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生命:写给年轻人的生命教育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生命的固有价值: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度

抛开人生有无意义的话题,活着就能看到生命本身具备的生理-心理-社会价值。所谓生命本自具足,就看你是否能有所体验。

有人可能会问: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有区别吗?两者的关系是什么?从关系范畴的定义来看,“价值”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包含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即“有没有用”。“意义”是人类对自然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类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即“意味着什么”。

由此可见,价值和意义有相互交叉的部分,但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更强调站在第三者视角上评定的功能和效用,后者更强调站在主体视角上主观认同的精神象征。诸如“我活着有什么用”之类的困惑更偏重价值探索,而“我活着就是个笑话”之类的自嘲更偏重意义探询。从该定义来看,作为生命的主体即使暂时还没找到生命的意义,也可以感受生命本身具备的固有价值。

生命包含物质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等不同层次[3],而其价值相对应地也有个体的生物生理、人际的心理情感及整体的社会生命等多个维度。

1.生理维度的生命价值

现在邀请你做个“为自己把脉”的小实验。请你找到自己一只手手腕处的脉搏,将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于此处,闭上眼睛,仔细感受脉搏的节律。你感觉如何?你联想到了什么?

有人联想到敲鼓的声音,铿锵有力;有人联想到钟表,感受到时间的滴答流逝与脉搏的同频;还有人对身体的律动如此生生不息深有感触,无论自己是否曾留意,它一直在那里跳动不息,保持着生命的活力……

可能还有人一时找不到感受脉搏跳动的确切位置,不必慌张,可以寻求他人帮忙,借鉴经验后再自己找。你可能还会因此感受到他人的脉搏与自己的脉搏具有的相似性或差异性,发现生命与生命之间奇妙的韵律联结,甚至是人和世界转动之间的奇妙契合。

人的物质生命可谓精妙绝伦,我们的左脑和右脑大体上分别负责理性功能和感性功能,神经、骨骼、肌肉、细胞也各司其职。仔细端详我们的五官和身体,每个人都至少会有一处长相出众,当然也都会有存在“瑕疵”的部分,只是有人的“出众”之处和“瑕疵”部分很明显,有人的“出众”之处和“瑕疵”部分则比较隐秘,不易被发现。“出众”之处让人知道每个生命的独特不凡,“瑕疵”部分让人总有理由保持谦逊。

生理层次的生命也非常脆弱,无常的疾病和意外随时可以将之终结。请回忆一下,我们活到今天经历过哪些大大小小的意外?到今天为止,你去过多少次医院?经历过多少次摔跤或磕碰?人如此脆弱无常却又如此顽强和精妙,这就是生命本身的奇迹。

人作为生物界的一个脆弱物种,力量算不上最强壮,行动算不上最敏捷,耐力算不上最持久,最大的优势可能就在于左脑的理性和右脑的感性兼而有之,并由此衍生出生物层面之外的价值。所以说,生物价值是生命价值的基础,但人注定需要超越生理价值,追求心理与社会维度的价值,构建生命的完整价值。

2.心理维度的生命价值

心理维度的价值包括感觉和知觉、认知和意识、情绪和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它与真实的人际互动密切相关。青年人尚未建立稳定的自我认识,仍倚重外界给予的反馈,需要良好的情感联结来确认个人的价值、相信自己是有人喜欢的、他人是值得信任的、世界是有希望的。以大学生为例,常有人会在遇到鼓励或欣赏自己的老师时学习起来特别有劲头,在遇到惯于批评或贬低的老师时,对本来喜欢的专业或擅长的作业也会因此心生厌烦,学习动力明显降低。

人际互动是提供心理价值的重要路径。每个人只要生命存在,就可以与他人互动、给他人反馈,也能收获他人给予的反馈,彼此联结,互相支持,“抱团取暖”,从而克服单独个体的不堪一击。根据依恋理论,蕴含心理价值的人际互动至少可以分为四类[4]

第一类,满足生活照顾方面的基础需求,如被体贴、被心疼、被照顾、被关怀、不被抛弃等。例如,一位同学埋怨自己的大学室友:“我帮室友买过很多次饭,但在我生病的时候,他们居然都没想到帮我买一次饭!”“你为什么不主动和他们说?”“这还用我说吗?我又不是不能自己叫外卖。我才不会去求他们可怜我!”

