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看透根本
刚创立企业时,我要思考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了寻求指导方法,我购买了很多关于战略的书籍,试图从中汲取智慧。然而,在阅读这些书时,我发现虽然我能顺着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无法将那些方法用于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我总是难以将方法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什么?后来我意识到,尽管我能看懂与战略有关的书籍,但我并没有真正理解战略的根本属性。我无法清楚地解释“战略”是什么,也无法区分战略和目标。这种对战略的模糊认识导致我无法制定有效的战略,使企业在发展前期走了很多弯路。
这就是看透本质,理解事物根本属性的原因所在。如果我们无法看透事物的根本属性,就无法明确这个事物到底“是什么”;而不知道“是什么”,自然也无法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事物的根本属性就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无论是理解事物、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还是掌握技能,我们都需要理解其根本属性。因此,事物的根本属性是我们要去看透的第一个“本质”,我将其简称为“看透根本”。
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已经看透了事物的根本属性呢?如果我们遇到问题,能够做到以下三件事中的任何一件,就说明我们已经看透了事物的根本属性,如图1-3所示。
图1-3 看透事物根本属性的三个表现
1.下定义:明确事物的内涵
什么是“下定义”?“下定义”是一种明确事物的内涵的逻辑方法。当我们能够相对准确地定义一个事物时,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该事物的内涵。因此,“下定义”代表我们能看透事物的根本属性。
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对人生的意义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提升心性,磨炼灵魂。这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定义。能够做出这个定义,说明他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刻思考,看透了“人生的意义”的本质。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一书中给“人工智能”下了五个定义:人工智能就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计算机程序;人工智能就是与人类思考方式相似的计算机程序;人工智能就是与人类行为相似的计算机程序;人工智能就是会学习的计算机程序;人工智能就是根据对环境的感知,做出合理的行动,并获得最大收益的计算机程序。李开复对“人工智能”的五个定义是依照时间顺序给出的,体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的变化。一般来说,不同的定义来自不同的角度,因此,多个定义有助于我们对事物本质有更全面的了解。
总之,当我们能用“下定义”的方法阐述事物的根本属性时,我们就具备了清晰界定不同事物的能力,拥有了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
2.做类比:事物A=事物B
产品运营专家梁宁曾说:“本质上,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这就是在做类比。“做类比”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事物A=事物B”的方式去阐述“是什么”。在进行类比时,我们需要确保类比的事物A与事物B要准确、简单,否则会让人更无法看透根本。
当我们能用“准确的简单类比”说出事物的根本属性时,我们就拥有了准确概括的能力,还能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非常准确的本质上的联系。
认知力高的人,大多都是类比的高手。比如,物理大师理查德 • 费曼(Richard Feynman)就通过类比的方式解释了一个难懂的问题。对于“什么是光”,他这样进行类比:“光被证明是一种波,就像泳池里的水波一样。只是水波是二维的,只在上下和左右方向运动,而光波是三维的,除了沿着X轴和Y轴做上下、左右运动,还会在三维坐标的Z轴上进行传播……”尽管我们可能并不理解光的本质,但费曼将光类比成水波,一下子就让我们对光的认知变得清晰起来。
再比如,为了写这本书,我专门学习了一门写作课程。课程中提到,写作要善于运用类比,将抽象事物与具体事物相类比,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类比,这样写出的文章才具有画面感。以解释什么是“沉没成本”为例,我可以用名词解释的方式写:沉没成本就是那些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支出,如已经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等。人们往往因为沉没成本,在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的事情上继续坚持。如果运用类比的方式我可以这样描述:在某一天的下班高峰期,我打算叫滴滴出行,系统提示排队预计需要20分钟左右。然而,等了半个小时仍未成功叫车。我打算放弃打车改乘地铁,但转念一想,既然已经等了这么久,放弃又不甘心,便继续等待。结果又等了半个小时,仍然没叫到车……这便是“沉没成本”的体现。
显然,我用类比的方式来解释什么是“沉没成本”会更加生动、更有画面感,也更容易理解。
3.打比方:事物A像事物B
有一位经济学家,在别人问到他对经济发展快慢的看法时,他回答道:“经济发展就像骑自行车,太快了会摔跤,太慢了会倒,所以要不快不慢。”这位经济学家把经济发展比作“骑自行车”,把经济发展太快容易导致的投资过热或通货膨胀等问题比作“摔跤”,把经济发展太慢容易导致的社会问题比作“倒”。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经济发展快慢对社会的影响,说明他真的看透了经济发展快慢的本质。这就是打比方。
“打比方”是将事物A与事物B进行类比,利用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建立沟通桥梁。一个精妙的比喻胜过千言万语,因为它不仅阐释了事物的根本属性,而且生动形象,让人一看就懂。
作为企业经营者,多年来我一直在拜读雷军的著作,学习他经营企业的道与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小米要做生态链,也不理解毛巾、旅行箱这些产品为什么会出现在小米的生态链中。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曾用“烤红薯”的比喻来解释为什么小米生态链中会有毛巾、旅行箱等既不“高科技”也不“智能”的产品:小米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亿用户,其中2.5亿是活跃用户,他们既需要小米手机、充电宝、手环等科技产品,也需要毛巾、床垫等高品质日用品。所以与其让这些流量白白流失,不如把这些流量转化为营业额。就像一个火热的炉子,它的热气散就散了,不如借用余热来烤一些红薯。
听到这段话后,我豁然开朗,原来小米对一些非高科技产品的推广是在做“烤红薯”生意。瞧,这就是打比方的奇妙之处。为什么刘德能通过打比方来解释小米是如何做生态链的?因为他看透了既不“高科技”也不“智能”的产品与“烤红薯”生意之间在根本属性上的相似之处。
以上就是检验你看透根本的三个维度。当你能通过“下定义”说出事物的根本属性时,你已经看透了事物的本质;当你能通过“做类比”或“打比方”说出事物的根本属性时,那么恭喜你,你不但看透了事物的本质,还拥有了出色的表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