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吴唐禅代

一 李氏家世之谜

齐国升元三年(939)二月,做了一年多大齐国皇帝的徐知诰,应大臣之请,复姓李氏,更名曰昪,改国号为大唐。但是,在撰定宗谱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这位自称唐室苗裔的李昪,竟然无法确认自己的祖先。经过大臣反复商议,挑来拣去,最后选中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作远祖,又随意编排了李恪以下至李昪凡十代的世系,总算了结了这场公案。

从那时起到现在,中间经过了一千多年。历史的长流不仅冲淡了人们的记忆,而且也模糊了史书的墨痕。聪明的南唐史官虽然在登录李昪世系的同时,也如实地记载了李昪编造世系的经过,从而巧妙地向人们透露了这场骗局,但是,从历史有幸遗留给我们的残篇断简之中,究竟找得到多少符合事实真相的文字,还很难说。

现存有关李昪家世的文献记载,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就宋人的记载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江南录》《江南野史》《陆氏南唐书》根据李昪自己的选择,说他是宪宗子建王李恪的后代;《周世宗实录》说他是玄宗子永王李璘的苗裔;《蜀后主实录》说他是薛王李知柔之子;《江表志》说他是郑王李元懿疏属之枝派;《江南别录》《马氏南唐书》则仅称其为唐之宗室,没有具体指明是谁的后代。

上述诸种说法虽有分歧,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李昪是唐宗室的后代。不过,从文献记载中透露出来的李昪编造世系的情况来看,这些说法都很值得怀疑。《资治通鉴》载:

唐主欲祖吴王恪,或曰:“恪诛死,不若祖郑王元懿。”唐主命有司考二王苗裔,以吴王孙祎有功,祎子岘为宰相,遂祖吴王,云自岘五世至父荣。其名率皆有司所撰。唐主又以历十九帝、三百年,疑十世太少。有司曰:“三十年为世,陛下生于文德,已五十年矣。”遂从之。

《十国纪年》在分析李昪世系时,进一步指出:

(李昪)曾祖超,祖志,乃与义祖(徐温)之曾祖、祖同名,知其皆附会也。

李昪编造世系时冒用养父徐温祖辈之名,并不见得是一时的疏忽。其中原委,大概与李昪感念徐氏之德有关。《资治通鉴》载,李昪即位以后,奉徐温为义祖。及李昪复姓,群臣言:“义祖诸侯,不宜与高祖、太宗同享,请于太庙正殿后别建庙祀之。”李昪曰:“吾自幼托身义祖,向非义祖有功于吴,朕安能启此中兴之业?”群臣乃不敢言。

李昪冒称唐室后代,当时人即有微辞。《天中记》载:

金陵李氏始以唐号国,钱文穆王(钱元瓘)问之曰:金陵冒氏族于巨唐,不亦骇人乎?沈韬文曰:此可取譬也。且如乡校间有姓孔氏者,人则谓之孔夫子,复何足怪哉!王大笑,赏卮酒。

《新五代史》鉴于上述诸说的矛盾牴牾,疑李昪“世本微贱”。但是,“世本微贱”与“唐室苗裔”相比,虽然较为可信,却同样缺乏根据,结论未免有些草率。因此,关于李昪的家世,最合乎逻辑的,倒是《十国纪年》的说法:李昪少孤而遭遇世乱,“莫知其祖系”。其实,就当时的情势来看,可能连他的养父徐温也不大清楚自己这个养子的真实来历。

李昪的祖先无可稽考,李昪的生父是谁,同样也是一个弄不清楚的问题。

一般的记载都认为李昪的生父是李荣。但是,有关李荣的身世和下落,同样是众说纷纭。《陆氏南唐书》载:

荣性谨厚,喜从浮屠游,多晦迹精舍。

《马氏南唐书》载:

荣性谨厚,适丁世乱,晦迹民间,号李道者。

陆、马两部《南唐书》的记载可代表现存有关文献的大多数说法。其间大同小异,无须备录。唯《江南野史》记载说:

荣有器度,不事产业,每交结豪杰,以任侠为事。属时离乱,群盗蜂起,朱梁统制天下,而杨行密专踞淮南。荣乃感愤,欲图兴复之志,然无少康一旅之众、数十里之地。久之,闻海贼夏韶众甚盛,欲因之以成大事。既往而说韶曰:仆大唐之后,少失怙恃,遭世多难,先祖基业,荡然横流,为人所有。自料以高祖、太宗之遗德,宗祧社稷,必未杜绝,其间子孙,必有兴者。吾虽不调,夙蕴壮志。闻公英雄,士卒勇劲。吾欲因公立事,共取富贵。苟成霸业,古贤鱼水,未足为喻。韶感其言,于是从之。遂率众自海入淮,转掠沿岸郡邑。至濠、梁间,众至数千人。军势颇盛,郡邑与战,多为所败。行密闻之,因帅师攻之,数败,乃为所擒。因捕其家,尽诛之。

