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大年本身是余庆

一次年会上,主持人突然提议,让我在红宣纸上给大家写对联,就是拙著《农历》中六月父亲给乡亲们写的那些,“三阳开泰从地起,五福临门自天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类。写完,大家开始用这些对联组装节目,特别有年味儿。看着年轻人在模拟过大年,我的思绪就回到了童年。

老家的讲究是,贴好对联,就去坟上请祖先。

一家或一族的后人们向着自家的祖坟走去。阳光温暖,炮声震天,在宽阔绵软的黄土地和黄土地一样宽阔绵软的时间里,单是那种不疾不徐的散漫行走,就是一种享受。一般说来,坟院都在自家的耕地里。宽阔,大方,从容,让你觉得那坟院就是一幅小小的山水画,而辽阔的山地则是它的巨幅装裱。说是坟院,其实没有院墙,区别于耕地的,是其中的经年荒草,还有四周的老树,老树冠一样盖着坟院,让那坟院有了一种家的味道。坟院到了,一家人跪在经年的厚厚的陈草垫上,拿出香表和祭礼,焚香,烧纸,磕头,孩子们在一旁放炮,那是一种怎样的自在和安然。且不管祖先是否真的随了他们到家里来过年,请祖先的人已获得一份心灵的收成。

在老家,每年全村的对联都是我父亲写的,后来父亲把衣钵传给我。有一年我因病没有回家,村里人就只好买对联贴了。第二年再回去,乡亲们又买了红纸让我写。我说,买的多好看啊,也省事。他们说,还是写的好,真。一个“真”字,让我思绪万千。现在,也只有在乡下,老乡们才认这个“真”。其实我知道,我那些蹩脚的字,并没有买来的对联上的好看。那么这个“真”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再说请灶神。随父亲上街办年货,我发现父亲买别的东西叫“买”,买门神和灶神却用“请”。我问为什么。父亲说,神仙当然要请。我说,明明是一张纸,怎么是神仙?父亲说,它是一张纸,但又不是一张纸。我就不懂了。父亲说,灶神是家里的守护神,也是监察神,一家人的功过都在他的监控之中,等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他会向上天报告一家人一年的功过得失,腊月三十再回来行使赏罚。父亲还说,这请灶神是有讲究的,灶神下面通常画着一狗一鸡,那鸡要向屋里叫,那狗要向屋外咬。仔细看去,确实有些狗是往外咬的,有些是往里咬的,就看你家厨房在东边还是西边。还有那秦琼和敬德,一定要脸对脸。我问,为什么一定要脸对脸?父亲说,脸对脸是和相,脸背脸是分相。贴灶神也有讲究,一定要贴得端端正正,灶神的脸还要黄表盖着,不能露在外面,不然将来进门的新媳妇不是歪嘴就是驼背。这样,当我再次走进坐了灶神的厨房时,一股让人敬畏的神秘气息就扑面而来。

腊月三十天一亮,父亲让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拓冥纸,先把大张的白纸裁成书本宽的绺儿,用祖上留下来的刻着“冥府银行”的木板印章印钱。小的时候非常不耐烦,及至成人,觉得一手执印,一手按纸,然后一方一方在白纸上印下纸钱的过程真是美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了机印的冥钱,但父亲还是坚持用手印。有时来不及了,哥就拿出祖父传下来的龙圆(一种上品银圆),夹在白纸里用木桩打印纸锭。父亲虽然脸上不悦,但终没有反对。纸锭虽然讨巧,却总要比从大街上买的那些花花绿绿好得多。

一进腊月,父亲就带着我们做炮了。父亲先用木屑、羊粪、硝石、硫黄一类的东西做火药,然后用废纸卷大大小小的炮仗,剩下的火药装在袋子里,侍候铁炮。铁炮有大有小,小的像钢笔一样细,大的像玉米棒子那么粗,尾部那儿有个眼儿,用来穿引信。过年了,小子们差不多每人手里都有一个沉沉的铁炮。村前的空地上,一排排铁炮整装待发。小子们先把火药装在炮筒里,用土塞紧,然后点燃引信,人再跑开,捂着耳朵等待那一声来自大地深处的闷响。父亲还给我们用钢管做长枪,用车辐条做碰炮。长枪大家知道,和当年红军用的那种差不多,只不过比例小一些。碰炮——把一个车辐条弯成弓形,在弓尾挽上橡皮筋,橡皮筋的另一头拴着半截钢条。这种碰炮不用火药,用的是火柴头,把几个火柴头放在辐条帽碗里,用钢条碾碎,然后把系在皮筋上的钢条塞在辐条帽碗里,拉长的皮筋起到了用拉力把钢条撬在辐条帽碗里的作用。这样,你的手里就是一张袖珍的长弓,然后高高举起,把钢条向砖上一碰,就是一声脆响。现在想来,那时的父亲真是可爱,在那么贫穷的日子里,在五两白面过年的日子里,居然有心思给我们做这一切,他的开心来自哪里?

