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议院之权利
一、立法权:希腊、罗马、印度亦有国会,而非选举,无救于亡。
谨案:《周礼》:“小司寇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其位:王南乡,三公及州长、百姓北面,群臣东面。”又“以三刺断庶民狱讼之中:一询群臣,二询群吏,三询万民,听民所刺,宥以施刑。”注:“宥,宽也。民言杀,杀之;民言宽,宽之。”《王制》:爵与众共,刑与众弃[5]。《书·盘庚》:诞告有众咸造在王庭[6]。盖国有大事,博访群情,庶民咸与,固商周之通法,为民操立法权之证。中古时,立法之权不在民而在官,然犹与行政权分立。秦汉以还,虽行中央集权之制,然东汉政归尚书(见《后汉书·陈忠传》),魏晋政归中书,后魏政归门下,亦各有所司矣。两汉时有大事,亦廷臣会议丞相府,天子亲临决焉,虽下不及庶民,而议郎、博士以六百石之微员,亦得与议。始元议盐铁[7],贤良、文学与丞相、御史辩论至数万言,犹见古者询群臣、询群吏之意。唐初立法,区省为三,中书主出令,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厥后设政事堂,合门下、中书为一省。中书、门下者,立法权所在也;尚书省者,行政权所在也。虽立法之权不操于民,然立法行政区划分明,未尝以一人之命令为法律。自汉设给事中为给事殿中之职,至唐设四员,隶门下,权足与朝廷埒。卢杞量移,袁高封还诏书;延龄入相,阳城廷裂白麻,是朝廷尚不能专立法之权(明代给事中分设六部,其权始轻),立法行政乃笼而归之中央,以庶人议政为大禁矣,昔子产不毁郑之乡校,宋太学诸生皆得议政,甚至宰相视为进退。今泰西各国凡议院与政府冲突,则行政大臣相率去位。士论既畅,民气自伸,古制今情,若合符节耳。
二、监财权:豫算非议院许可,不得征一兵,不得用一钱。上院无权,各国皆然。
谨案:古代国用,皆有定制。《周官》太宰九式为岁出之大端,曰均节财用。均节者,以年之上下计国用之隆杀,使无羡不足,即《王制》所言,一岁之国用,量入为出也[8]。每岁之终,太宰与司会、大府、司书会计一年赋入之大较,而豫计明年用出之数,即西国立豫算、决算表之意也。豫算即《周礼》职内所掌赋入之制,决算即《周礼》职岁所掌赋出之制。以财用之数公之民,即默许人民以监财权矣。又西法君主之财与国家之财分异,亦符古制。《周礼》庖人〔司袭〕职云:“惟王之裘与其皮事不会”;酒正职云:“惟王及后之饮酒不会”;庖人职云:“惟王及后之膳禽不会”;外府职云:“惟王及后之服不会”。则王及后、世子之无限制者,惟饮食衣服二端,余则皆有限制。然太府职云:关市之赋,以供王之膳服;而太宰职四曰:羞服之式。则膳服虽不会,要不出关市之赋而已。可见古代之君有一定之私产,无侵蚀国用之权。西汉之制,大农掌国用,少府掌君主私财,亦分君主私财与国家公财为之。张氏《大宝箴》曰:“闻以一人治天下,不闻以天下奉一人。”旨深哉!
三、议员资格:选议员者,先有资格,而后议员之资格益尊。
谨案:周有议官。《汉·艺文志》曰:杂家出于议官。是议官之名甚古。秦置谏议大夫,掌论议,无常员,多至数十人。西汉置谏大夫,东汉置谏议大夫,又有议郎,职六百石。凡国有大政、大狱,必下博士、议郎会议(见于《汉书》者共数十事)。魏晋以降,皆有谏议大夫。唐至德元年制曰:“谏议大夫论事,自今以后不须令宰相先知。”乾元二年,令两省谏官十日上一封事,直论得失。后又置补阙、拾遗等官,以掌谏议。此议员之在中央者。若地方所选之议员,汉代亦有之。汉制凡郡邑各地,皆有议民,以与贱民区别(议民、贱民见《汉稾长蔡湛碑》阴,又《成阳灵台碑》阴,又义民,陈彦:义、议古通),而守令以下,复有议史(《汉北海相景君碑》阴有议史平昌蔡规)、议曹(《汉苍颉碑》阴有议曹史莲芍、杨坦,《黾池五瑞碑》有议曹掾下辨李旻,《校官碑》有议曹掾李就、梅桧,《曹全碑》有议掾王毕,皆地方议政之吏也)。诸官又有贼曹、法曹、功曹、塞曹、金曹、户曹、教化史诸职(见《苍颉碑》、《校官碑》、《曹全碑》),以分理地方之庶务。盖议民即西国之公民,有议政之权者也;贱民即西国之私民,无议政之权者也。此地方之议员也。
四、代表全国:表全国人,非专表选举人。国不治,问之代议士。
谨案:《书》“民为邦本”,《孟子》“民为贵”,诚以民为国家主体。《易》,“百姓与能”;《书》,“谋及庶人”。观于古籍之言,则庶民皆有论议国事之权,不能尽庶人而一一论议之也,则各举议员,以为之代表。《墨子·法仪》篇谓:立法之初,当以多数之人所定者为法,不当以少数之人所定者为法(盖以少数之人所定利于一己,必不利于多数人民也)。《尚同》下篇亦言:为人君者,当依人民多数之意,以兴利除弊。近泰西各国与议员以立法之权,故制定一法必合于举国人民。所欲出以国者,国民之国也。全国之生命财产皆系于议员,皆汇于议院,全国代表顾不重哉!
