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发育:全面分封制度
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发育,让诺威尔做大做强?
答案1是中世纪“先进”的骑士分封制。
答案2是完全资本化的社会管理。
分封制这种老僵尸有什么好的?明明王朝的发展是由分权到集权,由地方把控到统一由中央统一调度,分权到集权才是正常的发展方式。
如果你这么理解就大错特错了。
分封制确实落后,但如果你既分封又资本化,但简直就是赶上了版本T0–传说中的公司制政府。
在这个体质中,中央只是一家总公司,而地方则就是大大小小的分公司。
这些分公司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根据当地特色产品和实际困难选择自己的反展模式。
除了遵循总公司统筹规划,迎合整个型省的战略目标外,这些分公司便几乎没有了对总公司的义务。
当然,该交的税一分不能少。
有了这些税,总公司便可以对关键部门进行投资,如基建,教育,军事等没有利润产业。
这,就是资本主义在异世界的新形态,国家社会主义的反面,即国家资本主义。
与私有制化为公有制不同,国家资本主义非但不把关键行业收归国有,还大幅推进全行业的私有化。就连封建帝王为视为命脉军队、铸币权、都要进行资本化改造。
防御私有化,诺威尔邦联银行,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离谱,可如今在诺威尔已初具雏形。
防御私有化:雇佣军由实业家和资本家进行投资建设,武器、人员、科研都由其一手打造。这种军队参与各大区域间的军事活动,他们不认荣耀、不认主义、只认金币。
只要钱给够,不与诺威尔的利益相违背,严谨的说,应该是不过多的违背诺威尔的利益即可。
毕竟在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的社会里,利润才是股东们优先考虑的。当然,这不意味着他们早已掉入了钱窟窿里。诺威尔才是他们这群实业者的家,论归属感,没有国家能比得过诺威尔这个国家资本主义的社会。
诺威尔邦联银行:跟美国银行、巴黎银行一样,这是个掌握着货币发行权的部门,同时这种银行并不受政府的控制。
“邦联”二字更体现银行的“自由”,是诺威尔推行权力分散化的产物。该银行的实际控制权由200个来自大陆不同区域、财力雄厚的大财主掌握,也就是所谓的金融大鳄。
以上的“防御私有化”和“邦联银行”只是诺威尔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改革的一个缩影。说得太多就显得赘述了。
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场冒险,相反,它是经受过社会性实验的,有对照组进行参考。
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次,这些政策的推行不是一簇而就的。法令先在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推行,再推向内地、城乡等地区。
农村和内陆那么落后,推行资本化的话不就被沿海大城市资本家剥削了吗?
劳资矛盾一爆,诺威尔不就完蛋?
其实不然,诺威尔在推行资本化的过程中,会强制让劳工的工资转化成一部分股份,由工人们选出的工会进行统筹管理,这样一来就没有所谓的劳资了。
人人都是资本家,革命?那我只能替饭桌上的牛羊革命了。
于是,所有人类都加入了万恶的资本主义,成为了生产链顶端残酷无情的剥削者。当然,被剥削者是可爱的大自然母亲。
试看全球,是一片片蓝旗的海洋。
所谓的“自由”数指财富自由,是经济的流通。而那些什么“性别自由”,“伦理自由”只不过是其中衍生出的糟粕,你不学好的,去向糟粕看齐,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你和面太慢,导致公司岗位不足,或是既得利益的在职员工不愿分享他们的果实,那不用工人,失业者就可以把你爆了。
如果你和面太快,而社会总需求不足,股东们看了看这堵积如山的产品,又看了看给数千员工交的社保,可能会考虑在那利润为负的财报出来前,决定先把你挂上陆灯。
最好的结果就是循序渐进,让该倒闭的倒闭,该垄断的垄断,养蛊般地培养出几个巨型企业,疯狂为诺威尔敛财。
当然,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经济危机。
不过经济危机来了当然不好,但更可怕的是你根本没机会有经济危机。
这就像高血糖这种富贵病,吃都吃不饱的人是没机会得这种病的。能有经济危机都说明你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了,没有个经济霸权都不好意思说经济危机是自己引起的。
你是想做掀起经济浪潮的人?还是做那被浪潮淹没的非洲小国?
当然,这些都太理想化了。
俾斯麦当然不认为一推行个什么主义就可以解决劳资矛盾,关键还是看你能搞出多大的生产力,做出多大的蛋糕。
在诺威尔发展的初级阶段,劳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并且会越来越严重。毕竟头部生产出的蛋糕还是企业家吃最大的一口,员工们能分到股份有限,而且还会因社会原因得不到保障。
工人的劳休问题,诺威尔的财政问题,法律条文的缺失和执行问题,员工的高福利导致公司竞争力下降…这些问题都不是俾斯麦一拍脑瓜就可以解决的。
而全面资本化本身便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那些没有赶上列车的旧阶级的必然会不满,而新阶级对蛋糕的分配也有自己的看法。
于是,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故事,便在大陆的各个角落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