一进腊月,父亲就早早让我们裁窗花:用纸搓针,把上年的花样钉在一沓新买的红黄绿三色纸上,衬了木板,然后照着花样裁窗花。刀子从纸上噌噌噌地划过,一绺绺纸屑就从刀下浪花一样翻出来,那种感觉,真是美好,更别说看着一张张窗花脱手而出的那种喜悦了。父亲还教我们画门神,画云子(一种往房檐上挂的花饰,我不知道父亲为何把它叫“云子”),包括给戏子打脸。

男人们过年的时候,女人们大多在厨房里煮骨头,收拾第二轮年夜饭。给孩子们散糖果、发压岁钱一般都在第二道年夜饭上来时进行,论时辰应该是亥尾,晚上十点半左右。因此,十点半之前的这段时光,男人们就像茶仙品茗一样,陶醉而又贪婪。

吃完长面呢?应该是品尝那段静好的时间了。在老家,为了把这段静好延长,由我带头,把贴对联的时间一再提前,后来干脆一大早就开始贴了。依此类推,上坟的时间也提前了。有时如果效率高,赶得快,那段无所事事的静好就从黄昏开始。按照习俗,一般情况下,只要大门上的秦琼、敬德贴好,黄表上身(把黄表纸折成三角,贴在神像上方,意为神仙已经就位),别人就不到家里来了,即便是特别紧要的事,也只能隔着门说。这种约定俗成的禁入要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早上行过“开门大礼”才算结束,就是说,这是一段纯粹属于自家人的时光。

再想祖母生前的一些恪守,比如饭前供养、不杀生、不浪费、施舍、忍辱、随缘、无所求,等等,敬意不禁油然而生。父亲说,这人来到世上,有三重大恩难报:一是生恩,二是养恩,三是教恩。因此,他的师父去世后,师母就由父亲养老送终,因为师父无后。当年我们是那么地不理解,特别是在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里,他却拿最好的衣食供奉师母,就连母亲也难以理解。现在想来,父亲真是堪称伟大。

第二道年夜饭的主菜是猪骨头。我们家因为祖母信佛,父亲又是孝子,尊重祖母的信仰,也就变着花样做几道素菜。妻子征求儿子意见,干脆把这个环节省掉了。但压岁钱是要发的,虽然要比老家散的多得多,可儿子却丝毫没有几个侄子从我手里接过压岁钱的那种开心,手伸过来了,眼睛还在电视上。

老家也有电视了,这多少对那段静好有些影响,但深厚的年的底蕴还是把电视打败了,大家还是愿意更多地沉浸在那种什么内容也没有、又什么内容都有的静好中。说到电视,思绪就不停地往前滑。平心而论,有电是好事,但在没有电之前的年却更有味儿。想想看,一个黑漆漆的院子里亮着一盏灯笼,烛光摇曳,那种感觉,灯泡怎么能够相比?再想想看,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村子里,一盏灯笼像鱼一样滑动,那种感觉,手电怎么能够相比?假如遇到雪年,雪打花灯的那种感觉,更是能把人心美化。

刚才说过,尽管有了电视,有了春晚,但老家的孩子却没有完全被吸引。吃过第二道年夜饭,他们就穿着棉衣,打着手电,拿了香表和各色炮仗,到庙里抢头香了。几个同敬一庙之神的村子叫一社,那个轮流主事的人叫社长。说来奇怪,那一方水土看上去极像一个大大的锅,那座庙就在“锅底”的沟台上,但是这并没有限制“锅”外面的信众翻过“锅沿”来敬神。特别是那个灯笼时代,一出村口,只见“锅”里的、四面“锅沿”上的灯火齐往庙里涌,晃晃荡荡的,你的心里就会涌起莫名的感动。如果遇到下雪,沟里路滑,大家就坐在雪上往沟底里溜,似乎那天的雪也是洁净的,谁也不会在乎新衣服被弄脏。然后,一方人站在庙院里,静静地等待那个阴阳交割的时刻到来。通常在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宣布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刻,庙里的信俗两众就一齐点燃手里的香表。这里不像大寺庙那么庄严,大人的最后一个头还没有磕完,一些胆大的小子们已经从香炉里拔了残香去庙院里放炮了。这神仙们也不计较,仿佛爷爷宠着淘气的孙子似的,乐呵呵地看着眼前造次的小家伙们。不多时,香炉里的残香都到了小子们的手里,变成一根根魔杖。只见魔杖指处,火蛇游动,顷刻之间,整个庙院变成一片炮声的海。现在,窗外也是一片炮声的海,但怎么听都让人觉得是假的。想想,是这高楼大厦把这炮声给割碎了,不像在老家,炮声虽然闲散,却是呼应的、聚合的。还有一个不像的原因,就是这小区不是院子,再好的炮声也让人觉得是空旷的。

