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女界硕果辰星式的女子
碧城生于清光绪九年,也就是1883年。
安徽旌德人,翰苑世家,家有藏书三万卷。
父吕凤岐,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与晚清诗人樊增祥(樊山)同年,历任国史馆协修,玉牒馆纂修,后任山西学政。母严士瑜,通文墨,工诗文。姊妹四人,长姐贤钟,字惠如,后任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二姐美荪,在许多女校任过领导;碧城行三,三人皆以诗文名世,有“淮南三吕,天下知名”之称。幼妹贤满,字坤秀,亦工诗文,后任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教师。
自小,碧城于姊妹中就尤为慧秀多才。
追溯时光,可看到12岁“含苞”之龄的碧城,在诗词书画上的造诣已颇有可观,时人赞曰:“自幼即有才藻名,善属文,工诗画,词尤著名于世。每有词作问世,远近争相传诵。”
有着“才子”美誉的樊增祥,读罢碧城的新词:“绿蚁浮春,玉龙回雪,谁识隐娘微旨?夜雨谈兵,秋风说剑,梦绕专诸旧里,把无限忧时恨,都消酒樽里。君认取,试披图英姿凛凛,正铁花冷射脸霞新腻。漫把木兰花,错认作等闲红紫。辽海功名,恨不到青闺儿女,剩一腔豪兴,聊写丹青闲寄。”不禁拍案惊绝,断不信这年方十二之少女能写出如此荡气回肠之词作来。
她的才情,由此可见一斑。
年方双十,碧城已凭借过人的才情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名气的闺媛才女。
是年,报刊上常见她的文章,各种文艺聚会上亦常见她的身影。
不过,碧城令世人钦佩的,并不只因诸多被曝光的才华,更在于她才情之外那率真刚直的心性,以及横刀立马的气概。那年《大公报》创刊之际,她即成为主要的撰稿人之一。在此,她连续发表鼓励女子解放与宣传女子教育的文章。写着这样文章的她,如同一棵郁郁葱葱摇曳着的树,被那个时代的女性向往着和倾慕着。
吕碧城
事实上,放在当下,浑身散发着独立正能量的她亦是会为无数人追捧的。
那位响彻耳际的女侠士秋瑾亦与她生活在同一时代。秋瑾与小自己8岁的碧城一见如故,并欣赏有加。她主编的《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刊之际,曾殷切地邀请碧城写发刊词。
她们二人同为一类女子,惺惺相惜。只是,她们的选择并不相同。
当年,秋瑾曾力劝碧城“同渡扶桑,为革命运动”。而碧城却“持世界主义,同情于政体改革,而无满汉之见”。最终,“彼独进行,予任文字之役”。
她们走的虽不是同一条路,却皆活出了自我。
碧城,是创立中国第一所官办女子学校的人。
彼时,袁世凯任直隶总督,为推行教育改革,上奏朝廷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式学堂。恰这时,碧城正为开发民智,维护女权而积极筹办女学。不久,在天津道尹唐绍仪等官吏的拨款赞助下,北洋女子公学正式成立。
那一年,碧城仅21岁。
碧城在这所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里一待就是七八年,后提任校长,成为我国女性任此高级职务的第一人。
碧城创办女学,成绩显著,深得袁世凯的赏识。北洋名下学堂数十所,都开设了新式课程,聘请的总教习、教习大都是外国人,像碧城这般二十刚出头的女子,竟被委以重任,独当一面,实是绝无仅有的。
1905年,英敛之刊印了《吕氏三姊妹集》,称誉她们是“硕果辰星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