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武尉屯向东横穿沙漠的公路得到国家和自治区批准建设以后,陈浩抽调两百亿元资金,为武尉屯能够与外界连通豪掷万金。
在当今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精准扶贫和慈善活动层出不穷,但是XJ因为地广人稀,当地的贫苦老百姓往往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随之而来的则是产品和商品的滞销。虽然飞机能够无视地形地貌运送货物,但是又有多少商人和平民百姓能够用得起,因此修建一条能够快速运输的高速公路势在必行。
为了实现经济战略的部署,为了实现人文交流的频繁,然而等施工队伍到达现场,才发现当地的环境实在是太过于恶劣。建材可以用车辆运输,工人也可以不惧艰险,但是没有水却成为了制约工程进度的唯一阻碍,而为了解决这一现实的问题,施工队只能就地挖井。
梁训说:“陈叔,挖井取水只能勉强满足施工用水。”
陈浩说:“让MAZ重型越野运输车冲锋在前,我们的饮用水可以运输,也可以调用直升机。”
“水的问题解决了,电力与通讯设备以及各项配套设施怎么办?”梁训问陈浩。
陈浩说:“这个事情让陈玉麟负责,如果他不能够解决,那么就回家抱孩子。”
正式开工后,这段长达540公里的高速公路,成为了所有施工人员的噩梦。漫无天际的沙漠,荒凉的戈壁滩,零星的动物尸体,使得每一个人在看到这种地狱般的环境时,都产生了难以抵抗大自然的渺小感。
武若公路需要穿越武尉屯沙漠、通古特斯沙漠、通兰碛以及乌兰布沙漠,但是不管是谁,在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沙尘暴和巨大的日夜温差时,都感到力不从心。
荒无人烟,缺水缺电,甚至没有信号,一旦工作人员失联或者汽车抛锚,其后果不堪设想,而面对如此困境,嘉禾人展现了人定胜天的精神。
没有水就挖井,没有电就架电线,没有信号就建信号塔,环境恶劣就绿化沙漠,在嘉禾基建能工巧匠的疯狂之中,新建935个供电与通讯设施,458公里供水管道工程。
如果说人们能够对抗疲倦,但是还要时刻提防大自然的恶意,在武若高速的乌兰布段之中,经常会毫无预兆的出现沙尘暴天气,这种伴随着狂风的沙尘遮天蔽日,伸手不见五指。
在这沙尘暴之中,施工车辆就是个玩具,无法给人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而一旦遇到这种天气,车里的人只能听天由命,即便事先查看了天气预报,偶尔也会遭受灭顶之灾。
历时三年多的时间,耗资270亿元,嘉禾人在500公里的沙漠之中,修建起一条笔直的天路。武若公路通车,陈浩激动地泪水打湿脚下的路面。
当嘉禾垦荒者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尝试种植作物,他们为了改善盐碱地土质,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渠排碱,但随着土壤里盐碱溶液的排出,低洼处的盐碱化却更为严重。不能看着土地就此荒废,成为XJ人日思夜想的心头大患。而随着武若高速的全线通车,到来的农业专家和科学人员给XJ带来了新的生机。
提到XJ的特产,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又大又甜的哈密瓜,甜美多汁的葡萄,以及XJ的手抓饭和羊肉串,如果现在还有人保持着这种固有印象,必然会被XJ人嘲笑井底之蛙。众所周知,几亿年前的地球被海洋包裹,如今的XJ自然也不例外,那么在XJ养殖咸水鱼虾,似乎也能行得通。
说干就干,陈浩开始利用盐碱洼地,通过人工调配的水质,进行罗非鱼,南美对虾,海鲈鱼,石斑鱼等各类海产品的养殖,并且经过数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益于武若高速的贯通,来自于乌兰布的海产品随着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流通到全国各地,甚至一些商人还会通过货轮,将乌兰布的海产品运往世界各地。
想要富先修路,这条传承下来的谚语,早已深入人心,而武尉屯也在武若高速的帮助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武尉屯人也开始建设旅游事业,还能解决当地人就业问题,不得不说,一条武若高速虽然耗资巨大,但从长远来看,其中的潜力早已经无法计数。而这也体现了陈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展示了嘉禾人的坚韧和不屈!
