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山形县天童市立天童中部小学为舞台,思考如何实现自适应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综合提升是本书的基调。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以特定学校作为“舞台”的重要性,我首先来介绍一下本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在第一章中,我们结合天童中部小学的教学活动,通过具体的课堂场景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探讨如何在一所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实现自适应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综合提升。从中我们发现了天童中部小学始终坚持的“对孩子和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及按照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而非一切听从教师安排的‘觉悟’”的重要性。然后我们围绕这个“理解”和“觉悟”,对作为孩子自主学习基础的儿童观进行了重新审视。
在第二章到第五章中,我们继续根据天童中部小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对作为实践策划原理的自主学习和环境教学,以及新教学手段的可能性进行了思考。
在第六章中,我们以三位参与天童中部小学研究的资深教师的实践活动方案和讨论意见,以及对天童中部小学年轻教师的采访为线索,探讨了今后社会对教师专业性的要求。虽然书中只提到一所学校的情况,但内容却具有很强的普遍适用性。也正因为内容具体,所以会很方便大家应用。这也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我在山形市立第四小学帮忙做研究时的校长酒井顺一教师退休后回家乡天童市担任教育委员长一职。于是,我与天童市的缘分便始于20年前酒井教师对我的召唤,他说希望我能为天童市的教育事业贡献一点力量。当时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正是天童中部小学的现任校长大谷敦司教师,也是此次研究的“领头人”。
我一边与大谷教师商量,一边从天童市立高擎小学着手,开始了振兴该市学校的工作。其间,我还多次邀请当时与我共同参与实践研究、时任横滨市立大冈小学研究主任的齐藤一弥教师(现任岛根县立大学教授)前往天童视察。通过这层关系,齐藤教师也深度参与了这次天童中部小学的实践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活动方案(见第六章)。而另一位提出实践活动方案的佐藤卓生教师则是山形市立铃川小学的一名在职教师,也是大谷教师在山形大学附属小学任职期间的同事,而对我来说,他又是一位与我共同参与了诸多项目的研究伙伴。另外,虽然书中没有明确提到东京学艺大学的佐野亮子教师,但她在自适应学习的单元结构、教材开发以及学习环境创设等方面给予了我们非常耐心的指导。
此外,担任本书编辑的东洋馆出版社的河合麻衣先生也三次到访天童,不仅参观了孩子们的学习场景,参加了教学研讨,还为项目的立项和备案倾注了不少心血。可以说这本书写的就是在天童中部小学发生的一切。单从形态论或方法论的层面去理解和实践自适应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综合提升是不对的,甚至可以说是危险的。天童中部小学认为:“孩子们最终要能在没有教师的地方独自学习,独自解决问题。为此,课堂应该是一个教师为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及时提供帮助的地方。”归根结底,“教师应该如何理解孩子和课堂?应该为此做些什么?”这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希望这本书里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奈须正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