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出发亲兵营见闻
星术神通,毕竟是七十二术之一,虽然贾琮能够动用的法力不够多,但在凡间使用星术,依然是有碾压级的效果的。
仅仅一次测算,贾琮就发现了好几处龙脉结穴之处,这些地方有远有近,远的贾琮估计有一百多里地,近的只有几十里。
这对贾琮来说可是好消息,有龙脉结穴,就有可能形成灵气眼,而灵气眼,就是龙脉大量释放灵气的地方。
这些地方与龙脉上普通的地方是完全不同,没有灵气眼的地方,龙脉释放的灵气一般都是不会太多的。
现在发现了好几个龙脉结穴之所,那就有更多的可能,找到灵气浓郁的地方了,找到了灵气浓郁的地方,还能找不到灵材吗?
找完龙脉结穴的地方,贾琮稍加休息,待恢复了法力,贾琮再次使用星术,测算那几处龙脉结穴之处的灵气浓郁情况,很快贾琮就有了发现。
就在贾琮现在所处位置的正北偏西,就有一处灵气浓郁的地方,那里有很大可能,就是贾琮要找的地方。
见此,贾琮赶忙将贾琏叫来问道:“咱们正北稍微偏西方向,通往哪里?”
贾琏顺着贾琮指的方向说道:“那里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个方向是皇陵。”
一听是皇陵,贾琮突然想了起来,那个方向好像是明皇陵,本朝的皇陵可不在那里,本朝的皇陵,在东北方向,是钦天监选的。
和明皇陵不同,那里距离京城很远,不过贾琮现在也有点纠结了,他找的地方该不会是明皇陵吧?
如果是明皇陵就有点麻烦了,他总不能让贾家把明皇陵买下来吧?他可是要在那里采矿的。
如果有人误会他们是在盗墓,那可就有点麻烦了,偷坟掘墓可是重罪。
开棺椁见尸者,为首斩立决枭示,为从者绞立决,这就是主谋枭首示众,从犯绞刑。见棺者,为首绞立决,为从者皆绞监候;未至棺者,为首绞监候,为从发极边充军。
如有发掘历代帝王陵寝,及会典内有从祀名位之先贤、名臣,并前代分藩亲王者,俱照此例治罪。
如果是明皇陵,他想要挖点矿,那还真的会有麻烦,至少也能给按一个未至棺者,那可就麻烦了。
想了想,贾琮问道:“明皇陵距离我们有多远?超过一百里了吗?”
贾琏听后说道:“哪有百里啊,正好七十里,去那里的话,如果用马车,快的话要一天,骑马的话,半天足以。”
贾琮听后不由一乐,是他想多了,这个时代的一里,将近六百米,七十里大概就是未来的四十公里。
而贾琮发现的地方,最少也离他现在有五十公里以上了,所以那里明显不是明皇陵,估计要从明皇陵,再往里走上一二十公里才能到。
不过这个时代,想要赶路,还真的是件麻烦的事情,路况实在太差了。
贾琮他们现在走的还是官道,修建的时候,绝对是这个时代的最高标准。
比如修建时要先把浮土铲除,然后铺石块、碎石、沙子黏土,最后再用大石磙撵平,甚至为了防止道路长草,黏土甚至还是炒过的。
但这依然不能改变其为土路的事实,晴天时尘土漫天,阴雨时又非常泥泞,除此之外就是坑坑洼洼了。
就如现在,贾赦他们骑马,都只敢慢跑,不然马蹄带起的尘土,就能把后方的车队给埋了。
这样的路况,马车基本上是很难快速行进的,最多只能跟着慢跑,速度自然也就不会多快了。
一般马车一天六七十里,就算是很快的了,骑马能更快一些,但也就二百里左右。
虽然去那里会比较麻烦,但贾琮也算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明皇陵,肯定就能有些收获。
贾琏见贾琮松了口气,赶忙问道:“那里怎么了,你是有什么发现吗?”
