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娱:我的好妹妹遍布全世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争夺剧本的前兆

我喜欢漫游,也喜欢黄昏和黑夜交接的那一段时光。

——三毛,1979年《黄昏的故事》

……

上影厂,招待所。

编剧张化勋坐在走廊上,不停地抽着烟。

脑海中一直回荡着刚才看的电影《醉拳》,这是香港动作巨星成龙在去年上映的功夫片。

那种武打画面,那种动作张力,那种商业气息……全部让他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这电影没有在大陆放映,但是上影厂搞到了拷贝,然后在可容纳400人的放映厅放映,结果厅里齐满了上千人。

就连已经退休的大明星赵丹也带病前来观影,事后对这影电影也是爱得不行,冲边上的人说:“如果我还年轻个三十岁,我也要拍一部这样的电影。”

张化勋的心底也涌出了这么一个想法,我能不能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呢?

他生于1936年,在22岁的年纪就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毕业后就分配到了北影厂。

在这之后,他当了著名导演崔嵬的助手,参与了《小兵张嘎》、《风雨里程》等片的拍摄,虽然在业内有了一定的名气,但一直没有获得独力执导电影的机会。

他有一种莫明的预感,时代正在经历一场剧变,文艺界也将渐渐苏醒。

再不抓住机会,可能就要被时代给甩掉了。

在这之前,新中国的电影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武术片!

如果他能开这么一个先例,那绝对可以留名影史。

这个想法非常冒险,又极具诱惑力。

但是,这样一部武术片的剧本该怎么写呢?

又该写什么呢?

他一时没什么主意,于是想到了两个新认识的朋友。

他是在年初应上影厂之邀过来修改一个叫《这不是传说》的剧本,住进了上影厂的招待所。

后面这个剧本改名《白莲花》,在1980年上映了。

跟他一起住在招待所里的,还有另外几个编剧,其中有两人就是他这次新认识的朋友,他们是著名作家兼编剧鲁砚周和谌蓉。

鲁砚周是1928年生的老大哥,早在1954年就发表了第一篇作品,之后名作无数。

这时候也是被上影厂邀请过来改编他自己的小说《天云山传奇》。

另一个谌蓉是个女作家,是1935年生的,她正在创作的是小说《永远是春天》,一边写一边改成剧本,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梁左,一个叫梁天。

因为动荡年代刚过去,文艺界从去年才开始慢慢解禁,所以整个电影圈非常缺本子。

于是,不少电影厂都是直接把大大小小的作家“抓”进招待所,好吃好喝地招待,让他们不停地写本子、改本子!

心里的想法越来越躁动不已,他再也按耐不住,按灭了烟头,走去敲响了鲁大哥的房门。

“门没锁,进来就行。”

里面响起了鲁砚周的声音。

他推门而入,看到鲁砚周穿着大背心和大裤衩伏在书桌上,正在奋笔疾书。

“是小张啊,找我什么事啊?”鲁砚周抬眼看了看张化勋,笑着说道:“是不是写得烦闷了,找我聊聊天,解解乏?”

张化勋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是我有了一个想法,实在拿不定主意,所以想找你和谌姐姐商量一下。”

“那好说!”鲁砚周轻笑了一起,立即站了起来,冲门口高喊了一句:“谌容,上来一下,开个会!”

不多时,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缓步走了上来,没好气地说道:“鲁哥,你又要开什么会啊!”

“不是我要开。”鲁砚周指着张化勋笑着说道:“是小张,他说有点拿不定主意,来问问我们的意见。这不,正好开个会吧。”

鲁砚周是个会迷,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摆出开会的架势。

“你们屋里都是烟味儿,呆着太不舒服了。”谌蓉随口抱怨道。

“那就去食堂。”鲁砚周想了想,拍手道:“边吃边聊,大家也能放松一点。”

这年头男女大防还是比较严重的,他们三人如果在房间里,指不定会被人传什么闲话。

“这个好!”张化勋也有些饿了,“这顿我请。”

三人各自又回去洗漱了一番,换了一套比较正式的衣服,朝食堂走去。

“下午放的那部电影,你们有什么想法?”

到了食堂,点了三个菜之后,张化勋按耐不住,直接问道。

谌蓉说得很直接:“剧本其实有些松散,但是桥段却又浑然天成。打斗十分抓人眼球,精彩之极。难怪他是港岛的动作巨星,确实非同小可。”

“这就是商业电影!”鲁砚周微微摇着脑袋,回味着电影中的画面,“不讲什么大道理,也不用反思,讲得就是娱乐大众,所以大众自然会喜欢到骨子里。”

张化勋接着说道:“那你觉得我们这边能不能搞一部这样的电影?”

