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应用实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数据存储发展历史

计算机系统从最初的不保存数据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现,中间经历了多个阶段。由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更新换代带来的数据量的不断增长、数据库理论研究的深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是促使数据存储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 人工管理阶段。早期计算机主要是在实验室中用于科学计算的。这时的计算机体积庞大,并且没有硬盘存储数据。进行科学计算所需的数据是利用纸带、磁带等设备一次性地提供给程序的,得到结果后并不保存,下次再运行程序时还要重新提供数据。数据和程序是混在一起的,数据从属于程序。这些原始数据也通过人工来管理。此时还没有出现操作系统和文件的概念。

· 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不仅出现了磁盘存储介质(数据以文件形式保存在磁盘上,应用程序通过读/写文件来完成数据的输入/输出),还通过文件系统来统一管理磁盘上的文件。但是应用程序一旦调整了,其所对应的数据文件就会被动调整,并且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即数据的独立性和共享性都很差。

· 数据库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性能、存储性能的大幅提升,硬件价格的下降,大型机、小型机和微型计算机的推广使用,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采集了更多类型的数据,应用程序之间也有了共享数据的需求,所以在1964年出现了第一个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理论研究不断地推陈出新,出现了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对象关系型数据库,以及分布式数据库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关系型数据库。

· 新型数据库阶段。21世纪初,各种非关系型数据库陆续出现,用来弥补在一些场景下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的不足之处。两种数据库相互借鉴、配合使用将是以后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