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生命:写给年轻人的生命教育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会在此时探寻生命的意义

你是否曾经想过这类反思生命价值或意义的问题?对青年人而言,有人可能迄今为止尚未想过;有人暗暗想过很多次却不习惯公开表达,担心会遭遇无法讨论的尴尬。如果这类问题不是经由别人促发,而是自发地突然从脑海中蹦出来的,那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现在有此疑问?为何会在此时此刻突然冒出这类困惑:我为什么活着?我这样活下去有意思/意义吗?这样活着是我想要的吗?

上述对话中的学生身处大学二年级,又恰逢长时间的新冠疫情发生期,这两个时间点都很有代表性。大二学生已经告别初入大学的新鲜感或兴奋感,即将进入高年级,距离成年的独立阶段越来越近,原准备沿着既往积极奋发的路途继续前行,却发现以往“埋头苦读”的方法远不足以应对,再加上新冠病毒感染等因素的影响,更令人备感无奈和弱小。

作家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即明白生活的真相之后仍选择继续热爱生活。如果摆脱英雄主义的话语体系,作为普通人,什么样的生活可以让我们一直热爱呢?在某种困难挫折(如新冠病毒感染)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残酷一面时,有多少人还能继续热爱生活?如果决定继续热爱生活,那么热爱生活的什么呢?热爱包含残酷和挫折的生活本身,还是热爱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或其他呢?

在生命历程的某个时间节点,这类问题开始凸显,内心困惑的声音开始清晰:怎样的人生值得过?学了很多知识、读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怎么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如果日子过得无聊,无奈或坎坷不断,那我为什么还要继续这样过下去?与此同时,怀疑的力量也促使我们寻找不同的答案:人生会不会还有更好的选择,有没有其他的活法?现在是我生命本该具有的样貌,还是外界给我设定的“默认值”?

我们可以采访一下周围的人,询问他们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如果他们思考过,那么是在何时、何地开始的?当时周围环境发生了什么,当事人看见、听见、感觉和想到了什么?这些时间节点在偶然性中是否也蕴含一些必然性?这些答案具有什么样的共性或差异?相信每个时间节点都代表着一个重要的人生时刻。

时间节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感到迷茫或疲惫,深感当下的状态难以持续,例如,开篇对话中的学生所说,不能再继续“混日子”“荒废时光”了;见识了更多的可能性,意识到生活原来还有许多其他方式,因此激活了内心其他的憧憬期待;遭遇重大疾病或死亡的威胁,心里思忖,如果未来时日不多,我是否需要做些改变;抑或单纯地因为身心成长、勤于反思,隐隐觉得似乎哪里有些不对劲……不管哪种原因,反思这类问题都代表着成长历程中存在疑虑或困惑。这种情况一般最早在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的“叛逆”时出现,它标志着我们不再满足于人云亦云,也不再仅凭惯性行事。不知道你还能发现什么样的标志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