“啊?”谌蓉面露吃惊之色,她还真没想到这个可能性。

鲁砚周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他的目光却相当长远,思索之后才说道:“虽然文艺界刚松绑,但是经济要发展,精神文明也得跟上。国内的环境迟早会追求商业片,这是不可逆的潮流。”

“我的意见相对保守。”谌蓉回想过往的一些经历,轻声劝说道:“主要是我们跟港岛电影的差距太大了,人家发展了多少年,我们……就算真有人想拍这类电影,哪个厂会出资呢?”

“这个先不论!”张化勋摆了摆手,轻轻敲了敲桌子:“我觉得这个很有搞头,国内的电影其实已经有些僵化了,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电影想要发展,想要追上港岛甚至西方国家,那就必须另辟蹊径,我总结了,就是三个字:新、奇、怪。”

“不出新,没办法引人注目。

不出奇,没办法脱疑而出,

不出怪,没办法令人印象深刻!”

鲁砚周和谌蓉思考片刻,不由得对视一眼,都觉得张化勋这话说得挺对。

“那你有什么想法了吗?”鲁砚周问道。

“有倒是有。”张化勋缓缓说出来了自己的想法:“要出新那剧本的立意就要与众不同,我打算用寻宝做为引子。要出奇的话,最好的办法就那是用国内的大好河山,比如我老婆的老家乐山,有座大佛,就十分奇特。如果能围绕这座大佛,讲一个光怪又离奇的故事,绝对会受欢迎。”

“用名山大川来讲故事,这倒是个好法子。”谌蓉十分认同地点了点头。

下一秒,她忽然愣住了,倏地站了起来。

“怎么了?”张化勋和鲁砚周都吓了一跳。

“我想起来了,早上石主任让人送来了一批杂志。”谌容连忙解释起来:“是北影厂新出的《电影创作》,上面刊登的几个新剧本里,有两个十分符合你的想法!”

“是吗?”张化勋不由得一愣,他以为自己的想法是独一无二的呢。

“我去拿过来!”谌蓉饭也不吃了,急匆匆地跑回了房间,把还没捂热的《电影创作》拿了过来。

回到食堂,她把杂志翻到目录页,指着那两个剧本说道:“就是这两个。”

鲁砚周和张化勋把头凑过去一看,发现这两个剧本是《少林寺》和《木棉袈裟》,但是作者是同一个,叫黄文彬。

“黄文彬,这名字很陌生啊,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鲁砚周不由得摇了摇头。

谌蓉倒是认得这个名字,解释道:“这人是个年轻人,去年才冒出头来的,连续发表了好几篇质量极高的短篇,还有一部长篇小说在去年也引起过不小的轰动。”

“是什么?”鲁砚周这两年一直在写剧本,对文学界的关注确实少了。

谌蓉道:“这个后面再说,你们先看看这两个剧本。”

张化勋先翻到了那一篇《少林寺》,匆匆看了一遍,直接就被震住了:“这剧本,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还要完整,真是年轻人写的?”

又翻看了《木棉袈裟》,赞叹道:“这本子比少林寺差一些,但质量同样很好,而且完美符我的【新、奇、怪】的三原则。这小子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居然这么厉害!”

“确实,少林寺的本子相当扎实。”鲁砚周也匆匆看完了,拍手道:“只是有些不大符合当下的思潮,就是纯粹的娱乐片剧本。”

“这正是我想要的!”张化勋越看这个本子越爱,连自己那个关于乐山大佛的构想也抛到脑后了。

谌蓉提议道:“这人既然是在《电影创作》上发表的,那就跟北影厂有点关系,你也是北影厂的,可以试拿下这个本子啊。”

“谌姐这个提议太对了!”张化勋越想越激动,当即站了起来:“不行,我呆不住了,我得向石主任请假几天,我先把这个剧本拿下再说。”

然后,他向两人告罪,跑去找上影厂的文学部主任石方雨。

石方雨看到《少林寺》的剧本后,也十分心动,说道:“你要是拿下了这个本子,可以到我们这儿来拍,我让你当导演!”

“我毕竟是北影厂的人!”张化勋有些不好意思。

“无妨,北影厂可能未必敢拍板拍这个。”石方雨笑了笑,然后叫来一个头发蓬乱的青年男子,“谢宏,你跟着老张去一趟北影厂,一定要拿下《少林寺》的剧本,拿不下《少林寺》也要拿下《木棉袈裟》,我给你批八千块钱的资金。”

关于剧本的稿酬,六十年代的时候,长故事片的剧本稿酬是两千到六千块钱一部;短故事片是一千到三千左右。

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现在文艺界刚回暖,肯定不会那么高。

所以,石主任一出手就是八千块钱,确实是大手笔。

“主任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谢宏一脸激动地拍着胸脯。

张化勋却有些尴尬,怎么说他也是北影厂的人。

“事不宜迟,你们现在就去燕京一趟。”石方雨催促道:“早点把本子拿下,早点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