小子们放炮时,有点文化的成年人则凑在庙墙下欣赏各村人敬奉的春联:“古寺无灯明月照,山刹不锁白云封”。“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保一社风调雨顺,佑八方四季平安”……长长的一面庙墙被春联贴满。假如你是白天到庙里去,一定会远远地就看见一个穿着大红袍的老头儿蹲在那里。庙院里插满了题着“有求必应”“威灵显应”一类的献旗,庙堂里“感谢神恩”一类的丝质挂匾堆积如山。

从庙上往回走的那段时光也非常爽。脚下是宽厚的大地,头顶是满天繁星,远处是隆隆炮声,心里是满满当当的吉祥和如意。上了沟台,坐在沟沿上歇息,你会觉得年是流动的,水一样汩汩地在心里冒泡儿。要是天天过年就好了,一个人说。人家神仙天天过年呢,另一个人说。目光再次回到庙上,觉得年又是茫茫黑夜中的一团灯火。

从庙上回来,一家人往往要同坐到鸡叫时分,由孙辈中的老大带领去开门,然后留一个人看香(续香火),其他人去睡觉。但也只是困一会儿,因为拂晓时分,长男还要去挑新年泉里的第一担清水,等太阳出山时全家人赶了牲口去迎喜神。再想想看,一村的人,一村的牲口,都会到一个被阴阳先生认定的喜神方向,初阳融融,人声嚷嚷,牛羊撒欢,每个人都觉得喜神像阳光一样落在自己身上,落到自家牲口的身上,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喜庆。一村人到了一块净土的正中间,只见社长香华一举,锣鼓消歇,众人唰地跪在地上。社长主香公祭。祭台上有香蜡,有美酒,有五谷六味,也有一村人的心情。社长祷告完毕,众人在后面齐呼“感谢神恩”,然后五体投地。牲口们也通灵似的在一边默立注目(更有意思的是,有一年,在大人们叩头时,有一对小羊羔也跟着跪了下来)。

那一刻的情景,让人觉得天地间有一种无言的对话在进行,一方是大有的赏赐,一方是众生的迎请。一个“迎”字,真是再恰当不过。立着俯,跪着仰,正是这种由慈悲和铭感构成的顺差,让岁月不老,大地常青。现在想来,那才是原始意义上的祝福。礼毕,大家都不会忘记铲一篮喜神方向的土带回家去,撒在当院、灶前、炕角、牛圈、羊圈、鸡栏、麦田菜地、桃前李下。

大年初一的早上,通常是吃火锅。那火锅和现在城里人用的火锅不同,是祖上留下来每年只用一次的砂锅。说是砂锅,又和现在饭店里的那种砂锅不同,中间有囱灶,四周有菜海,囱灶中装木炭火,下面有灰灶。木炭把年菜熬得在锅里叫,就菜的是馒头切成的片儿,那种放在嘴里能化掉的白面馒头片,热菜放在上面一酥,你就知道什么叫化境了。菜的主要成员是酸菜、粉条、白萝卜丝,主角是酸菜,一种母亲在秋天就腌制的大缸酸菜。现在一想起它,我就流口水,那种甘苦同在的酸,只有母亲能做出来。

初一下午的那段时间也不错。记忆中永远是懒洋洋的阳光,就像那阳光昨晚也在坐夜,没有睡好的样子,现在虽然普照大地,但还在睁着眼睛睡觉。我和哥走在那种睡觉的阳光里,去找那些长辈和填了三代的人家拜年。一般来说是按辈分先后走动,但最后一家往往是我们爱去的地方。因为我们会在那家坐下来,喝着小辈们炖的罐罐茶,吃着小辈媳妇端上来的甜醅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在心里存了一年的闲话,直到晚饭时分。不知内情的人会想,这家肯定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其实情况恰恰相反,他是我的一个堂哥,论光阴是村里最穷的,但他却活得开心,永远笑面弥勒似的,咧着个大嘴,让人觉得没有缘由地亲,没有缘由地快乐,没有一点隔膜感。堂哥自己虽然穷,却不抠门儿,假如有什么好东西,往往留在这天让大家分享。大家都愿意上他家的那个土炕,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大半村的人,炕上肯定坐不下,小子们就只能围了炉子坐在地上。通常情况下,炕上的大人在谝闲,地上的小子们在打牌。有时我们干脆不回家吃饭,一直打牌,堂嫂就给我们做大锅饭。吃完大锅饭,我们接着打牌。堂嫂就把馒头笼子提了来,放在牌桌下,谁饿了只要一伸手就可以解决问题。父亲说,奶奶活着时,这时节,一村人差不多都围着奶奶过。奶奶去世后,这坛场就转到堂哥家去了。

节目演完了,大家举着“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之家庆有余”的对联合影,才把我从童年的记忆里拉回来。我想,这年年岁岁对年的回味,不就是余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