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疾病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引起孩子生病的6个潜在心理因素

在做了大量研究之后,人们已经总结出了导致心身疾病反应的主要原因。基本上,每个原因都和一两种心身疾病反应相关。之前介绍的三种心身失调类型,都有一个通用的、典型的原因——心理暗示。

内心冲突

当一个人心里有两种互相矛盾、强度等同的愿望时,我们就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内心冲突”。人性中的两个不同的部分,就像是在人体内开始了一场大战。比如,对于年轻女性而言,这可能是“母亲”角色和“商务女性”角色之间的冲突,即作为母亲,她想要多花时间与孩子相处,而作为商务女性,她又希望自己的工作比较出色,这两种愿望是互相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不到两者兼顾,那么两种愿望的斗争就会导致这样的状况:一种愿望获得了有条件的胜利,而另一种愿望被排挤到潜意识的层面。尽管另一种愿望被压制了,它还是在渐渐地压迫着人的身体,导致心身失调或疾病。因此,内心冲突是引发心身疾病的一个常见原因。

逃避的“好处”

当一个人面临某个棘手的任务,或是不得不忍受某个复杂又讨厌的情况时,这一切会让他痛苦、沮丧,但他却无法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这时,这个人患上了心身疾病,并且事实证明这个病来得正是时候,问题就在潜意识的层面得到了解决。比如,有一个报告人非常害怕做公开演讲,但他没有拒绝做报告的机会和理由,于是他可能在演讲开始前夕失声(转换性癔症),或是感到心痛、头晕(功能性综合征)等。

过去的经历

“过去的经历”,一般指的是人们在童年时期遭受的严重的心理创伤。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创伤似乎被遗忘了,但实际上它们只是“被埋藏到了心灵最深处”,躲进潜意识里,影响着身体健康。此类原因对于心身疾病而言更具有代表性。

认同作用

认同作用是导致心身失调的一个原因,通常发生在具有高移情能力的人身上。比如说,某个少年的近亲病得很重,或是生某种疾病去世了,而少年对亲人怀有极其深刻的情感依恋,如此一来,少年就会在潜意识层面把自己当作那位亲人。一段时间过后,他身上可能也会出现相似的疾病症状。因此,认同作用可能会导致心身疾病和功能性综合征。

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能够导致所有类型的心身失调症。这里的心理暗示指的是,一个人没有受到任何批评,却在潜意识层面自动地听取与自己的疾病相关的想法。暗示的来源,可能是被患者认作“权威”的人。在孩子看来,这样的“权威人物”可能是妈妈或者奶奶,她们会对孩子说:“你的胃肯定已经坏透了,因为你不喝汤,还经常吃薯片。”从妈妈或奶奶的角度来看,这只不过是普通的训斥而已,但对于孩子来说,这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再过一段时间,孩子可能真的会患上胃病。

自我惩罚

如果一个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被某种负罪感所折磨,那么不管这个罪过是真实的还是想象出来的,这种状况都会使这个人心身失调(最常见的是心身疾病)。这种表现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惩罚,有助于减轻负罪感。

总地来说,很多疾病都有遗传倾向,但它们的产生也有客观上的原因(有害的外部因素影响、感染等),儿童个性形成的特点、适应幼儿园和学校的能力、适应同龄人集体生活的能力,还有过去的心理创伤,都是疾病形成的基础。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总体上的不良生活环境和错误的教育方式。

(2)由于现代社会中的生活不稳定、压力大,父母的情绪过于紧张。

(3)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4)孩子的课程负担极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功课。

(5)对孩子的评估要求,以及根据孩子的能力(课堂上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

(6)学校和家庭不接受孩子的个性,向孩子灌输标准的行为模式。

(7)成人之间的关系传到了儿童的交友圈,孩子也有了“变得更好”“成为主宰”等愿望。

(8)不考虑现实的可行性和很多事物的不可预测性,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过多的责任。

(9)超量的信息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