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白芸之谜
2021年9月14日
入学一周,弟子谢白芸来办公室。一进门,就说:“有弟子白芸,来见阳人。”
阳人笑了笑,随手拿起一张纸,边写边说:“不知眼前这位高足是——白云,白萤,还是白芸?”
白芸大笑,说:“弟子不敏,来此求学。每日西望家乡,在那白云之下,有我的父母双亲,在辛勤劳作;晚归寄处,又多白萤,伴我夜读。就是不知道白芸为何物?看来还真是个谜?”
白芸止住笑,继续说:“我家祖居潘家湾乡石羊河畔,当地出产一种奇草,花期长,其香正,可以杀百虫,夏日用以驱蚊,秋天用来除书蠹,据说还能治病救人,复生死……”
讲到这里,白芸又大笑起来。忍了好久,才说:“……还能阳人。”
说完,师生都笑起来。
“祖父前日对小生说:‘丫头,你爷探得宜都一中有一阳人,你去入他师门’,所以白芸来投!”
闻言,阳人忍俊不禁,起立说:“阳人这就收白芸为徒,待为君详作名考。”
白芸则拿出她带来的诗。
我是
我是那天边自由自在的云/天空是蔚蓝的草原,我便是那悠闲的羊群/风一吹,我便随着风/四处去旅行,寻找更肥美的草原/
我是那寂静黑夜里撕破黑暗的光/亦是从天上坠落人间的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文章里/都留下我的踪影/
我是那漫山遍野的诸葛草/大地是温暖的家园,我便是那任性的游子/不论春夏秋冬,都能铺成最美的风景/平凡得又一如众生/
周日,阳人驱车往宜都潘家湾乡石羊河探访,回来就在教室板书了这篇《白芸名考》:
弟子谢君,持稿来见阳人。曰:“有弟子白芸,将归师门,请受一拜。”
阳人笑曰:“此白云,彼白萤,他白芸乎?”
白芸亦笑曰:“弟子不敏,来此求学。日望西乡,有白云在天,亲舍其下;又晚归寄处,多萤,与吾读。唯不识白芸为何物。先是,吾祖居石羊之滨,其土生奇草,郁香扑鼻,可杀百虫,夏以驱蚊,秋以去蠹,还能阳人,复生死。祖父前日曰‘探得邑学有一阳人’,令吾来奔。”
阳人含笑对曰:“遵汝祖意,愿以为徒,他日定为名考。”
谢君赋《我是》,乃去。
及暇日,阳人驱车往宜都潘家湾乡石羊河。车行道中,满地奇花,非紫即白,异香扑鼻,风吹七里。阳人甚异之。自曰:“此莫非《本草》之七里香乎?”
及归,问之白芸。笑而不语,其名终为谜。
阳人邀请白芸吟诵她的诗。白芸则将诗谱了曲,在教室里演唱。
那歌声优美,绕梁三日。
阳人重又在教室里板书:“此白云,彼白萤,他白芸乎?”
众弟子不能辨。有人说“白云”,有人说“白萤”,更有人说“白芸”。谢君听见了,都一一笑着答应!
《白芸名考》书稿
清河子言
学生来访,教师从学生的名字着眼,发现其中的佳趣,生发开去,于是有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教师又把这个故事,引入课堂,从课程的高度规划、组织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分享其中的快乐,感受文学的情趣和魅力,获得更大的教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