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汽车电子企业和汽车电子产业链
最初的汽车电子产品都是由整车企业自己开发的,但是由于汽车电子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竞争的加剧,使得整车企业改变了原有的模式。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迅速实现了剥离、重组,形成了相互独立又具有一定合作基础的关系,提高了彼此的专业化分工程度。目前,汽车电子产业链包括汽车半导体芯片及元器件厂商、汽车电子产品等零部件厂商和汽车整车厂商。其中,半导体芯片及元器件厂商位于产业链的最上游,汽车电子产品等零部件厂商位于中游,汽车整车厂商位于下游。汽车电子包括电子模块、嵌入式软件和机电系统。有部分企业利用半导体芯片技术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提供软件服务;有些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模块的开发;当然也有企业甚至考虑将机电系统一起整合起来提供给整车厂商使用。汽车电子产业链如图1-7所示。
事实上,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西欧的平行式供应体系:整车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各自平行发展,整车厂商在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向零部件厂商采购产品,形成配套关系。整车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资本纽带联系性相对较低,使得在产品采购上具有双方可选性。
2)日本和韩国的金字塔式供应体系:丰田等日本整车厂商一般只与一级供应商有着紧密的关系,一级供应商提供总成系统或电子模块,一般只有十几家或几十家。每个一级供应商有更多的二级、三级和更低级别的零部件供应商,并且由上而下供应商数量逐级增多,形成了以整车厂为中心、吸收大量配套企业参加的零部件供应体系。零部件厂商往往将嵌入式软件、电路板级设计和机构设计等部分设计转移。整车厂商一般对一级和二级供应商资本股份进行参与,与之形成了长期稳定的配套供应关系。
图1-7 汽车电子产业链
3)美国的多元化供应体系:美国的汽车公司与零部件子公司实现了分离,但二者之间仍然保持着紧密的配套关系。整车厂商确定供应商时,既重视资产关系,同时也进行全球化采购,重视产品质量、价格、供货及时性、售后服务等因素。
全球化的进程和汽车电子化的过程,加速了整车厂商与零部件厂商之间资本和固定供应关系的分离,进而形成相互独立和共同竞争的趋势。欧美整车厂商和部分日本厂商都纷纷改革供应体制,实行全球生产、全球采购策略,逐渐改变了原有采用联盟零部件产品的局限。典型的例子为通用德尔福、福特伟世通、菲亚特马瑞利和梅赛德斯奔驰海拉。
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零部件厂商则更多地介入整车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过程中,同整车厂商一起进行开发,甚至对某些产品进行预研开发,这使得供应链之间的合作更加规范、技术发展更快。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整车厂商为了确保自己的利润空间,势必在降价的同时需要汽车电子企业进行成本吸收。为此汽车半导体企业和汽车电子企业也开拓了不少市场,并在部分产品上与整车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汽车电子产业链共赢的一体化体系。总体而言,汽车产业链的技术与研发重心逐渐开始向零部件制造商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