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不过……
第115章不过……
一句话提醒了乐清祥!
在体制内工作,有一个定律叫“程序正义”,事情的对错放在一边,只要程序到了,基本不会有什么大的责任。
乐清祥发现了价格差异太大的问题,首先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至于能否解决?不是最重要的;但必须要找到解决的办法,或者解决不了的理由。
若是发现了问题,无动于衷;市领导问起来,你一问三不知,或者茫然无措,那么,你这个厂长的前途就堪忧了。
乐清祥思考了一阵,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点什么。
他说:“走!你跟我一起去穆厂长那里。”
李承舒本不想去,毕竟,他跟穆文秀俩还没有发生过任何冲突,还不想撕破脸;但乐清祥没有给他留余地。他只好跟着。
销售公司就设在原来的销售科里,在酒厂的大门口,有五间门面房。
其中三间门面房是接待大厅,有柜台。还有两间分别是接待室和正副科长的办公室。
电话号码0898-677777设在大厅的柜台内;穆雨珊正在那里接电话。
电话号码0898-699999设在科长办公室,穆文秀在那里接电话。
乐清祥和李承舒推门走进科长办公室。
穆文秀看到是乐清祥和李承舒副厂长来了,她将右手的电话转移到左手,用右手给两位厂长打个招呼,又指了指沙发,那意思是请坐。
然后,她继续跟客户谈代理销售的事。
三分钟之后,穆文秀刚刚将电话放下,她说:“乐厂长、李厂长,你俩……”
这时电话铃又响了。
穆文秀一脸的无奈,只好抓起电话,又跟客户谈。
就这样,一直接了半个小时的电话,这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穆文秀这才稍稍空闲一点。
她一脸的歉意说:“两位厂长,真不好意思!央视刚刚做广告,这两天是客户联系最密集的时候。你俩坐下,我去给你俩泡茶。”
乐清祥真的没有想到:一,年过半百的穆文秀对工作还这么认真,跟客户说话十分有耐心;二,这“南中国牌”、“海南牌”白酒这么旺销!恰恰是自己厂内生产的“天涯牌”白酒,客户不是太感兴趣。
他说:“泡茶就免了。你也很忙!我们这次来呢,主要是想跟你谈谈出厂价的问题。”
穆文秀正要回话,电话铃又响了。她不得不又去接电话。
三分钟之后,穆文秀挂了电话,搬着椅子坐在乐清祥和李承舒副厂长对面,说:“乐厂长、李厂长,出厂价是我们以前在合同中规定了的;新的酒水也在发酵池实验前签订了出厂价合同。不知道你俩今天来还要谈哪个品种酒水的出厂价?”
乐清祥十分尴尬,在当初谈合同时,金铭在强调要自立品牌时,就已经指出,只要效益好了,厂内就会有人打歪门邪道的主意。现在,自己成了这个“小人”。
不过,他既然来了,也不得不说:“穆厂长,过去我们是签订了出厂价合同;但现在,你们将酒卖到六块钱一瓶,而我们的出厂价只有七毛钱(不含酒瓶),你说,市政府若是追究起来,我如何解释?”
穆文秀经商几十年,再说,为了差价这事,她不知道思考了多久;因而,面对乐清祥的问题,她毫不慌乱。
她说:“乐厂长,当初的合同,市经委代表市政府签了字;政府要有诚信,酒厂要有信誉;这就是你应该的答复。”
乐清祥有点被噎住的感觉。不过,他毕竟从政多年,脸皮是足够厚的。
他说:“穆厂长,你也是酒厂的负责人之一;面对眼前的局面,就算是我不来找你,你也应该给厂里一个说法。”
穆文秀微微一笑,说:“要说法,很简单;按照合同办!原来酒厂里,销售人员累死累活,年销售量也就是一千万瓶;并且,年年都会有挤压;厂里年底发工资和补助,还用酒来抵。现在,销售公司承担了全部的销售,一分钱不拖欠;厂内又开始技改,产量要扩大十倍;乐厂长,我们都是搞经营的;这扩大的十倍产生的可是额外的利润啊!厂内的固定成本都已经摊销了。不用财务科核算,我也知道在技改项目投产后,厂里不仅会扭亏为盈,还盈利巨大;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说法?”
乐清祥张口结舌!
李承舒看到乐清祥的表现,再看看穆文秀理直气壮的气势,若是就这样离开了,他不甘心啊!
他说:“穆厂长,你仅仅是卖个酒,就挣那么多钱,你难道不心虚吗?”
穆文秀一直是微微笑着的。听到李承舒的话,她的脸色一下子就拉下来了。
她从抽屉里拿出两份合同和两张收据递给了乐清祥,然后正色道:“乐厂长,你搞经营也不少年了。过去,酒厂每年都要安排厂领导亲自去卖酒;求爹爹告奶奶,销售了多少酒?有些职工家里揭不开锅,还要将抵工资的酒拿回家;然后贱卖酒水养家糊口;难道你不知道这酒有多难卖吗?现在,我们经过巨大的投资、不懈的努力,销售刚刚有起色,就有人来质疑,要不,你们撕毁合同?我们合法经营、按章纳税,李厂长,你说我心虚什么?”
说最后一句话时,穆文秀是对着李承舒副厂长说的。
现场的火药味有点浓了。
这不是乐清祥的本意;一旦酒厂单方面撕毁合同,不要说市政府会不会追责,也不要说支付违约金,就算是退回金铭入股的资金,酒厂也根本做不到了。
他看到了销售公司跟央视签订的广告合同和收据,他十分惊讶;毕竟一千五百万元不是小数目。
他将合同和收据递给了李承舒,然后说:“穆厂长,李厂长不是这个意思;厂里的干部、职工知道了销售价格,议论纷纷,李副厂长也是为你着想,你刚来厂里不久,不能让你处于议论的中心。我俩都希望穆厂长从利润中拿出一点来,堵住众人的嘴,这样,大家都相安无事。”
穆文秀当然了解金铭跟李副厂长之间的“恩怨”。她性格是十分要强;她从不亏待别人,但也从不愿意吃闷亏。
她说:“乐厂长,我不是那种抹脸无情之人;但是,厂里有小人,我们不愿意出现得寸进尺的局面。若是合同今日修改一下,明日就会被要求修改。这是我最担心的!我们在央视投资这么大,还有其他综合投资;你刚才也听到了,这些打电话来的,都是我们原来的合作方;事前,我们不知道做了多少工作。这些付出,是我们不愿意多说的。你们所看到的只是表象;卖酒的利润也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多。并且,风险极大!”
看到乐清祥面露为难之色,穆文秀缓了一口气,说:“不过……”
~
《感谢老友“72188”投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