从一般的角度来看,事情很简单:当时曾经有过两个李荣,一个无所事事,不知所终;另一个则英雄任侠,为杨行密所杀,其中之一便是李昪的生父。但是,联系前述有关李昪祖先的情况来分析,这两个自称唐室后代的李荣是不是李昪的生父,就很值得怀疑了。《江南野史》《马氏南唐书》以及其他一些文献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信王景达先娶(李)德诚女。烈祖复姓,有司以同姓非礼。制曰:南平王(李德诚)国之元老,婚不可离。信王妃可氏南平。

如果李昪原即姓李,绝不会与同姓通婚,这是中国古代礼法的通则。况且李景达生于吴顺义四年(924),徐温病卒之时,李景达年方四岁,不可能成婚。此后,李昪已经控制了吴国政权,这时成婚,也不存在迫于徐氏压力的问题。李昪复姓,李景达十六岁,与李德诚之女成婚,大概就在这以前不久。由此看来,李昪即位的时候,不仅没有冒充唐室后裔的打算,甚至从未考虑自己原来姓李这件事。既然李昪不可能是唐室苗裔,而且原来也不姓李,那么,无论哪一个李荣,都不可能是李昪的生父。

除了上面的记载之外,关于李昪的生父,还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蜀后主实录》,称李昪是唐嗣薛王李知柔之子;另一种是《玉壶清话》,说李昪的生父是唐宗室远支、徐州判官李志。这两种说法,从李昪姓氏世系的情况来考虑,显然不足为据。第三种说法来自《吴越备史》。其说云:

昪本潘氏,湖州安吉县人。父为安吉砦将,尝因淮将李神福侵我吴兴,掳潘氏而去,昪遂为神福家奴。徐温尝造神福家,见而异之,求为养子,至是乃隐本族而冒徐姓焉。后尝致书于我,以毗陵求易吴兴,仍引祊田为说,则本潘氏明矣。

《吴越备史》的说法如此肯定,似乎不由人们不信。但是,遍查五代十国史籍,李昪致书吴越以求易地之事绝无痕迹;书信原文不详,亦不见其他文献引用,看来并无真凭实据。况且李昪精明过人,既然已经冒称唐室苗裔、改易国号,如何肯自找麻烦,授人以话柄?沈韬文与钱元瓘对话,以孔氏与孔夫子为喻,尚且认为李昪以姓李而冒称巨唐,如吴越确知李昪来历,此话又从何谈起。正如《十国纪年》所指出的那样:

昪复姓附会祖宗,故非唐后。而吴越与唐人仇敌,备史亦非。

李昪生于唐文德元年(888),幼名彭奴,后来成为吴国权臣徐温的养子,遂冒姓徐,取名知诰,字正伦。关于李昪生于何地,如何落入徐氏门下,也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江表志》载:

南唐高祖姓李讳知诰,生于徐州,有唐郑王疏属之枝派。父志、祖荣俱不仕。帝少孤,有姊出家为尼,出入徐温宅,与温妻李氏同姓。帝亦随姊往来。温妻以其同宗,怜其明慧,收为养子,居诸子之上,名曰知诰。

《江南野史》载:

先主……祖志,授署徐州判官,卒于任所。父荣……数败,乃为(杨行密)所擒,因捕其家,尽诛之。时先主方数岁,且异常儿。濠上一桑门与行密有故,乞收养以为徒弟。后行密大将徐温出师濠上,见先主方颡丰颐,隆上短下,乃携归为己子。

《旧五代史》载:

李昪,本海州人,伪吴大丞相徐温之养子也。温字敦美,亦海州人,初从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起兵于庐州,渐至军校。唐末,青州王师范为梁祖所围,乞师于淮南,杨行密发兵赴之,温时为小将,亦预其行。师次青之南鄙,师范已败,淮兵大掠而还。昪时幼稚,为温所虏,温爱其慧黠,遂育为己子,名曰知诰。

《吴越备史》的说法,前已述及,此不再录。

最流行的说法是《陆氏南唐书》的记载,其说云:

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名昪,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姓李氏……帝以光启四年十二月二日生于彭城,六岁而孤。遇乱,伯父球携帝及母刘氏避地淮泗,至濠州。乾宁二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见而奇之,养以为子。行密长子渥恶帝,不以为兄弟。行密乃以与大将徐温,曰:是儿状貌非常,吾度渥终不能容,故以乞汝。遂冒姓徐氏,名知诰。