“虽然公路通了,但是沙漠种树水哪里来?”李凤霞问陈浩。
陈浩说:“虽然沙漠环境‘极端’干燥,但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可以确保树木的存活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沙漠中植树,水源的获取和管理是一个关键问题。选择适合沙漠环境的植物品种,这些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耐旱性,能够适应沙漠的极端环境条件。实施科学的灌溉和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使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考虑收集雨水或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
加强土壤改良和保水措施,通过添加有机物质、使用保水剂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控制沙漠扩张、保护野生动植物、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从而为树木提供更稳定的生长环境。
虽然有观点认为在沙漠中大量植树会快速消耗土壤水分,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实际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植树造林不仅可以改善沙漠环境,还能有效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为沙漠地区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旅游中如何在沙漠中获得水?”李凤霞问齐芳。
齐芳说:“从植物的根茎中获取水源,寻找‘沙漠绿洲’获得水源,使用蒸馏法获得水源,跟着小动物去找水源,可在沙漠中获得水。
沙漠上有些植物生命力是比较顽强的,找到在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将植物的根茎部分挖出来,这个植物的根茎就能给你提供水源,咀嚼这些根茎就可获取水分。
从沙漠绿洲获得水源,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在沙漠中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根据这些植物发现沙漠绿洲,从而获取水源。
蒸馏法获得水源。沙漠的昼夜温差是非常大,蒸馏法是在沙漠里挖出一个1立方米的沙坑,上面蒙上一层塑料膜,中间弄个眼,把水杯放在下面,靠着蒸馏可以获取水源。
跟着小动物去找水源。有生命的地方就有水源,可在沙漠里找到小动物。发现小动物,就说明离水源已经很近了,可以跟着小动物找到水源。”
“梁训,沙漠里的绿洲会有很多水存在,这些水是哪来的呢?”李凤霞问梁训。
梁训说:“李姑姑,对于沙漠里的绿洲会有很多‘水’存在,这些水是哪来的呢?这个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以我国XJ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来分析。
我国的沙漠里不是只有漫天黄沙,还有荒漠,绿洲,仙人掌等耐旱型植物。在沙漠里,某个地区是先有了一定量的水源,才会形成绿洲。沙漠里绿洲的水来源较多,我在这里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了阐述。
我们来观察一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绿洲的分布情况,绿洲的分布是沿着山麓地带,附近有河流或者湖泊。那么我们来探究一下,此处河流与湖泊的形成原因。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地,远离海洋,气候类型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少不代表没有一点大气降水,周边单反有山地,有风,等温暖气流流经此地,迎风坡山地抬升,便会形成迎风坡的地形雨。
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夏季会有来自高山大量的冰雪融水。北边天山山脉,西南边昆仑山脉,东南是阿尔金山,平均海拔皆为5000米以上。
在外力侵蚀下,沙漠的地表有高有低,在沙漠低洼处的蓄水层偶尔会有裸露在地表的现象,低洼深度达到地下水位处,地下水便变成湖泊之类的地表水,再演化成绿洲。如高处水往低处渗流过程中渗出或涌出地表,形成河流或湖泊,再演化成绿洲。
总的来说,在只考虑自然原因的情况下,绿洲形成的原因四种原因占比较多。一个绿洲的形成,不可能因为以上描述的一个原因而导致,一般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公路沿线的水井干涸以后怎么办?”李凤霞又问梁训。
梁训说:“我们在武若公路沿线建设了50多个大蓄水池,还有150多个小蓄水池,这些蓄水池全部是地埋式蓄水池,蓄水池蓄水量在四五千立方米之间,蓄水量达到60万立方米,配合108眼深水井,基本保障沿线两万公顷防风林的灌溉用水,为以后公路两侧500米绿化带奠定了基础。”
“整个护路人员有多少人?”李凤霞再问梁训。
梁训说:“靠近武尉屯90公里的护路人员是武尉屯人,靠近RQ县90公里的呼噜人员是吾塔木的公路站的管护人员,中间360公里的管护人员武若公路的护路队监管,这些人既能护路,又能救援失事车辆,还能够护林。”
“他们的宿住条件怎么样?”齐芳问梁训。
梁训说:“每一个值班房都是储能集装箱房,有1000升净化水和灰水处理装置,每个值班房配置两三名工人,储配食物都能够食用两周以上,值班室有双通讯系统,有摄像头,救援队有救援车与救援直升机24小时待命,这些队员都是优秀退伍军人。”
“他们多久休班一次?”齐芳又问梁训。
梁训说:“夫妻档一个月一次,其余的跟随物资的长短时间来记,一般是半个月。”
“整个护路队和救援队有多少人?”乔山再问梁训。
梁训说:“目前有两百人,管理处会根据季节增减人员。”
“通兰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没有?”陈浩问梁训。
梁训说:“已经完成,加油站、加气站、救援站、车旅驿站等已经验收,符合设计水准。”
“穹堡是否能够抵御沙尘暴?”陈浩又问梁训。
梁训说:“穹堡按照人防设施建造,就是被风沙掩埋也能够自救,中心直径96米,钢筋混凝土挡沙墙厚度2米,穹顶仿照飞机堡建造,我们的救援直升机就存放其中,里面的物资与淡水可以供应营级人员使用和食用一个月,掘进机器可以打通30米通道。”
“通风口高度是多少?”陈浩再问梁训。
梁训说:“高于中心地坪10米,通风量达到3000立方米每分钟。”
“很好,这样可以确保万无一失。”陈浩说。
李凤霞说:“我想去看看。”
“行,让齐芳开车。”陈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