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井
村里原来有三口井。一口井在村子的中间位置,主街南侧。另一口井在村东边,离村子也不远。还有一口井在打麦场里。
过去家里用水都要到井里去挑,这可是件苦差使。首先你要能挑得动两桶水,真的很沉,压得膀子疼。到井口那要特别小心,冬天会比较滑,因为井口是用石头沏的。夏天会有青蛙之类的动物。用井绳把水桶放下去,左右摇,把桶摇倒,盛满水,再拉上来。家家都有水缸。村里那口井没有村东边那口井的水好喝。
井里面是用砖砌上来的,力气大的人可以撑着井壁爬上爬下。有一次我们晚上玩捉迷藏,有个小孩就藏在了村东边那口井里,最后游戏结束了,也没找到他,幸亏当时刚好有人听到他喊人,才把他拉上来。原来是他在那里撑的时间太长了,自己爬不上来了。
后来有的家庭开始打机井。用带钻头的铁棒打到一定深度,放进管子去,就能抽上水来,水开始是浑的,要洗井,只到出清水为止。早些年是用机械式的井头把水抽上来,俗称压井,比较费力。后来地下水的水位下降了,费力也很难把水抽上来了。随着电的普及,开始出现电机井头,方便多了,但水质不尽如人意。有的人家水好点,有的人家水较浑,要静置一阵子才能用。
现在都用上自来水了。村里的井闲置起来了,不知道还出不出水。院子里的机井也成了鸡肋,封上有点不舍得,平时又用不到,在那放着碍事。关键是电机也找不到了,想用也用不成了。总不至于再买个电机放着吧。
打麦场里的那口井是专门用来浇地的,主要就是浇打麦场周边的一些菜地。真正大田里浇地还得是用黄河水。耕地都规划成了井字田,一路两壕,可以浇地,雨大了也可以泄洪。小时候沟里几乎没有断过水,特别是夏天。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用了那么多黄河水,黄河真是我们的母亲河。原来村里的地碱很大,作物产量不高,曾经放黄河的水压淤,就是把带有泥沙的黄河水灌入大田,让泥沙沉淀下来。这的确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产量。现在要用黄河的水可没那么方便了,感觉黄河的水比过去也少了。当然,也不用担心黄河决口了。过去这条悬河是真让人担心呢。也许是人口增加的缘故,淡水资源现在变得很稀缺了。过去粗放式的用水习惯,现在不适用了,滴灌技术盛行。
过去在村东头还有一个大坑,里面常年有水,夏天有时下过大雨后,感觉水都要漾出来了,坑的周边种着柳树。很多人夏天都到坑里戏水,里面还有鱼。最简便的方法是拿一个玻璃瓶,用绳子拴好,里面放上点馒头渣,放到水里,看见小鱼进去,把玻璃瓶提出来就行。还可以下水去摸鱼,沿着岸边,在树根下面有鱼窝,只要肯花时间,总能摸到鱼。过去真的感觉有水就有鱼,有时候下过大雨,在地势低的地方会有一洼水,有时候里面居然也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