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典范与日本五山汉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編 典範的形塑

第一章 日本五山禪林詩畫世界中的東坡形象

蘇軾生前即享盛譽,其聲名流播日域,離去世亦不遠。由現存文獻可知,最晚在平安後期,蘇軾已爲日本人所知(1)。鐮倉時期,東坡首先因其與禪宗的密切關係、詩歌的禪學元素受到禪宗僧人的極力推崇,逐漸成爲日僧最推崇的文化偶像,受到了最高稱揚,正宗龍統《東坡先生畫像贊》中言:

寂音尊者贊東坡先生,有曰:“要當以日月爲字,而天爲碑可乎。”由宋以還,名士賢大夫,皆雖盡口而稱,未敢有其言之妙及於此。吁!尊者獨表而出之,偉哉!予竊謂先生乃天地日月之間氣,奚翅孕眉山草木之秀也乎?先生之聲名,蓋四海者,天也;先生之文章,貫千古者,日月也。其聲名也,傳之於遐方殊域,而敬羡焉。(2)

引用惠洪贊頌東坡之語,將其比作天地日月。室町後期,五山禪僧甚至組織東坡祭,在東坡生辰之日、東坡抄物講畢之日舉行,萬里集九《梅花無盡藏》中可以看到相關的祭文、祭詩數篇,可見蘇軾所受到的推崇。正宗龍統在另一篇像贊中,總結了日本五山禪林對蘇軾的欽慕:

既蜕世至於今,閲年殆乎四百,是非判然,天下皈正,慕者倍蓰其存之日,及此扶桑萬里之外,靡然思其人。思其人而不已,講其書,講其書而不已,肖其像以傳,寔天定勝人者。不知自今之後,與孔孟俱行於世,復可累幾百年,是孰使其然哉。(3)

將東坡與孔孟並列,叙述了五山禪林讀其書、肖其像的盛况,大體勾勒出了東坡及其詩文在五山禪林傳播的軌迹。關於蘇軾被在日本中世禪林的接受情况,前賢從作品傳播、抄物撰作等不同角度作過不少研究,不過,既往的研究主要以文獻史料爲中心,透過五山禪僧留下的文學文本、圖像材料,挖掘蘇軾詩文在日域的接受與闡釋的特點,則尚未受到充分關注與討論。其實,五山禪僧們在讀坡、講坡之餘,又從蘇軾的經歷、作品中汲取素材與靈感,攫取故實、情境與物象,創作了一系列的涉蘇圖繪、題畫詩與讀坡詩。這些繪畫與詩歌展示了五山禪僧對蘇軾其人及其作品的理解、闡釋與再創造,爲我們研究蘇軾在五山禪林的傳播與受容提供了新的材料與視角。其中,五山禪僧詩文集中所留下的數量衆多的涉蘇畫題與題畫詩,在畫題選取、畫面呈現與畫意闡釋方面,都體現出某些與中國宋以後的涉蘇繪畫相異的旨趣,是一個值得挖掘的話題。因此,本章擬以五山禪林的涉蘇畫題與題畫詩爲中心,考查五山禪僧如何通過詩畫藝術形塑其心中的典範,探討禪僧們對蘇軾其人其文的獨特解讀與創造性闡釋,比如禪僧們如何圖繪東坡?將之置於何種背景之下?其中的視覺元素與故實出自何處?藴含何種意趣?這些問題都反映了圖繪者對東坡形象的想象與重塑,本章希望圍繞這些問題展現蘇軾在五山禪林接受的一個側面,並以此認識五山禪林接受宋詩影響的某些著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