能改变的就是如何利用现实。老话说得好,你要对付的不是手中的牌,而是你如何出牌。说到这里,我总是喜欢用下面这个故事阐明这一点。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少年犯。他先是小偷小摸,然后贩卖毒品,后来又持枪抢劫,待在监狱里的时间比在外面的时间还要多。这个人有两个儿子,虽然两个儿子都是同一对父母生养的,但他们俩的区别像黑夜和白昼那样分明。其中一个儿子简直就是父亲的翻版。他这一辈子也是不停地作奸犯科,多次遭到起诉,在监狱里度过了大部分的时间。另一个儿子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他结了婚,生了两个儿子,有着一份有些许乏味但令人尊敬的工作,从没有任何犯罪记录。那些研究所谓“天生”还是“后天因素”的研究者,希望探求我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生长环境决定的。他们分别问了这两个儿子下面的问题:你是怎么过上这种生活的?对于这个问题,两个儿子各自的回答惊人地相似:“有那么一个爹,你觉得我还能过成什么样呢?”
[1] 为格林童话中著名的故事之一,讲述了一对兄妹被继母抛弃在森林里,他们遇到了邪恶、愚蠢的巫婆,最终二人齐心协力,用智慧打败巫婆,走出了森林。——编者注
[2] 当然我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接受他的酗酒问题会自动地导致离开他。接受现实可能也意味着你要接受继续帮助他戒酒所要经历的痛苦。接受现实的方式有许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