(一)上院
1.英国之贵族院制:非王命则世袭,代表平民其何益?
谨案:中国古代尊崇宗法,故亦有贵族之制度,天子、诸侯各分子弟以采邑,而使之参政。晋六卿、齐二惠、郑七穆、鲁三家,皆以贵族参政。孔子讥世卿等贵族于平民,盖深慨之。东汉以后,渐崇门第,九品中正,据以铨选。晋元渡江,王谢顾贺参预清列,白面少年动矜阀阅,甚至平民不能与贵族通婚嫁,何其傲也!降及唐代,习俗相仍,朝廷不能振其衰宗,天子且自援为士族,不可谓非贵族之一大阶级,科第盛而门荫衰矣。英人之以贵族为平民代表,不过习惯所成耳。
2.米国之联邦院制:合邦而成国,各表其邦,乌能无畛域?
谨案:联邦制度,中国古有之。卫康叔兼治邶、鄘二国,以三政府而奉一君(《诗》分邶、鄘、卫为三,犹墺太利之兼王匈牙利)。又古有方伯联帅,而《管子·轻重》篇以大者为兼霸之壤,小者为佌诸侯。佌诸侯者,即小国之属于大国者也,春秋时五霸叠兴,为诸侯所归属。故盟主之国,诸侯各邦皆遣使听命,与德美由各邦政府送议员于中央者颇合。《左》襄五年《传》:“季文子如晋,听政礼也。六年,季武子如晋见且听命。”又襄元年:“诸侯即位,小国朝焉,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也。”夫谋事补缺,非即议政之谓邪?足证春秋各邦互议政事,有联邦政体之规。他如郑子太叔如晋听政,齐庆封如晋听政,皆曰知礼,亦小国派议员于大国之证。
3.法国之元老院制:名则上院,实则民选,议出两院庶无憾。
谨案:元老院制古所未有,元老二字始见《诗》“方叔元老”。元老犹言元勋也,与元老院之义不同。元老院虽亦是上院,而任由民选,满有限年,与他国之敕任贵族世袭迥乎不同,所以防下院新进之嚣杂而持其平。孟子所言之“左右诸大夫”,殆类是欤!明制凡用一大臣,如尚书、督抚、巡按之类,必由廷臣会推,以多数决用。特明未规定院制,每有讦持之弊;法则规定院制,斯无偏胜之虞耳!
4.上议院之权限:监财之权归下院,高等法权归上院,为民防弊制益善。
谨案:立法权上下议院所共,高等司法权则上议院所独。考秦汉之制,御史大夫位列上卿。汉御史大夫有两丞,一为御史丞,一为中丞。中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盖居殿中以察举非法也。后汉时,中丞与尚书令、司隶校尉,朝会皆专席而坐。晋因汉制,以中丞为台主,与司隶分督百僚,自皇子以下,无所不纠。后魏为御史中尉,出入步清道,王公百辟,咸使退避,其余百僚下马,驰车止路旁,缓者以棒棒之,此即高等司法。西人亦以上院为高等法院,御史、司隶校尉之职任,今西国上议院实任之。又元立御史台,与丞相省、枢密省鼎立,而御史大夫始尽其职。西制或行政官为下议院所劾,非通常法院所能判,不得不别设法院,自以上院为最当,是以威严与位置皆高出于行政官、众议院之上,盖御史台差近之矣。
5.上议院议员之资格:一限财产,一限年岁,一限门地。
谨案:西国上院议员,其年龄必崇,其品秩必尊,与下院议员稍别。中国古代虽未规定上下议院之制,每议政,必合卿士、大夫与庶人而断其从违。《书》,“谋及卿士,谋及庶人”,以卿士从、庶民从者为大同,以卿士从、庶民逆为吉,而庶民从、卿士逆亦为吉。庶民约如下院,卿士约如上院也。《周礼·小司宼》:“召询万民,凡三公、州长、群臣、群吏咸在。”三公、州长、群臣、群吏者,盖皆如上院之议员耳。或以中书省比上议院,然考古代中书省,大抵为立法机关。昔舜摄位,命龙作纳言,出入帝命。《周官》,内史掌王之八柄,爵、禄、废、置、生、杀、予、夺,“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即中书令之权舆!六朝以后,中书之权渐尊,总国内机要,俨然操宰相之权,而尚书惟事画诺,此则与西国上院相类。今列国重大事件,惟下议院主之、决之,上院议员资格太拘,殆不能常立于代议盛行之日矣!