这段话乍听上去有点矛盾:既然可以自己叫外卖,为什么还要他人帮忙带饭呢?如果真的需要他人帮忙带饭,就和他人明说,让对方给带就好了。这里“主动说”与“不言自明”的重要区别可能是:如果有人主动照顾和体贴我,在我需要时回报我平日的善意,那我就能相信自己是有人心疼、有人关心的,获得他人的主动照顾让我感到自我是有价值的。

第二类,让人感觉被支持,不会轻易被拒绝的人际互动。当我做出选择或决定时,总能得到支持或赞成,至少不会轻易被拒绝;当我努力付出时,总能有人表示欣赏和感激。这类互动会提升人的自我价值感。因此我们提倡,当他人提出观点时,即使并非志同道合,也不应随意忽视、打击、反对或拒绝,尽力提供人际支持,因为这些具有重要的心理价值。

第三类,让人感到被理解,不会轻易被否定的人际互动。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人们之间无法达到完全的理解或所谓“懂得”,但茫茫人海中总有一两个人愿意在内心层面尝试去靠近、理解我们。对此我国诗词歌赋等艺术作品中表达过诸多感慨,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士为知己者死”“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等。花些时间学习理解他人和让自己被理解,每多一分理解都能添加一份让我们心理感受良好的价值。

当生命过程中出现上述由互动引发的被体贴、被支持和被理解的心理感受时,个体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他人对我这么好,那我应该是值得和配得上的吧。这样就自然过渡到第四类人际互动,即被认可。生命在被信任、被尊重的人际氛围中得到情感上的有力肯定:我在有尊严、有希望地活着。

案例分享

王同学今年20岁,进入大学后一直学习很好,但感觉不太会交朋友,总是独来独往。虽与室友相处两年多,却只限于日常寒暄。最近有一件事情让她非常生气:“宿舍其他三位女同学一起出去吃饭,居然不带着我!我是不在乎和她们的关系的,她们的水平也很普通,未来我和她们根本也不太会有交集,但这么明显地孤立我,太过分了!尤其过分的是,她们临出门时我还问了一句,你们去干吗呀?她们咕咕哝哝地和我说不干吗,然后晚上在朋友圈发聚餐的合影。连屏蔽一下我都想不到吗?”

请问,我们怎么理解王同学的愤懑情绪呢?如果从生命价值的角度来分析,她生气的原因本质上是感到缺失了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王同学平时也没跟宿舍其他三个女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现在她们出去吃饭不带她,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她为什么这么生气?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的负面情绪越强烈,越说明其当下缺失了一项自己内心很看重的价值。

宿舍是大学生的重要生活环境,室友是重要的交往对象。三个室友不仅外出聚餐不带她,甚至发朋友圈也不屏蔽她,这让王同学感到被忽视或被孤立的威胁,因此她觉得愤怒,而愤怒的背后也有害怕、难过或失落。毕竟,每个人都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感觉被在乎、被喜欢的友善,减少被拒绝、被欺骗的风险,否则很容易引发个体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我怎么这么傻、这么不被人喜欢?那是不是我这个人很差劲或很好欺负呢?一旦朝夕相处的室友关系突然让自己觉得人际价值岌岌可危,负面的心理感受便在所难免。

如何快速消化负面感受?找出问题原因或“始作俑者”很关键。王同学虽然平时只顾闷头努力学习,没重视也没学会与室友们建立较深的感情联结,但也没做什么性质恶劣的事情。当发生这样的人际问题时,如果不能怪罪自己,就只能埋怨他人了,所以案例中的王同学对宿舍同学愤愤不平,但这种愤怒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她需要进一步向内寻找自己情绪起伏背后的价值需求,原以为宿舍同学对自己的影响根本无足轻重,现在看起来自己还是需要人际情感支持的,需要重新考虑下与同学相处的议题。