贾琮也没有明说,只是说道:“那里应该有个不错的地方,有空要去看看。”
听了贾琮的话,贾琏是一头雾水,不过见贾琮没有说的意思,也就只得作罢,他也明白,贾琮的事情有很多是不能外泄的。
接着贾琏说起今天的安排来:“亲兵营离城差不多有五十里的样子,咱们需要先到前面大概三十多里远的镇子上休息用午膳。然后避开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才会继续赶路,傍晚才会赶到亲兵营。”
贾琮点点头,也没有多说什么,现在周围都是小厮护卫,有什么话也是要放到私下里说的。
现在已经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地方,还有几个不知道具体情况的龙脉结穴的地方,等到了亲兵营,就可以安排时间,逐一查探了。
而现在当然是看看周围的情况了,也算了解了解基层老百姓的生活情况了。
随着贾琮将心思放在周围的百姓身上,贾琮就不得不叹气了,这个时代的百姓,日子过得还真的是差。
这个时间,虽然不算太早,但也不晚了,又是六月份,太阳现在就已经很大了,气温也自不必多说,而这时的老百姓,已然在地里干了不知道多久的活了。
用精神力量稍微一扫,贾琮就将周围的情况看了个清清楚楚,一部分人还在收麦子,不过周围的小麦已经收割的差不多了,贾琮知道,夏收差不多算是结束了。
毕竟没有收割的小麦真的不多,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开始了夏播,种的东西不是玉米就是红薯。
不过看着地里还没有收割完成的小麦,贾琮知道,他们的收获应该很差,因为地里的小麦非常稀疏,同时麦穗很小,就贾琮的估算,亩产二百斤算多的。
这样的亩产,也难怪在地里干活的人,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的了,这些人能吃饱的应该不多。
再看看他们蓬头垢面的样子,显然他们甚至都没时间收拾自己,想必做完这些农活,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
除了收麦子的人,还有拾麦子的人,这些人多是小孩子,最小的贾琮估计只有四五岁,不过看着也很瘦弱。
再看穿着,基本上都是穿着打着补丁的破旧短褐,就是女子,也没有什么艳丽的衣服,看材质应该都是自家织的粗布。
贾琮估计,这应该是为了干活专门换的,这个时代正是本朝最强大的时候,日子应该不至于犹如王朝末期一样。
由于是盛夏时节,农田里干活的人,倒是都带着草帽,但大多打着赤脚,是的,穿鞋子的人没有几个,就算是鞋子,也多是草鞋。
再看他们带的干粮,基本上就是一些黑乎乎的饼子,不知道是什么做的,然后就是一些水了,当然也有带酒的,但不多。
就这样,贾琮一路走一路观察,快到中午的时候,一行人到了一个镇子上,这里距离京城三十多里,算是出京的第一站。
之所以有这样的地方,不过是因为从京城出来,刚好半天能到这里,方面运送货物的人,休息吃饭罢了。
毕竟是自然形成的,镇子倒是不大,东西南北,都不过是一里多长,不过居然还围了土墙。
进了镇子,首先看到的就是牛马市,现在虽然已经接近中午,但这里的牛马倒是不少。
这应该就是附近老百姓自发形成的牛马市了,里面的牛马应该主要是用来干农活的。
大致看了看,贾琮也就不再关注了,毕竟牛马一类的,对他来说也没用,要是有飞马之类的,他倒是能有点兴趣。
而在牛马市的对面,则是有一群官差,正在收粮,贾琮想了想就明白了,这应该是在收夏税,这个时代,老百姓一年要交两税,即夏税和秋税。
京城附近的夏税,就是这个时节收,正好赶在夏粮收割之后,贾琮见此,叫来贾琏说道:“等等,我想看看他们是怎么收税的。”
有贾琮的要求,时间又充裕,贾赦自然没有意见,于是贾赦带着众人,在牛马市边缘,停了下来。而贾琮则是站在车辕上,往收税的地方看去,同时用精神力量观察起来。
就听一个刚刚交了税的人和旁边的人抱怨道:“果然是大斗。”
旁边一个人说道:“唉,谁说不是呢,说好的每亩地三斗的税,这一用大斗,都快五斗了。咱们还都是薄田,一亩地也就收了一石多一些,这就去了一半了。”
先说话的那个说道:“这可如何是好,还准备卖了剩余的粮食给老二娶媳妇呢,唉,又得拖到明年了,唉,拖到明年,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攒点钱真难啊。”
又有一个人说道:“谁说不是呢,我还听说,过不了多久还有徭役,说是要建什么军营。这么一来,咱们剩的那点粮食,还不得全贴进去,希望徭役不要太久。”
最开始说话那人说道:“真的还有徭役?这可怎么办?你们是知道的,我们家人口多,这不得摊派两个人的徭役啊,真的服了这次徭役,家底还不得被掏空。”
看着一脸凝重推车走向远方的几人,贾琮不禁摇头,就从这些人的谈话中,贾琮大概能够想象他们的情况。
今年的夏税,他们基本上算是交了一半,待夏播结束后不久,他们很可能就要去参加徭役。
以这个时代官员的尿性,他们肯定不可能给这些服徭役的人提供多少粮食,他们想要不被饿死、累死,就得自己备上一些粮食。
同时最重要的是带银子,为什么要带银子呢,很简单,你得防止自己受伤或者生病,受伤、生病你还能指望那些官员给你医治吗?不带钱真的不行。
所以一旦真的有徭役,他们不要说攒钱给儿子娶媳妇了,能保住自己的命就不错了。
看着他们走远,贾琮又将注意力放在了收税的地方,这时就见一个老汉正带着家人,将粮食倒进斗里。
只是随着粮食的倒入,那个老汉脸色是越来越难看,显然他也发现了斗有问题。
只见他这时叹了口气,回到独轮车上,继续搬下一袋粮食,往斗里倒去,直到将斗倒满。
然后就见差役,上来给了斗一脚,然后满意的走开,老汉则是带着人将粮食送入仓库。就这样,反反复复,一直送了五十多斗,才算停下。
这么说来,这家老汉,算是有十多亩地了,就是不知道他家里有多少人了,剩下的粮食,又能否养家。本来贾琮觉得,这家人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没想到那个差役这时说话了。
就听他说道:“杨老汉,你家的地要不要卖啊,也不怕实话和你说,老父母发话了,以后这税呢,只有多的,没有少的。”
“京城里的大老爷们,这次出了大血,咱们县老父母,要为大老爷们分忧啊,也只能苦一苦你们了。”
“怎么样?要不要把地卖了,只要把地卖给我们班头,以后这税就不用交了,地呢还给你们种,班头说了,他只收四成的租子。”
“当然了,租子收的低,这地价当然也不会高了,班头说了,每亩地可以给你们四两,这个价很公道吧?”
