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有市场优势的关键技术[6]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经济转型的最大困难是许多关键技术还受制于人,这一点已基本上形成共识。但如何才能较快地掌握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政府部门、企业界和科技界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从全球范围来看,技术和产业发展主要有两个驱动因素:一是商业和市场驱动,二是国家安全等战略需求驱动。近几年我国关键技术突破的代表是国产航母、深海潜水器、量子卫星等,这些技术都属于国家安全驱动。军工技术是高技术的领头羊,互联网、无线通信、卫星导航中许多被广泛使用的高技术都源于军工技术。从事国防技术研究体现了科技人员为国分忧的理想,对国家科研机构有较大的吸引力,我国科研的国家队,如中科院的许多研究所和八大军工科研部门,都投入了精锐力量从事国防科研。相对而言,市场驱动的关键技术突破是我国的明显短板。不管是过去的863计划,还是近几年的重点研发计划,鲜有产生核心知识产权从而占领国际市场的成功商业案例。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核心技术脱离了它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系统,上下游不衔接,就可能白忙活一场。”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深刻理会市场与关键技术的关系。
掌握一个产品或一个产业的关键技术需要科研的上下游共同努力。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首先要发现新的材料、新的原理和方法,为人类知识宝库增加新的知识,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将钱变成知识。企业的科技人员要根据市场潜在需求,从知识宝库中寻找合适的知识组合,满足性能、质量、成本、运行环境等约束条件,创造性地研发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一阶段要实现知识变成钱。由于采用不切实际的假设和简化的模型,许多纸上谈兵的技术设想会被企业界淘汰或遗忘,最终埋葬在技术到市场的“死亡之谷”。在这条科学研究到技术创新的链条中,究竟怎样组织力量才能更有效地获得在市场上制胜的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源于基础研究,但基础研究的成果是新的知识,主要体现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上,还不是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技术。从纸上的知识到有竞争力的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部门往往希望大学与科研机构重视成果转化,多花工夫开发企业能接过去的关键技术。多年来我国技术转移不畅,可能是因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努力的方向不对。
基础研究的努力方向应该是挑战无人区,把表面上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不可用变成可用,开拓新的途径。我国的基础研究要鼓励往上游走,啃别人不敢啃的“硬骨头”,针对影响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实现原理性的突破。延续摩尔定律的变革性器件、高性能计算机的节能散热、长时效的电动汽车电池、单层原子的石墨烯制造工艺等都需要颠覆性的原理突破。针对现有产品的改进、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都不是大学基础研究的主要任务,只有企业科技人员才能解决这些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技术突破,因为工程性的技术创新是在成本、时间、兼容性、标准、人力等强约束条件下的创新,没有走出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不可能理解这些约束条件。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习惯从技术出发找市场,但突破关键技术的成功之路往往是根据市场找技术。
企业是责无旁贷的技术创新主体,但可惜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企业还难以担当起这一重任。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加工车间,制度上就不允许做研究开发。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只有40%左右的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规模以下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占比不足两成,企业500强的平均研发强度也只有1.56%。我国科研队伍的精兵强将集中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半以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40%以上的“杰青”工作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看重科研经济效益的,也有60%以上奖给大学与科研机构牵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之对照的是,截至2016年,全国177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9名“杰青”。2017年新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1310个项目中,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类和应用示范类项目有930个,尽管要求自筹经费约占一半,但企业牵头承担的项目有334个,只占25%。
列出这些数据只是说明,我国关键技术难以突破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从国家经济转型的高度重视这一涉及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制定有力度的政策切实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措施是激励了解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才俊进入企业,减轻企业税负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企业牵头突破有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是强调市场的牵引作用,并不是要国家拨更多的科研经费给企业,牵头企业应该提供更多的自筹经费。
令人高兴的是,2018年入选全球创新1000强的中国企业研发支出达到600.8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增幅领跑全球。我国若干领域已经涌现出不少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在5G的发展与部署上,华为已走在世界前沿。阿里巴巴已经是全球云计算三强之一,AliOS操作系统已被较广泛地用于汽车行业。京东方现在是全球第三大平板显示企业,拥有全球最先进的10.5代的TFT-LCD生产线。曙光公司独创性地采用纳米加工技术,掌握了全球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蒸发冷却技术。这些案例说明,本土企业有能力掌握高精尖的关键技术,中国企业以自主的技术开创未来的新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