(二)行政
1.行政大臣:分之君劳,亦任之君责,八大臣此职焉。
谨案:行政者,与立法权对立者也。首长唯君主,君主力有所不给,于是分置大臣以辅其成。立法之权不可分,行政之职不可不分。斯制也,中国古代亦有之。《周礼》:“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是古代设官重在分职。先郑注:“置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各有所职。”冢宰即总理大臣,司徒即民部,宗伯即文部,司马即海陆军省,司寇即司法省,司空即工部,西国所谓八大臣也。又云:“六官各率其属,以掌邦政、邦治、邦礼、邦教、邦刑、邦事。”又云:“正月之吉,于邦国都鄙,冢宰布治,司徒布教,宗伯布礼,司马布政,司寇布刑。”曰掌曰布,则为行政之官明矣。东汉之制,尚书权最重,然尚书以下分设二千石曹、常侍曹、民曹、南北客曹,至魏而所分益多。唐张说之并中书门下也,亦于政事堂后分设吏房、枢密院、兵房、户房、刑礼房,皆分曹以理众务,殆即内阁各部统于总理大臣之制欤!明代虽罢相职,然中叶以降,内阁权力称最,首辅操一切之权,次揆以下不敢与较,与西国政权之操于首相者,若合一辙。英国之制,以户部大臣兼首相,极合古代以冢宰制国用之意。法国之制,以司法卿兼首相,亦与孔子以司寇摄相事者同。西国政制为古代所已行者,不一而足也。
2.参列议席:以行政官参议席,可验其政见之得失,而莫能藏拙。
谨案:大臣不宜兼议员,而不可不参议席。《周礼·冬官·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三〔王〕公。”《尚书·周官》:“三公论道经邦。”盖内阁为行政之官,然与立法有关系,不得不参列议席矣。后汉废丞相官,以三公总理庶务,中年以后,事归台阁,以尚书司机衡。尚书者,掌行政之官也,兼司机衡。即大臣身列议席之意。唐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厥后为宰相者,皆加参知政事之官,又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贞观八年,使李靖一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同中书门下三品,谓同侍中、中书令。厥后宰相皆加此衔)。宋设参知政事堂,设副宰相以参庶务,及神宗置侍中、中书令,以尚书左仆射行侍中之职,以尚书右仆射行中书令之职。夫侍中、中书令皆立法之官,而尚书仆射则行政之官也,以行政之官兼立法之事,非又西国大臣参列议席之说乎?近制多以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内阁为行政之地,军机为立法之地,亦大臣参列议席之意。米国特不许行政官入议院,亦防之过当焉矣。
3.大臣任责之主义:将欲裁君主以法律,而又恐伤君主之尊严,故不能不以大臣任其肩。
谨案:君与民之不可相胜也,君权无限,恐胜其民而有侧目重足之苦。故以大臣为君主之代表,君主有过,责之大臣,有所责斯有所限,盖设君以为民也。秦制大臣权甚尊,秦王兴叹,范雎辞职,太子犯过,师傅受刑。周代初兴,亦用此制。《礼·文王世子》:“昔者周公摄政,授世子法于伯禽,所以示成王知父子君臣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之为世子也。”盖周公欲以礼法范成王,而虑伤国君之尊严,乃举而归之伯禽,是伯禽为成王任责者也。贾谊《新书》:“天子不喻于前圣之徒,不知君民之道,不见义礼之正,诗书无宗,学业不法,太师之责也,古者齐太公职之。天子不惠于庶民,不礼于大臣,不中于抑狱,不经于百官,不哀于丧,不敬于祭,太傅之责也,古者周公职之。天子处位不端,受业不敬,言语不叙,音声不中,进退升降不以礼,俯仰周旋无以节,此太保之责也,古者燕召公职之。”其余少师、少傅、少保,亦各为君主任责。凡以开牖其君,随时随事,无一不协于礼义,而后臣责尽矣。
