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征信学概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信用、信用风险与信用管理

一、信用的内涵、特点、功能

(一)信用的内涵

信用是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经济关系。它伴随着商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商品和货币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信用。商品货币经济越发展,信用活动也越发达。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市场经济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而作为市场机制核心内容的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等价交换。随着交换关系的复杂化,整个经济活动被彼此相连、互为制约的信用关系连接。这种信用关系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关系形成、维系、支持着市场秩序。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与市场,就没有经济活动存在与扩大的基础,就没有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秩序。

信用在《辞海》中有三种释义:一是信任使用;二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三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牛津法律大辞典》对信用的解释是:信用(credit),指在得到或提供货物或服务后并不立即而是允诺在将来付给报酬的做法。信用作为一个学科知识概念可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信用属于伦理学、社会学范畴,是一种普遍的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指社会活动主体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信为道德基础的践约行为,如讲信用、守信誉、一诺千金等,它对应的是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狭义上,信用属于经济学、法律学范畴,是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一种行为,指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易双方所实行的以契约(合同)为基础的资金借贷、承诺、履约行为,它对应的是市场经济活动。本书所讲的信用,是从广义角度着眼的,是指经济社会活动主体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是经济社会活动主体之间基于信任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

信用的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①信用是一种心理现象。当信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时,其心理特征和基本表现就是信任和安全感。人们常说的某人或某企业“没有信用”,指的就是信用的心理现象。心理上的信任是一切信用形式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础。②信用是一种能力。信用是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以未来偿还的承诺为条件,获得另一方财物或服务的能力。因此,信用是一种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信用越高,无形资产越大,相应的可产生的负债就越多。③信用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行为。信用直接表现为所有权的转移交易,其表现形式主要是货币投资与实物投资。货币投资的信用活动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同时体现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运行中,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一是以货币资金投入建厂投产,参与经营管理;二是以入股的形式,通过股票的买卖与交易,既形成实体股份的转换与重组,又形成扩张的虚拟交易与虚拟资本。这部分信用活动构成的不是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所有权关系的转化,其背后是社会资本与财富的转移与重组。④信用是一种有时间间隔的交易活动。信用在交易的过程中形成了债务债权关系,在现实经济领域里,信用大多是指这个概念。这种信用一般有两种划分标准:一种是根据债务人主体的不同,划分为公共部门信用、私人部门信用和金融部门信用等,这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划分方法;另一种是根据交易内容的不同,划分为实物交易信用、货币交易信用、票据交易信用和债权信用等。

(二)信用的特点

信用的拥有者就是信用主体,通常分为自然人和法人两类,政府、企业、自然人就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三大主体。对于信用主体而言,信用是一种被确认、可度量、能交易、可管理的财富或资本,具有普遍的伦理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时间价值。从广义的角度着眼,信用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1)信用具有社会性。

首先,信用的社会性体现在社会心理因素上。信用是以信任为前提和基础的。对受信人的信任实际上是授信人对信用关系所具有的安全感,它是一种社会心理因素,因为安全感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依赖于受信人的资信,取决于授信人的理性判断,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次,信用体现一种社会关系。信用不仅是个体行为,而且是发生在授信人和受信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千上万的授信人和受信人发生信用关系,行为主体时而是授信人,时而是受信人,身份在不断变换。如银行在吸收存款时,是受信人,与存款客户发生信用联系;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则为授信人,与贷款客户发生信用联系。这充分体现了信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随着信用的发展,信用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愈加丰富,信用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也愈加复杂。在现代社会,信用关系逐步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经济领域。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是由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编织而成的巨大社会关系网络。最后,信用的社会性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时代的发展,信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不同的时代,信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人们对信用也有不同的看法。在当今社会,传统的信用观念急剧发生变化,人们对信用的理解也不断深化。信用前所未有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关系。

