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该抢发论文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1章 幽灵

余枫都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出荣奕集团的大楼的了。

在梅心浅的办公室,他心头大震仍然没有平息,手机却铃声不合时宜地响起,屏幕上闪烁着“吴院士”三个字,那是他无法拒绝的来电。

他满怀歉意地看梅心浅,对方也只是点了点头,于是他离开了办公室,找了个僻静的角落接听了电话。

“喂,吴院士您好。”

“哎,余枫同学,你放寒假了吗,还没有回老家吧。”

电话对面的声音很亲切,没有一点架子。

“放寒假了,还在学校里,有什么事情吗?”

“那就好,你有空能来计算所一趟吗,我们这边有点新发现,希望能和你讨论一下。”

“好的好的。”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梅心浅脸上微微笑着,“没事,我们的事情可以慢慢来。”

他走在路上,随手打了一辆车,前去计算所。

虽然对方说的是有空就来,但余枫在吴院士面前没有什么摆架子的必要,尽快解决才是好事,不敢有丝毫怠慢。

江洲市计算所藏身闹市,大隐隐于市。

它没有宏伟的大门,也没有高耸的围墙,只有朴素的门面和道旁树木的掩映,低调得仿佛与世隔绝。

余枫在曲径通幽的院内几经周折,才找到研究所主楼的大门。

门口有位格子衫的中年男子早就在那里等待了。

男子热情地迎上来,“是江洲大学的余枫同学吗?”

余枫礼貌地回复,“是的。王研究员,您好。”

早在电话联系中,余枫就知道负责这件事的,是吴院士手下的王研究员。

王研究员一边带路,一边跟余枫讲解他们有关“幽灵”的新发现。

“幽灵”漏洞的触发条件是预测执行,而信息泄露的载体是高速缓存。

王研究员一边引路,一边向余枫介绍他们关于“幽灵”漏洞的新发现。

“幽灵”漏洞的触发条件是预测执行,而信息泄露的载体是高速缓存。

计算所的研究人员在阅读余枫的论文后,结合他的思路进行了头脑风暴,产生了诸多新的想法。

今天邀请余枫前来,正是为了深入挖掘“幽灵”漏洞的各种变种。

一进门就是吴院士夸张的笑脸,“外面的风可真大,把余同学的脸都冻红了。”

王研究员在一旁瑟瑟发抖,他被吴院士赶出来等候多时,在寒风中几乎冻僵,心中不禁暗暗叫苦,冷的是他好吧。

吴院士瞥了一眼余枫身后的王研究员,后者心头一暖,果然吴老还是会惦记他的。

“小王你还愣着干啥啊,快点泡茶啊。”

小王欲哭无泪,谁才是嫡系啊。

不过,以这个姓余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水平,确实值得吴院士另眼相看。

“怎么过来的?打车吗,等下找小王报销。”

吴院士的热情让余枫有些招架不住,但越是热情,某人就越是受伤。

不过三个人都是搞学术的,寒暄不花多少时间,很快进入了正题。

王研究员打开平板,给余枫展示。

“余枫同学,你觉得这个边界检查绕过,是不是也可以做。我们稍微写了一个demo,可以用推测执行,读取边界以外的数据。”

余枫心中暗笑,对方未免太过客气。

demo都写出来了,还来征求他的意见,显然是对他的思路十分尊重。

既然如此,他今天决定倾囊相授。

他拿过王研究员手中的电子笔,继续在平板上写着。

“你还可以尝试注入分支目标。你看平常的jump指令会跳转到正常的代码上,但是推测执行可以让跳转的位置被恶意修改。”

王研究员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

余枫继续说道:“高速缓存不安全,是因为我们早就知道了Flush+Reload指令在高速缓存上的应用。但我们其实也有关于恶意读取系统寄存器的攻击手段,你可以读一下这篇三年前的论文。”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一种逆向思维,如果是机密数据,在执行时被预测执行了,也就是说我们甚至有可能会在正常程序之前,获得它内部的情报。”

“等等等等,让我缓缓。

王研究员赶紧打断余枫,自己的大脑完全跟不上这位天才学生的节奏。

原本以为今天的讨论只是和余枫探讨一下他构想的可能性,没想到对方的想法却如喷泉般喷涌而出,让他应接不暇。

王研究员扶了扶眼镜,深吸一口气,努力消化着余枫刚才提出的种种设想。

这些想法在他看来,简直是石破天惊,颠覆了他对“幽灵”漏洞的认知。

照他这么说,岂不是计算机芯片中全是漏洞,漏成筛子了?

余枫见状,微微一笑,放缓了语速:“不好意思,我可能说得有点快了。其实这些都只是初步的想法,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

当然,他只是谦虚,这些漏洞的变种可是让科研界头疼了十数年之久。

在一旁旁听的吴院士倒是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余枫。

之前王研究员还对他的赞赏有点不服气,看到论文后就求着自己要余枫的联系方式。

这次刚刚做出一点成果就迫不及待来分享,还大气地说要分余枫一个二作,结果今天,又被余枫好好上了一课。

吴院士心中暗暗觉得好笑,这个年轻人可不简单啊。

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为人处世,都比小王略高一筹。

小王想了这么几周,才想出这么一种简单的变种,可余枫呢?

人家随口道出来的几个变种,就听起来比小王想的高大又复杂不少。

别看他说是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看他那气定神闲的模样,就知道他早就胸有成竹了。

这是给他一个台阶下呢。

而且看起来,他似乎完全不关心发表本身的事情,而是专注于科研成果本身。

在这个年代,能这么不浮躁地做科研的人,可是越来越少了。

吴院士心中暗自盘算,倘若能将余枫这样的人才拉进计算所,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学术风气,都将得到极大提升。

小董啊,就让你见识一下,院士的手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