(三)法院
1.法院之独立:刑事民事,均待审判,独立不羁,权归法院。
谨案:法院者,三权鼎立之一大部分也。《书·立政》:“庶言、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所以明君主不能干涉司法权也。春秋时,申无宇陈《仆区》之法,至斥楚灵为盗,曰“盗所隐念〔器〕,与盗同罪”。孟子言皋陶执瞽瞍,由于法有所受。所以明法为一国所遵守,虽天子亦不能以私违之,即法院独立之意也。汉张释之有言:“廷尉,天下之平也。”魏高柔有言:“岂得以自尊喜怒毁法。”足证司法之权不操于君主,而操于法院。宋太祖建隆定制:凡诸州罪案,皆由刑部主持。此令虽不能尽行,亦即西国司法卿综理一国刑狱之意。明初定制:各行省中有布政使,以理财牧民;有按察司,以理刑狱,即西国地方裁判所与州县长分治之意。此皆司法别于行政之确证。至《周礼》六官,司马、司寇分职而治,尤人所知。《左》宣二年《传》:“赵宣子为法受恶,法不为权相屈。”此亦法院独立之已事。
2.法官之选任:国王选任而非国王之属官,任之也重,则副之也难。
谨案:《尚书》之言刑法者,有《康诰》《吕刑》。《康诰》者,成王命康叔为司寇之词;《吕刑》者,穆王命吕侯为司寇之词。然《康诰》之言曰:“勿替朕典命,听朕告汝。”《吕刑》之言曰:“受王嘉词。”皆郑重其言之。今西国法官必以国王之命任之,重法官正以重民命,与《康诰》《吕刑》之旨正合。且《尚书》舍《康诰》《吕刑》外,如《立政》篇,亦载告司寇苏公之言,足证法官之选任,自古慎之。《康诰》又云:“非汝封刑人、杀人,无或刑人、杀人;非汝封劓、刵人,无或劓、刵人。”证知古代法官权力甚尊。周世宗置守礼不问,咸以为非、诚以法者,君与民共之者也。汉杨赐以皋陶不与三后,耻拜廷尉,此则不知法官之责任者巳。
3.终身官:贵族官终身,司法官亦终身,一循例,一创例。
谨案:《书·舜典》,舜摄政之初,即命皋陶作士,而《大禹谟》述帝谓皋陶之词:“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时阅数十年,而皋陶之任士师如故。后人至以庭坚不祀,由于终身刑官所致。何以汉于公为廷尉,民以不冤,自谓“治狱平恕,子孙必兴”?岂皋陶乃不如于公哉!苏忿生世为周司寇,至东周未替。则刑官不独终身已也,且从而世袭之。今流俗相沿,动言老吏断狱,曰老吏则非历年久远者,不能任之,愈久则经验益富,法律益熟。是以英国于法官,非经两院弹劾,国王不得免其职也。
4.陪审官:法问属法官,事问属陪审,罪必求其证。
谨案:西言救理,以辅法官之不逮,译曰“誓士”,亦曰“陪审官”。《周礼·小司寇》:“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诉。”是当时亦有抱告意者,陪审官之制亦可以类求之欤!司刺掌三刺之法,“一刺曰诋群臣,再刺曰诋群吏,三刺曰诋万民”。小司寇“以三刺断庶民狱讼之中: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群臣、群吏安知非即陪审官乎?今考西国刑官鞫狱,亦有是法,其情罪较重,或有疑不易决者,则由官为延著名公正者十二人作为陪审官,或商或民,皆可充选,示期集讯。陪讯官与司刑官同鞫其狱辞,既退则相与推勘证佐,斟酌情理,以定其狱。陪讯官究其情,司法官科其罪,被刑者不敢再事请谳。此例始于英,而通行于东西洋各国,即周三讯,与群臣、群吏、万民公定刑宥之意。又西国有大陪审、寻常陪审、特别陪审。大陪审不常用,凡听商人之讼,多以银行大贾任之。《周礼》市师职:“市师莅焉,而听大治大讼”,或即大陪审乎!“胥师、贾师莅于介次,而听小治小讼”,此即审判商人用陪审官之证。又《周礼·大司徒》:“凡民讼,以地比正之。”《汉志》:“啬夫听狱讼”,是乡官有听讼之权。此即本土人民之充陪审官者。由此二证观之,足征古代有陪审制度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