(2)信用具有伦理和文化特征。

信用属于伦理学范畴,体现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信用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关系,也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方式,它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价值观。诚实守信得到社会的推崇和信任,失信则将受到谴责和孤立。当人们都认同并遵守这种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时候,社会信用环境就会优化,失信的行为就会减少。从信用的文化特征来看,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信用具有不同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借债始终被认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人们常常将债务称为“饥荒”,即只有到了饥荒的时候才可以借债。在消费上,将“寅吃卯粮”视为“恶习”,主张禁欲节俭和量入为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情况则大为不同,人们对透支习以为常,超前消费成为普遍现象。尽管信用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诚实守信”是人类普遍认同的美德,但是,不同的文化对信用的理解存在差异,体现出信用的文化特征。

(3)信用具有经济特征。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范畴中的信用,其基本特征是偿还和付息,即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借贷的条件是到期要按时偿还本金,并支付使用资金的代价——利息。在这里,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的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而是改变了资金使用权。首先,通过信用方式融通资金,促成了资金的再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生产资金固定在特定的自然形态上,只能用于一定的用途,不能自由转移。闲置的货币资金可以通过信用方式聚集起来投放到任何产业,使资金在各产业之间进行再分配,从利润较低的产业转向利润较高的产业,因而促成了各产业利润率的平均化,并自发调节着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其次,信用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积累。大资本通过银行信贷的支持,加速了其在竞争中对中小资本的吞并,使资本更加集中。同时信用把各企业零散的、用作积累的利润汇合为巨额货币资本,用于支持追加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企业,加快了资本的积累过程。最后,信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加速资本的周转。信用工具的广泛使用,节约了现金流通及其相关的各项费用,也加速了商品的销售过程,节省了商品保管、运输等费用。

(三)信用的功能

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被信用联结,商品的货币关系表现为信用关系。货币经济是信用经济的基础,信用经济是货币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在现代经济中,商品经济本质上就是信用经济。信用具有四个基本功能:

(1)信用的流通功能。

信用创造了信用流通工具,从而节约了商品生产的非生产费用,并解决了贵金属使用价值的有限性与商品价值表现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信用代替现金使用,由于采用转账结算制度,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果,同时也节省了在货币流通领域中产生的费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制度的完善,新的信用工具不断涌现,各类信用卡代替了现钞和一般的支票,它们不仅方便了购买者,也为商品供应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现在,信用已深入千家万户,货币信用本身早已不具备什么价值,它在交换过程中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东西。

(2)信用的中介职能。

信用的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和借入者实现货币资本的融通。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职能实现资本盈余与短缺之间的调剂,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其使用权。这种使用权的改变,对经济活动可以起到一个多层面的调节转化作用:其一,可以把暂时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转化为可用资金,从而在不改变社会资本总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资本的使用量,提供扩大生产手段的机会;其二,可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为能带来货币收入的投资,扩大社会资本总量,加速经济增长;其三,可以把短期货币资本转化为长期货币资本。在利润原则支配下,还可以把货币资本从效益低的部门引向效益高的部门,形成对经济结构的调节。

(3)信用的分配职能。

信用可以对社会现有资本进行再分配,使一切暂时闲置的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和货币收入转化为现实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部门,促进社会的平衡快速发展。信用通过改变对资源的实际占有权和使用权,可以改变资源的分配布局,以实现资源的重新组合,达到合理运用的目的。信用在调剂资金余缺、分配社会闲置资源的过程中,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消费质量的提高。一方面,信用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积累,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信用是以资金有偿使用为特征的,资金以信用的形式流动,就会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效益高的部门,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投资效率和生产力。在这种分配过程中,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社会资本的总量不变,只是使个别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

(4)信用的调节职能。

从客观的角度看,信用具有调节国民经济的职能。信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发的,另一种是自觉的。信用的自发调节功能表现在:经济繁荣时,资金需求上升,市场利率上扬,从而自动抑制信用规模,抑制过热的投资和需求;经济萧条时,资金需求减少,市场利率下降,从而扩张信用规模,促进经济复苏。此外,人们可以利用信用,自觉地调节国民经济,这种调节既表现在总量上,又表现在结构上。通过信贷规模的变动,可以调节货币供给量,使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一致,保证社会总供求的平衡;通过利率变动和信贷投向的调整,可以调节需求结构,以实现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