在现实生活中,王同学的困扰并非个例,人际互动是否友好、安全的感受最终会回到人对自身的评价:“我值得”,还是“我不配”。所以说,人际互动滋养、激发起的生命心理价值对己、对人、对世界都至关重要。

3.社会维度的生命价值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需要适度满足集体、组织、机构等社会单元的期待或要求,同时产生有益于集体或组织的社会价值,这就是社会维度的个体生命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无条件积极关注”,意在放下主流社会价值标准的评判,如其所是地看待每个人。理想的社会环境应破除固定的优劣标准,支持每个人的充分发展,促进每个人放下对自己和他人的评判,坚信人生来具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社会价值。细究起来,每个人的部分言行肯定存在问题,但那不等于这个人有问题。只有社会尊重每个人的生命原貌,才能让每个人彰显潜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贡献其应有的价值,同时身处社会环境中感觉放松、安全而自信。

在人本主义者眼中,“你这个人只要更瘦一点/更乐观一点,面试分数肯定会更高”“只要你肯改改脾气,别人肯定喜欢你”这类言辞都叫“价值条件化”。此时,人很容易产生以下这类想法:如果我不按照某种标准做,对方就不会喜欢我;他人对我的喜欢既然是因为我具备了某种优势或功能,或者符合了某种期待或要求,那么一旦失去优势或功能、一旦不再满足这些期待或要求,我是否会立即遭到抛弃?人本主义者认为,上述这类“价值条件化”会让人心中产生焦虑、恐惧或对立,被迫遵守主流社会的各项规则或无限地满足他人的期待,让本来充满生机的个人因此而产生压抑。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元价值观”。该理论主张,理想的文明社会应秉承多元的价值评判标准,给人以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可能性。社会本身也需要多种多样的贡献并行共存,这样才能造就丰富、真实的世界。“多元价值观”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理论都肯定了每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必然性。

也有学者批判性地提出,“多元价值观”可能会带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境。某些听上去很潇洒的话语会让人误入歧途,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在集体社会的情境下,不同选择的代价真的无所谓吗?真的只要我愿意、我喜欢、我高兴就可以吗?过于不确定的价值判断有时会让人陷于自由散漫而难以改变,做选择时缺乏基本价值依据,进而感到无所依从。对缺乏社会经验的当代青年人来说,时常处于信息冲突之中,老师这么说,家长那么讲,同学和朋友的观点也很不同。那么,多元价值观的边界在哪里?

反思后现代主义的多元价值观可以看到,一方面它带来开放、包容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它对多元选项背后的风险缺少论述,从而可能会造成理念与实践的脱节,形成无力处理判断和选择的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选择空间的扩大确实也会带来更多的困惑或迷茫。我曾听到不少大学生在纠结,看似选择很多,但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意味着放弃更多个选择,因为缺乏生活经验而难以判断孰轻孰重,所以很难抉择。另外,周围环境明示或暗示传递的某种价值观也对人们构成了压力。

只是选项数目的增多并不能真正实现多元价值观的理念。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很难逃开社会价值观和集体需求的影响。如果我们做的事情是不被主流价值观认可的,那么个人就需要承担由此而来的压力。如果个体做的事情不仅不被主流价值观认可,还被主流价值观诟病,那么要承担的也许就不只是压力,可能还有惩罚。

正如弗兰克尔所说:个体性的意义不能脱离于群体之外。个体生命的社会意义通常会作为一种客观评定,也就是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所言的“生命意义的文化宿命”。

思考与讨论

人本主义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后现代主义的“多元价值论”各自的优势和风险是什么?如何在个体自由和社会规则之间予以平衡和取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