此外,《马氏南唐书》《新五代史》《资治通鉴》诸书所载,与此大同小异。

关于李昪的出生地,当属《旧五代史》的说法较为可靠。其书大多取材于实录,此处关于李昪出生地的记载,也许即来自久已亡佚的《南唐烈祖实录》。《江南余载》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烈祖尝以中秋夜玩月延宾亭,宋齐丘等皆会。时御史大夫李主明面东而坐,烈祖戏之曰:“偏照陇西。”主明应声对曰:“出自东海。”皆以帝之姓为讽也。

李主明所说的“东海”,指的就是海州。李昪辅吴之际,谶言纷纷,有道人云:“东海鲤鱼飞上天。”[1]时人传之,流布甚广。李昪即位,闻者莫不以为应验,从中亦可知李昪确系生于海州。这里还牵涉到李昪原来的姓氏。按照《江南余载》的说法,似乎李昪原即姓李,所以才会与李主明在延宾亭赏月时,说“偏照陇西”。不过,这样一来,李昪复姓以前与李德诚联姻,就成为无法解释的事情了。延宾亭系李昪篡吴之前为招纳人才所设,此事即应发生在这一时期之中,当时,没有任何人包括李昪自己谈到过他的姓氏问题。其实,“皆以帝姓为讽”云云,是《江南余载》作者的疏忽之辞。恰恰因为李昪原来并不姓李,而席间偏偏有一位姓李的客人面东向月而坐,李昪才会说“偏照陇西”,恭维客人的姓氏;而李主明则对以“出自东海”,奉承主人的地望。如果李昪原即姓李,又坐在别的方向,则“偏照”之说,无由而起,更何况李昪绝不会拿自己的姓氏与未来的臣子开玩笑。

至于“东海鲤鱼飞上天”之谶,《十国春秋》的解释是:

鲤者,李也;东海,徐之望也;盖言李氏起自徐氏而为君也。

这一解释,很值得进一步地推敲。谶语应验,有两种情况。一是谶语先出,而野心家借机附会;二是野心家出于需要,自己编造、传播,借以迷惑世听。如果李昪的情况属于前一种,则必须大体相符,否则无法附会;如果属于后一种,又不必转弯抹角,编造得十分悬远,令人费解。因此,无论属于何种情况,这一谶语必有与李昪真实身世相符之处。从文献记载来看,此谶出于李昪得势之前,不可能与他的身世完全相符,而其中的相符之处,应该就是地望。至于“鲤”与“李”的符合,则是后来的事情,大概也是李昪之所以冒称唐室苗裔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李昪如何成为徐温的养子,各种说法都有一些难以解释的矛盾。

《旧五代史》所载李昪被徐温掳为养子的经过,与李昪生于海州,而后人莫知其祖系的情况相合。因为按照其他说法,李昪成为徐温养子的时候,或其姊李某、或其父潘氏、或其伯父李球与其母刘氏尚在,则李昪祖先的真实情况,必昭然于世,断无失考难稽之理。即使后来李昪冒称唐室苗裔,真相也不会完全泯灭,以致出现众多矛盾牴牾、漏洞百出的记载。这种现象,只有李昪年幼被掳,才有可能发生。战乱之中,四处抢掠而又急于撤走的军队绝不会去关心一个被掳孤儿的祖先究竟是谁,这正是导致李昪家世失考的直接原因。但是,上述说法也有解释不通之处。王师范被朱温围攻,求救于杨行密,事在唐天复三年(903),当时,李昪已经十六岁,不能称之为“幼稚”。而杨行密攻克濠州,则在唐乾宁二年(895),李昪刚刚八岁,与“幼而被掳”之说正相符合。由此观之,李昪如何落入徐温之手,倒是《马氏南唐书》《陆氏南唐书》《新五代史》以及《资治通鉴》诸书的说法较为可信。

现存有关李昪身世及祖系的文字记载,大多来自传闻,而且含有猜测的成分在内。从中我们仅仅可以断定:李昪既非唐室苗裔,也不姓李。他生于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西),幼孤,后来流落濠州,为杨行密所掳。由于杨氏兄弟不能容纳,遂送与徐温,成为徐氏养子。

值得注意的是,李昪六岁方孤,被掳时至少已经八岁,而且天性慧黠,“异于常儿”,即使记不得自己的远祖,但却不大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更不会忘记原来的姓氏。不过,既被掳为养子,寄人篱下,便不免有许多苦衷。抢掠者无暇深究细考,被掳者则不便大肆宣扬,知情者自然也就寥寥无几。后来,李昪发迹,对自己原来的身世讳莫如深,也无人敢去认真追究。及李昪“复姓”,冒称唐室苗裔而公之于世,时人虽有疑惑之意,却无由得知底细,于是以讹传讹,衍出各种各样的传说。至于李昪家世的谜底,恐怕已经随着李昪的死去而被埋进了坟墓,永不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