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工厂:全球500家财经智库的历史、组织与产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全球财经智库综述

第一节 历史起源

全球财经智库数据库中共收录了来自45个国家785个财经智库,项目组针对其中500个财经智库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财经智库成立年份来看,最早成立的智库集中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加拿大、奥地利、波兰、俄罗斯、意大利和中国等10个国家,这其中包括了19世纪末成立的英国工党发起者“费边社”和呼吁税制改革的“繁荣澳大利亚组织”,20世纪初成立的现代财经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和“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由著名经济学家建立的“奥地利经济研究所”“波兰经济研究所”,由国家设立的“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以及由青年学者创建的“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同时还包括了机构规模较大的“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和规模较小的“加拿大社会发展理事会”。

法国虽为发达国家,但其财经智库的发展却晚于美国、英国和德国。目前法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智库是1979年成立的“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其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外交政策研究中心”。虽然法国智库近年发展迅速,但由于其起步较晚,因此本书暂未追溯法国财经智库起源。下文将重点陈述全球10个主要国家的财经智库起源。

(一)英国财经智库

19世纪80年代,英国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少数奉行渐进务实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学社,其引用古罗马名将费边(Fabius)作为学社名称的来源,师法费边渐进求胜的策略。1884年费边社(Fabian Society)于英国伦敦成立,旨在倡导通过研究社会现状,以选举投票等民主渐进的温和手段来促进社会改革,而反对通过暴力阶级斗争来解决问题的观点。

“费边社”不仅是英国最早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也是现代财经智库的雏形。其早期成员有英国著名改革家比阿特丽丝和西德尼·韦伯夫妇(Beatrice & Sidney Webb)、英国剧作家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以及英国前首相克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Clement Richard Attlee)等人。“费边社”早期的重要成就是参与协助英国工党的成立以及资助并创办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国家和政府对于外交和经济战略决策的需求大大增加,英国智库迎来了第一次发展浪潮。1920年,英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成立,该智库致力于通过辩论、对话和独立分析来增进国家之间的互相了解。

(二)澳大利亚财经智库

19世纪末,澳大利亚的经济萧条让本国人民生活陷入困境。1889年美国著名经济思想家亨利·乔治(Henry George)在澳大利亚发表关于“土地单一税”的演讲激发了澳大利亚人民对于社会改革的渴望。1890年,由进步人士组成的“繁荣澳大利亚”(Prosper Australia)作为倡导税制改革的组织成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该组织的有力呼吁下,1910年澳大利亚政府引入了联邦土地税制度,将税收从劳动力转向了土地。1920年,该组织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争取到较此前更公平的地方政府土地价值评级,并促成了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很成功的租赁法案。虽然“繁荣澳大利亚”成立于萧条和战争混乱时期,但是其得到了澳大利亚商人和基金会有力的资金支持,并逐渐发展成为澳大利亚税收管理和资源分配的独立研究机构,同时也是澳大利亚财经智库的雏形。

(三)美国财经智库

美国最早的一次类似于现代智库的会议发生在1865年,当时包括各种政府官员在内的各行各业大约100人,聚集在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州议会大厦,讨论美国内战后的国家复兴计划。在那次会议上,一些对失业和公共卫生等问题感兴趣的进步人士讨论和分析了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而这一次波士顿会议也被认为是美国政策专家聚在一起讨论临时问题的最初记录。

美国财经智库发端于20世纪初期,根植于社会科学,并得到了个人和基金会的支持,是工业革命和进步主义运动(The Progressive Era)的产物。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的约翰·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和罗伯特·布鲁金斯(Robert S.Brookings)等行业领袖热衷于慈善事业。为了既能够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又能缓解工人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美国企业家们致力于提升政府在政策制定上的专业性以及适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企业家捐赠并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的独立智库机构应运而生,此类机构的诞生为政府与市场建立了交流沟通的桥梁。美国的大企业主们作为捐赠者,和改革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将知识运用到公共政策中。他们的慷慨捐助创建了当今美国许多顶尖智库,致力于打击政府内部腐败和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20世纪初,美国社会科学专家公正客观的政策建议受到了人们的信赖。专家们科学严谨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极大的舆论价值,促进了财经智库的崛起。1910年成立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和1916年成立的“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是美国最早成立的外交智库和财经智库。面向公众,智库机构同样能够将政府重要政策信息进行解读,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了解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地缘冲突的爆发进一步加强了美国财经智库机构的智囊作用,使它们能够在有关美国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的激烈辩论中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使命和宗旨是应对全球挑战,造福美国以及那些遭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残和蹂躏的国家。此外,由众多美国思想先进的教育家、商人、律师和金融家,包括商人和慈善家创立的“布鲁金斯学会”则致力于通过外部专家提出的建议来修改和完善政府工作。

(四)德国财经智库

德国财经智库的诞生和发展高潮均与其国家命运息息相关。1908年,出于更好地扩张和统治殖民地的需要,“德国殖民地研究所总部”在德国汉堡诞生,成为德国财经智库的发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研究所更名为“汉堡世界经济档案馆”,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剪报室和档案馆,以便收集整理报刊上关于经济问题的剪报资料,向德国经济、科技、新闻和政府部门提供有关海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情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汉堡世界经济档案馆”开始设立自己的研究机构,并于1970年正式更名为“汉堡经济研究所”(Institut fur Wirtschaftsforschung Hamburg,HWWA),是德国最重要的六大经济研究所之一。