那个杨老汉见此,赶忙给差役行了一礼说道:“差爷,那些地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子孙就算是再不孝,也不敢轻易的卖出去了,还望差爷见谅,在班头面前给老汉我美言几句。非是老汉我不识抬举,实在是祖产不能卖,不然愧对祖宗啊。”
说着已经从袖子里摸出了一小吊钱,塞进了那个差役手里,贾琮用精神力量一扫,铜钱的数量就被贾琮数了出来,五十枚。
是的只有五十枚,不过就这五十枚,对老汉来说,应该也不少了,大概能买二斤猪肉了。
而且贾琮在他身上,再没有看到其他钱了,显然这次出来,他也只带了这么多钱,很可能还是用来买生活物资的。
现在将这些钱塞给差役,估计是怕他在班头面前编排他们,一旦让班头对他们有意见了,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各种刁难了。
比如说刚刚差役只踢了一脚量斗,这一脚,他们差不多就多交了五分的粮食,如果来两脚,那最少多一成,再加上是大斗,他们估计都得交六成的税了。
见老汉塞了铜钱,差役在手里颠了颠,就揣进了怀里,然后说道:“你倒是知道规矩,不过那也是实实在在的给你的明路,回去好好想想,想通了随时可以找我们班头,他是真的在给你们考虑。”
杨老汉千恩万谢的说道:“是是是,差爷您说的是,如果要卖我肯定找班头。”
然后又是赶忙行礼,很快就拉着家里人走了,接着基本上都是这样,只要地块大的,差役基本上都要问问。
很快又到了一个老汉,只有他一个人,只是对这个老汉,差役就有点针对的意思了,别人基本上都是一脚,这个老汉,每斗都是两脚。
这样送了两斗之后,老汉忍不住了,说道:“差爷,还请给留条活路吧,家里只有二亩薄田,这样下去,这税哪还交的起啊。”
贾琮一听,不由得眼睛一眯,二亩地,夏收的情况估计也不会多好,就贾琮看的情况,能有三石的产量就不错了。
差役这么一搞,他差不多要交两石的税,也就是说,家里只能剩一石粮食。这一石粮食可是要到秋收的,中间要是还有个头疼脑热,那是根本活不下去的。
而差役这时笑眯眯的说道:“交得起,交得起,怎么会交不起呢?咱们班头家的公子,那是远近闻名的才子,将来肯定是要成为进士老爷的。纳你家丫头为妾,还能委屈了她不成?”
“再说了,你和我们班头成了亲家,这税还不是他老人家的一句话?怎么样,这税你说交不交的起?以后啊,有你的好日子过,你想是不是这个理?”
这时老汉说道:“差爷,还请您给班头老爷带句话,我家那丫头已经定了亲,这马上就要出嫁了,哪能去给公子做妾啊,还请他老人家高抬贵手,老汉给您磕头了。”
说着老汉就直接跪在地上,给差役磕起头来,然而,磕头又怎么可能解决问题?
这时差役手按刀柄,笑呵呵的说道:“不就是定亲吗?退了就是,跟了咱们班头家的公子,彩礼可不少你的,二十两,够你买四亩田了。再加上你手里的二亩,那可是六亩地,怎么样?”
“和你卖田之前一样,那可是祖宗基业,就算你不买田,有了这二十两,你还能找个寡妇一起过日子,那可是寡妇,呵呵……”
贾琮这边在看,贾赦和贾琏也在看,他们的修为虽然不高,但毕竟有了法力,已经入了超凡,耳聪目明都是基本能力。
所以差役和交税人员的对话,以及他们做的事情,贾赦和贾琏,那可是看的清清楚楚。
贾琏这时也算明白了这里的状况,这时他对贾赦说道:“老爷,这事咱们要不要管一管?他们做的实在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