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大亨,从1978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8章 高考

6月30号,早晨。

前门火车站,虽然还只是上午八点钟而已,可夏日炎炎,暑气升腾,李卫东还是挤出了一脑门汗。

“行了,大头,我上车了,你也回去吧!”李卫东刚放好行李,就冲着车窗外的周建喊道。

“三儿,路上多注意安全,我就不送你了!”

周建对着李卫东挥挥手,脸上虽说带着笑容,可神情上却带着一抹不舍。

“放心好了,我会注意的。”

李卫东笑了笑,也抬手冲着周建挥了挥。

“呜呜呜……”

随着鸣笛声响起,火车也慢慢地动了起来。

看着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李卫东的神情,也变得有些恍惚。

他知道,他这次离开,只是暂时别离了,京城这座神奇又神秘的城市,过不了多久,他还会再回来的。

就在火车启动的时候,北影厂文学部内,七八个文学编辑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边喝茶边审查着各自的稿件。

一个戴着眼镜的女编辑,手里正拿着一个剧本,一边看一边点头。

等看到精彩的地方,她甚至忍不住笑出声来。

“哈哈哈,这剧本~这剧本可真有意思,真太搞笑了……”

“怎么了?施老师。”

问话的人,是文学部主任江怀言。他还有个女儿,叫做江珊。

而发笑的女人叫施雯心,是文学部资历颇老的一位编辑,哪怕江怀言也要尊称一句施老师。

她还有个叫葛尤儿子,她老公葛存壮也是北影厂的演员。

随着施雯心一笑,其他编辑全都停下手头的工作,好奇的看向她这边。

施雯心依旧笑容不减,她把剧本递给江怀言,笑道:“江主任,你来看看这个剧本,写的太有意思了。”

“哦~是吗?”

江怀言顿时来了兴趣,笑着接过剧本来,从头开始阅读起来。

不多时,他也不自觉笑出声来,显然这个剧本,就像施雯心说的那样,确实很有意思。

这个剧本不是别的,正是李卫东投的那份稿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等江怀言看完了,其他眼巴巴正等着的编辑,赶忙从他手里接过来剧本来,开始传阅起来。

大家边看边笑,纷纷觉得这样的剧本,不但趣味性很强,又极为符合当下的社会风气。

只要稍加打磨一下,然后再找好导演和演员,就可以拍成电影了。

趁着其他人看剧本的功夫,施雯心小声问道:“江主任,您怎么看?”

“确实难得一见的好剧本,只不过这跟严肃题材不搭边,厂里不一定会拍啊。”江怀言有些踌躇不决。

在现行的制度下,喜剧电影并不吃香,像那种深挖人性,又颇有教(苦)育(大)意(仇)义(深)的电影,才符合主流思想。

毕竟,电影从诞生那一刻起,它就不光只是艺术,还承担着宣传、教育这些更重要的使命。

“能不能拍摄,不是我们能做主的。”

施雯心想了想,建议道:“不过这么好的剧本,是不是先跟作者联系一下啊?省得又被其他厂抢去了。”

“这倒也是。”

江怀言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当即同意道:“那就给作者去封电报吧,让他先来厂里谈谈。”

“那行。”

施雯心松了口气,笑着点头:“我这就去拟封电报,回头就让小梁赶紧发出去。”

“行,施老师,这事儿就交给你了。”江怀言笑着同意了。

眼见得到许可,施雯心也不磨叽,坐好后,便开始拟电报。

等拟好了电报,她冲着坐在门口的梁晓声喊道:“小梁,你来一下。”

“施老师,您找我?”梁晓声放下手里的稿件,恭敬的走到施雯心面前。

“小梁,麻烦你去一趟邮局,把这份电报发出去。”

“好的,施老师。”

梁晓声赶忙应下:“我这就去,您就放心交给我吧。”

答应的极为干脆,没有半点不情愿。

谁让他刚来的呢。

新人报道,谁不是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干着领报纸、拖地、打扫卫生、打开水等杂活。

电报很快就发出去了。

可李卫东收到电报后,却并没有赶回来。

他回电声称,自己要参加7月20号的高考,等考完了试,他再来北影厂报道。

当接到这份回电,施雯心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可她还是同意了。

毕竟,改稿子再重要,也没有高考重要,哪头重哪头轻,她有数。

………

时间很快就到了7月20号。

此时的李卫东,浑身黢黑,皮肤更是黑得发亮。

原本还算白净儿的一张脸,现在也就比黑人稍微白了点。

没办法。

自打他回来后,每天不是晒场、扬场,就是翻地、播种、灌溉,可把他给累坏了。

还没有实现机械化的农村,干农活真得非常辛苦,尤其是双抢时节,真能把人累得脱层皮。

就这,还是李卫东之前回了趟京城,躲过了最辛苦的割麦子,不然那日子更难捱。

好在这一切终于结束了,因为,高考要开始了。

就在7月19半下午,大队里为了体现人文关怀,特意安排了马车,送李卫东他们这些知青去县城参加考试。

就这样,李卫东一行人带着铺盖卷进了县城,在天黑之前,被安排住进县初中宿舍。

因为考试的人数众多,乾县高中的教室明显不够用,还征用了附近好几个小学的教室来作为考点。

李卫东他们的考试地点,就放在了城关小学。

这里的小学条件要稍微好一些,教室也宽敞明亮了许多,纵然如此,但进入考场之后,还是先出一脖子汗。

热,暴热。

这样的考试环境,跟后世学生吹着空调考试,可没法比。

好在,李卫东提前买了藿香正气水,作为坚持下去的法宝。

上午7点半,李卫东跟其他知青分开后,便赶去了18号考场。

进门找到座位后,李卫东才刚刚坐下,就欣赏到了课桌上的鬼斧神工。

上面或篆刻“早”,或篆刻某某的名字,但更多的篆刻内容,则是震聋发聩的时代口号。

稍微瞻仰了一下大作,李卫东便收回目光来,开始闭目养神,好一会儿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面对这场决定命运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