1914年成立的“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Kiel World Economic Institute,IfW)同样是德国最古老的财经智库之一。作为德国基尔大学的一部分,该智库最初的使命是研究世界经济。它是最早将研究重点放在国际经济上的机构之一,而其他大多数财经智库则把重点放在国家经济上。“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致力于为德国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并创建一个国际专家网来了解全球经济流动和趋势。“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创始人、经济学家伯恩哈德·哈姆斯(Bernhard Harms)于1919年在该研究所建立了一个研究型图书馆,发展至今该智库图书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学图书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文献资料库。

(五)加拿大财经智库

在20世纪初期,不同于美国以研究为导向的主流智库,加拿大的初期财经智库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小的组织,它们致力于研究加拿大国内政策。1920年成立的“加拿大社会发展理事会”(Canadian Council on Social Development,CCSD)是一个与社会部门进行合作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召集政府、私营部门和慈善家们共同努力改善加拿大的社会福祉。例如,在1920年,CCSD帮助加拿大政府制订了该国第一个老年退休金计划。在1930年,CCSD促进推广就业保险的概念等。虽然有别于美国的财经智库模式,但是加拿大财经智库同样在初期建立起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联系,并受托为政府提供研究支持。

1928年成立的“加拿大国际事务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CIIA)是加拿大最早成立的关注国际政策的智库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拿大在外交事务上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日益增长,CIIA作为“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学院”和“美国太平洋关系研究所”的分支机构,致力于为加拿大人提供一个分析辩论的平台,促进其对国际事务和加拿大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更广泛和更深入的了解,该机构由加拿大前总理罗伯特·博登爵士(Sir Robert Borden)担任首任智库主席。2006年CIIA更名为“加拿大国际理事会”(Canadian International Council,CIC)。

(六)奥地利财经智库

成立于1927年的“奥地利经济研究所”(Austrian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WIFO)是奥地利最早的财经智库。该研究所是由著名的“奥地利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和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以分析商业周期的初衷而创立。

1923年哈耶克在出访美国期间,研究学习了美国的经济周期监测方法及措施,并引起了时任奥地利商务部长米塞斯的重视。1927年,在奥地利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奥地利商业周期研究所”。哈耶克成为该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并撰写了其最重要的理论经济学著作,即《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1929年)和《物价与生产》(1931年)。尽管当时统计基础有限,但哈耶克依然在经济分析和危机预后方面带领研究所做出重要贡献,即在1928年7月提出世界将陷入经济萧条的警告。

1938年,当奥地利被德国吞并后,该研究所更名为“维也纳经济与商业周期研究所”,在不改变研究方法的前提下,研究对象由奥地利经济改为欧洲东南部的经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该研究所更名为沿用至今的“奥地利经济研究所”,并成为奥地利顶尖的应用实证经济研究机构,致力于为商业和社会决策提供经济信息依据。

(七)波兰财经智库

1926年,波兰经济学家爱德华·利宾斯基(Edward Libinski)提出建议在波兰华沙建立隶属于波兰中央统计局的经济周期研究所。1928年,波兰第一个财经智库——“经济周期与物价研究所”(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Cycles and Prices)成立了,利宾斯基担任该研究所所长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战争爆发前,该研究所设立了由专家、商人和政府官员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指导研究所为波兰工业和贸易部提供可靠的研究分析。1929年,研究所著名经济学家米哈尔·卡莱斯基(MichałKalecki)和路德维克·兰道(Ludwik Landau)合作撰写的《社会收入估算》,是20世纪波兰最重要的经济分析著作。研究所通过将对经济周期的研究与对经济结构的研究相结合,倡导超越方法论和理论上的现代经济思想,其中,关于国民收入规模和分配的开拓性工作是全球范围内唯一一次按社会阶层提供国民收入详细细分的尝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所经过多年重建,直至1961年以“经济周期和对外贸易价格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Cycles and Foreign Trade Prices)的名称再次成立运营,回到战前研究水平。2018年,有关“波兰经济研究所”的法律生效,该中心正式更名为“波兰经济研究所”(The Polish Economic Institute),致力于为波兰实施《负责任的发展战略》提供分析和专业知识,并在国内外推广波兰的经济和社会研究理论。

(八)俄罗斯财经智库

俄罗斯注重思想、智力的集结发展,在沙皇俄国时期,1724年彼得一世批准成立最早的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1930年,俄罗斯科学院成立的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s,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RAS)是俄罗斯最早的财经智库。首任研究所所长由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委员会副主席弗拉基米尔·帕夫洛维奇·米柳京担任。2005年6月,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国际经济和政治研究所合并,正式成为俄罗斯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外交政策问题的中心。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工作涉及经济理论、战略计划等方面,对俄罗斯的财政、货币、工业和社会政策进行评估,解决俄罗斯经济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过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俄罗斯参与下的一体化过程,分析俄罗斯联邦制模式、俄罗斯经济史等经济问题。

(九)意大利财经智库

1934年,来自意大利米兰大学和帕维亚大学的年轻学者们,受到英国伦敦“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美国纽约“外交关系协会”的启发,创建了“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udies,IIPS),该研究所是意大利最古老的财经智库。随着研究所的建立,其出版了《国际事务》期刊,旨在传播国际事务信息。研究所得益于倍耐力家族及其他商人的资金支持,逐步发展壮大。1949年,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恢复了研究工作,其开始为年轻人组织定期的课程,旨在培育意大利国际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人才。

(十)中国财经智库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智库的开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已确立。中国财经智库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陆续成立,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Chinese Academy of Fiscal Sciences)不仅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一,而且是最早的经济类科研机构之一,还是最早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之一。1956年6月,根据政府关于财政部应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2016年2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同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前身,致力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历史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以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1958年,该研究所和上海历史研究所、上海财经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的“上海社会科学院”(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社会科学院,其致力于研究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国家不断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